《茶館》裡的芸芸眾生,手裡端的、嘴裡吃的,都是“老北京”

《茶館》裡的芸芸眾生,手裡端的、嘴裡吃的,都是“老北京”

老舍茶館

老舍,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其《茶館》一作不僅深刻的體現了老北京的生活習俗,而且還深入刻畫了老北京的茶文化。《茶館》裡面的茶文化描寫,主要是通過從側面切入各個場景和人物特徵,來進行描繪。因此,對於《茶館》當中的茶文化解讀,自然也需要從多個側面來進行解讀。下面,本文就通過與茶文化有關的茶館、茶客、茶語和茶食等等方面,來討論一下老舍《茶館》當中的茶文化。

老北京茶館:既能喝茶,也可玩耍

茶館,既是老舍《茶館》作品的主要名稱,也是刻畫茶文化的主要場景,至今都存在著老北京的小巷裡,甚至北京的“老舍茶館”還真真是存在的。

1、老北京的茶館經營品類豐富

有人以為茶館就只是經營茶品的,那可不一定,老北京的茶館的經營活動涉獵很廣泛:

包括酒菜和點心等等食品服務,也包括各種說唱評書等娛樂活動服務。

《茶館》裡的芸芸眾生,手裡端的、嘴裡吃的,都是“老北京”

茶館茶客

幾乎所有的老北京茶館,都不會只是經營茶品這一種項目。在老舍的《茶館》當中也有提及兼賣點心和茶品的茶館——北京裕泰大茶館。這個茶館在之前以比較簡單的經營食品和茶品為主,之後才發展起來成為了大茶館,而且這種只賣點心和茶品的茶館,在老北京當中是最常見的。

2、在北京人心裡,茶館還是“說合事兒”的場所

雖然茶館中賣的最多的是茶與點心,但是在北京人這邊,他們在茶館做的最多的事情可不是喝茶。茶館,承載著北京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因此很多茶館會提供各種娛樂活動供茶客觀賞。包括增加評書曲藝、提供女侍服務等等娛樂活動。但是到了北京人這,茶館所發揮的最大的作用,就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侃大天”和“說合事兒”的場所

在《茶館》當中,也有描繪出在茶館中調解兩方矛盾的情景

,“那年月兒時常 有打群架的,但是總會有朋友出頭給雙方來調解,三五十口子打手, 經調人東說西說,便都喝碗茶。” 那時候的矛盾調解,雙方能夠坐在一起喝碗茶,已經是最大的和解了。

茶客和茶文化——保留著貴族特徵的旗人茶客和普通消費者並存

要說在這茶文化當中的主要人物,那肯定是非茶客莫屬。茶客是什麼人?就是在茶館當中的主要消費者,更是老北京茶文化的主要展現者。

《茶館》裡的芸芸眾生,手裡端的、嘴裡吃的,都是“老北京”

旗人茶客

1、保留著貴族特徵的旗人茶客

能夠展現老北京特色茶客文化的主要人物,就是在老舍《茶館》中的旗人茶客。旗人茶客,其實就是比起普通茶客來說,還保留著清代時期的貴族特徵的一批茶客。

旗人茶客的家底一般都比較豐厚,所以他們在茶館中的消費也比較高,對於喝茶時的茶葉要求更高一些。就因為他們的要求很高,所以有相當一部分旗人會自己帶茶葉到茶館裡面泡茶。在《茶館》當中,就有提到茶客甲和茶客乙都是帶自己的茶葉去大茶館泡茶。這裡邊的茶客甲和茶客乙,便都是當時的旗人茶客了。

除了對茶葉要求高之外,這些旗人茶客喝茶時的行為舉止和禮儀,都還保留著貴族特徵,因此和茶館裡面的尋常老百姓不同。他們的喝茶禮儀,

也是茶客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2、最常出入茶館的消費者,還是普通老百姓

雖說旗人茶客是存在的,但是在茶館當中最為普遍的消費者,還是老百姓。所以說,老北京茶館的主要茶客代表,還是這普通老百姓。在茶館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社會階層的出入。因為茶館的消費水平不高,又是極好的聊天和談生意的場所,因此出入茶館的人,幾乎遍佈各種社會階層

老百姓來到茶館中,最常見的行為就是談論奇異故事,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尋得一絲消遣和娛樂,這些老百姓對茶葉的要求,就遠遠不及旗人茶客的要求之高了。因為在茶館當中普通消費者最為普遍,因此在各類茶館當中,提供的最多的茶葉,也就是比較普通的茶葉。

《茶館》裡的芸芸眾生,手裡端的、嘴裡吃的,都是“老北京”

普通民眾

茶語和茶文化——茶客的談話內容,體現了老北京茶文化的主要內容

除此之外,在茶客嘴邊的一些語言和故事,便被稱為“茶語”,而“茶語”,也正是老北京茶文化當中的主要內容。上文中也提到過,大多數北京人來到茶館,都是為了“侃大天”的,因此他們的談話內容,也能體現老北京茶文化的特色。

1、茶客之間的交流,是最能體現茶語文化多元化特徵的象徵

來茶館,就是為了能夠聚集起來,聚集起來幹嘛呢?自然是為了討論和交流。當然,不同的群體所交談的內容也完全不同,但是茶館當中的茶客茶語,基本是涵蓋了世界上的方方面面。

因此,這也就形成了老北京茶館的另一種經營活動——說書。在老北京茶館當中,說書這種經營活動已經被簡化了,只需要一張桌子和一張嘴,說書者便可以給你說出一段精彩紛呈的故事來

。因此,在茶館當中的多元的談話內容,正是老北京多元茶文化的象徵。

2、多種方言茶語,更是茶客多種群體特徵的一種重要代表

其次,方言也是當時茶客茶語的一種重要特色。都是北京人,那講的自然就是北京話。我這裡說到的方言,其實說的是與茶文化有關的一些特殊的茶語,與我們尋常的理解不同的一些方言茶語。

老舍的《茶館》就曾經提到過這種方言:“有人拿起了茶碗口粗的木棒向外走出去” 。這“茶碗口粗”便是一種方言茶語了,因為沒去過茶館喝茶的人,肯定不知道這“茶碗口粗”有多粗。除此之外,“茶”這一詞,在北京的方言當中多有體現。飲茶,更是老北京人當時的一種日常行為,從茶文化當中衍生的各種“茶言茶語”,構成了老北京的各種方言文化。

《茶館》裡的芸芸眾生,手裡端的、嘴裡吃的,都是“老北京”

侃天交談

茶食與茶文化——喝茶時搭配的小吃,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要提及的,就是老北京的“茶食”。飲食文化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象徵,而“茶食”也更是“茶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老北京的茶食十分具有北京特色,多以甜食為主

北京人喝茶時都搭配一些什麼食品呢?一般來說,有鹹食和甜食,但是因為茶很苦,所以大部分北京人都會搭配甜食來吃。

旗人茶客,在喝茶時特別講究,因此他們在喝茶時所搭配的茶食,實際上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有名的茶食代表,就是蜜麻花、糖耳朵和喇叭糕等等一些甜食。而在當時的老北京當中,還有幾家茶館,因為所賣的茶食也特別有特色,因此得以出名。比如說當時的紅爐館,就以十分具有特色的滿漢餑餑為主要賣點,吸引了不少的人來茶館內吃茶。

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茶食不僅僅是茶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能夠成為當時茶館當中的主要特色,吸引不少茶客來店吃茶,形成非常有特色的茶文化。

2、在小吃名稱前面加上“茶”字,是北京人對茶文化的尊重

十分了解老北京的小吃的人就會知道,在老北京的小吃當中,有不少小吃裡面都是包含“茶”字的。與茶有關的茶食名稱裡面有“茶”字無可厚非,但是在很多與茶無關的小吃當中,也會出現這“茶”字。

比如說“油茶”、“茶湯”、“麵茶”等食物,都是和茶無關的。油茶是一種早餐食品,茶湯是一種起源於明代的用熱水衝食的小吃,麵茶也是一種用小米麵煮成的糊狀物小吃。這三種小吃基本上都和喝茶沒什麼關係,但是卻因為名稱,成為了另一個方面上的“茶食”,可見,茶文化對北京人飲食文化的影響有多大。

《茶館》裡的芸芸眾生,手裡端的、嘴裡吃的,都是“老北京”

總結

老舍的《茶館》當中,對老北京茶文化的茶館、茶客、茶食和茶語等等各個側面都進行了深刻的描寫。茶館承載了老北京人心中的對茶的最深層次的記憶,茶客則是老北京人的另一種身份,茶語是老北京茶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內容,茶食則是茶文化對北京飲食文化的重要影響的象徵。在老舍的作品《茶館》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老北京茶文化的深層次底蘊,也可以領會到茶館中的各種風土人情。

參考文獻:

1、《《茶館》與文學規律》

2、《老舍與話劇》

3、《茶館裡的情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