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西周在夏、商兩代文明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不但奠定了"以農為本"的經濟模式,在工商百業方面也有一定的提升。

武王克商前,周國只是商朝西北邊陲的一個屬國,文明程度遠不如已傳承五百多年的商朝。武王克商後,周王審時度勢,對工匠的重視遠超過對土地的渴望。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周武王經牧野之戰一舉滅商

從史料中可以看出,武王除設三監外,其他貴族封國大部分都是虛封,如齊魯燕唐等國,並無實際建國。待聯軍返回關中後,武王將戰利品分發給各方國,並把關中至河洛間的很多佔領地封給了助戰的方國部落。

那周國伐紂究竟得到了什麼?為何會如此操作?

一、朝歌雖被攻陷,但商朝勢力猶存,周國當時的實力還不足以震懾天下,成為天下共主,就連武王自己也承認周國還沒有得到天命。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2武王克商設置三監監視殷商武庚

二、 周國當時人口不多,關中的土地足以養活周人,貴族們對土地的熱情不高。

三、周國當時的行政管理能力不足,難以管理這麼大的國家,所以仍沿用方國聯盟制的政治模式;

四、周國從商國得到了大量的財富和糧食(鹿臺之財,鉅橋之粟;不要相信史書上說都分給了商國百姓),以及數量巨大的戰略物資--青銅禮器和青銅錠,足以彌補周國出兵的消耗(班賜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3河南鶴壁鹿臺閣(仿商末建築)

五、最關鍵的是,周國直接接管了(擄走可能更準確)商朝的大量工匠(有部分專家認為工匠地位地下,應稱為工奴),在極短的時間內提升了周國的手工業製造水平,建立了西周的手工業體系。(參看二戰後,蘇聯要了德國的機器設備,美國要了德國的科技人才)。

為了方便管理數量龐大的商朝工匠,西周的手工業和商業從一開始就註定由官府經營,形成了"工商食官"制度,即一切手工業生產和商品交易都在官府控制下進行,這是周代工商業的一個重要特點。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4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佔有工商業者並進行壟斷性經營的制度

通過武王克商積累下來的財富和人力資源,西周在很短時間內就積蓄了巨大的力量,為徹底打敗殷商殘餘勢力,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做好了準備。

數年後,周公借平三監之亂的時機率兵東征大獲全勝,西周終於成為天下共主,封邦建國七十餘個。而宗周技能嫻熟的匠人也隨著這些諸侯就藩建國而四處流佈,對推動技術迅速普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5西周早期重要封國形勢圖

而各諸侯國為了發展自身經濟,防止技術外洩,依然對手工業(及商業)進行官營,這就保證了西周手工業擁有充足的人力和資金支持,西周的手工業水平迅速趕上並超過了商朝。

西周對手工業和工匠極為重視,可以從一些資料中推測出。如西周初年,周公鑑於殷人酗酒亡國的教訓,曾發佈嚴格的禁酒令(酒誥),尤其是對平民的"聚宴群飲"行為格殺勿論,但對手工業者卻網開一面。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6《酒誥》堪稱中國最早的禁酒令

筆者推測,這可能跟官營工匠都是集中管理集中作業有關,官府為減輕管理壓力,適度放寬工匠的飲酒限制,有緩解疲勞、激勵士氣的作用,但絕不會讓工匠們酗酒。(可參看明清時期官營銅鐵礦中對礦工的管理方法。)

西周工商業的發展,比較突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青銅鑄造業

西周最主要的手工業仍然是青銅鑄造業,它在商代青銅業的基礎上走向了巔峰,在分佈範圍、生產數量、鑄造技術、品種變化上都有很大的發展。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7西周大盂鼎及內部所鑄銘文

西周青銅器不再一味追求大而莊嚴,變得更加在意精緻和美感。西周沒有像商司母戊那樣的巨鼎,最大的大盂鼎也不過153.5千克。但西周青銅器在地域分佈和數量上遠遠超過商代。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8商代青銅酒器組合-觚、爵、斝

西周青銅器在品種上有很多變化。商人喜雙飲酒,酒器特別流行,而西周革殷之弊,減少了酒器鑄造,増加了炊飲器具,並出現了新品種,如食具簠[fǔ]、盨[xǔ]、盆等,水器匜,樂器編鐘,兵器劍、戟等,另外還出現了用於外出的行器和陪嫁的媵[yìng]器等。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9陝西寶雞市岐山縣董家村出土的西周亻朕匜

西周的青銅器鑄造技術也有很大發展。在河南洛陽北窯村發現的青銅鑄造遺址是周王室的大型鑄造坊。從該遺址出土的熔銅爐殘片看,當時用於鑄造的燃料是木炭,採用的是"內加熱法"。

當時的熔爐有大、中、小三種類型,分別鑄造大小型號不同的銅器。大熔爐的直徑有1米左右,從4個鼓風口鼓風,溫度可達1200-1500度,可以一次溶解大量的青銅鑄液,用於澆鑄如大盂鼎、大克鼎那樣的大型青銅器。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0古代蒙皮鼓風機復原圖

用於鼓風的皮囊是用牛皮做的,4個鼓風口的直徑分別為13-14釐米。這種青銅器鑄造爐除了用於冶銅之外,還用於冶煉琉璃。當冶煉青銅器的熔爐溫度達到1080度時,孔雀石、錫礦石溶解,會產生玻璃質的礦渣,由於銅粒子的滲入而結成淺藍色或綠色的結晶體,這就是琉璃,可以用來做裝飾品。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1西周琉璃是青銅冶鑄的副產品

西周青銅器鑄造技術的純熟還體現在陶範製作技術的改進上。在商朝時,一個模型只能翻一次範,所以商代出土的青銅器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西周則一模翻制數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當時陶範所用的土由石英砂、黏土和少量蚌殼粉組成,沙粒極細,是經過反覆篩析、混料處理過。在同一塊陶範上往往配用兩種範土,外範內壁層和內範外壁層用細膩緊密的範土,用以保證鑄件表面的光潔度並増強鑄液的流動性;外範外壁和內範的芯用粗大、鬆散的範土,以増加陶範的透氣性。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2河南洛陽北窯村出土的西周陶範

範土配好後,先製作泥模,塑造出鑄具的模型,描繪或刻畫花紋和銘文,然後製成陶範。有的青銅器並不是完全用模具澆鑄出來的,而是用更為先進的焊接技術,有的附件是鑄造出來以後才焊接上去的。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3周共王時重要青銅器史牆盤及銘文

隨著鑄造技術的發展,西周後期青銅器的器壁由厚重變為輕薄,紋飾也由繁縟趨向簡樸。由於陶範技術的進步,器壁上刻鑄的銘文十分普遍,篇幅也逐漸加長。

如扶風白家村出土的103件青銅器中,有70多件刻有銘文,其中牆盤有280多個字。而西周後期的毛公鼎有銘文32行,共497字,與《尚書·周書》中的篇章一般長。而且這些銘文具有藝術性創作的傾向,例如從大克鼎、頌壺的銘文上很明顯能看出泥模上為寫字而劃的方格。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4西周毛公鼎,銘文32行,共497字

西周青銅器鑄造的技術不僅純熟發達,人們還將這種技術以配劑的形式作了總結。《周禮·考工記》記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5《考工記圖》

這裡的"齊"指青銅器鑄造原料中銅與錫的配比劑量。根據考證,除了鑄造兵器的配劑量與事實有出入外,這份配料單基本正確。專家對商末以至戰國的六百多件青銅器進行定量分析後發現,鐘鼎類青銅器的合金錫佔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4%-16%左右,與《考工記》記載完全一致。可見西周的青銅器鑄造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二、漆器與製陶業

漆器作為禮器和實用器皿,在周的地位僅次於青銅器。西周的漆器彩繪以朱、黑、褐三色為主,部分還有雕花,即在木胎上離出花紋圖案再加以髹[xiū]漆。西周的漆器工藝還有一個突出成就,就是在漆器的主要部分和易損部分包上銅或鑲上青銅附件,便於長期使用。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6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精美的漆器

陶器是西周生活中應用最廣的器皿。西周的陶器,早期以紅色粗泥繩紋陶為主,主要器皿有鬲、簋、豆、鼎、碗、盆、尊、缸等;晚期以泥質素面陶為主,器類以鬲、甑、豆、盂、罐、甕為常見。

這時的製陶技術以輪製為主。與商代相比,器形更加豐富,胎質更為細膩,施釉水平也顯著提高。釉色以青色和黃色為主,故又稱"原始青瓷"。這種原始青瓷,燒製時的溫度達到1200度,胎質結構細膩,吸水性差,已接近瓷器,達到中國古代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7西周原始青瓷盂

三、紡織業

紡織業也是西周手工業的一個重要部門。《詩經》中有很多關於桑蠶、紡織的篇章,當時在黃河、渭水流域,桑蠶業很普遍,在陝西、河南的西周墓葬中,都有栩栩如生的玉蠶發現。

《詩經·豳風·七月》有"蠶月條桑,取彼斧戕,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詩中不僅反映了採桑、養蠶、紡織的場面,還反映了西周染色的情況。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8古代養蠶織布圖

西周紡織物的染色技術也有很大提高,《周禮·天官》記述"染人"專門掌管絲帛的染色技術。染料用礦物和植物,染絳色用茜,青色用藍。《詩經·唐風》中也提到了鮮豔的枕頭,燦爛的錦被,可見西周的絲綢織染業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19《縫衣圖》清·吳求

在西周的貴族墓葬群中,經常有紡織品遺物出土,其中不僅有平紋織品,還有斜紋提花織物,如在陝西寶雞茹家莊的墓葬中,發現一片帯有斜紋提花菱紋的織物殘片,這種菱形圖案是用提花機織出來的。此外,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用"辮子股"繡的刺繡針法,這種刺繡針法一直流傳到今天。

絲帛是西周貴族使用的織物,西周平民主要的紡織品還以麻、葛為主。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池水漚麻的微生物脫膠記述,可在麻皮漚泡後把纖維分離出來。再把這些纖維織成布,做成簡單的衣物,供平民使用。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20採摘苧麻後將麻皮與麻桿之間的纖維抽出

四、商業和貨幣

隨看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產品變得豐富,西周的商業也有了新的發展,成為社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周的商品交換和貨幣關係也有了新的發展,但是這些交換仍然在官府的控制之下,即所謂的

不過受當時"工商食官"的制約,商業發展的進程緩慢,這一點比不上商代。根據《考工記》記載,西周都邑的建設佈局是:"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即都城的左邊建的是祭祀祖先的宗廟,右邊是祭祀社神的社壇,前面是處理政務的官府,後面才是用於交易的市場,這樣的佈局便於官府對商品貿易的控制。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21左祖右社,前朝後市

在官府建立的市場上,有專門掌管商品交易的"胥師"一職,負責察看上市的貨物是否合乎規定(質檢);另有"質人",對買賣雙方進行監督,主持和頒發雙方制定的契約(工商管理)。

西周的市場分為"大市"、"朝市"和"夕市"三種:"大市"就是太陽偏西時開張的市場,以"百族"為主,即以自由民和貴族派人來買東西為主;"朝市"就是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開張的市場,以商賈為主;"夕市"就是傍晚時開張的市場,以販夫走卒為主。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22《清明上河圖》局部

官府對市場管理十分嚴格,對交換的商品也有規定,《禮記•王制》說:圭璧金璋、命服命車、宗廟之器、犧牲等象徵身份尊貴之物和祭祀禮器統統不能在市場交易。即使允許用於交易的日常用具、兵車、布帛、五穀、禽獸等,不符合規格也不能上市場交易,一旦被"胥師"發現,"即誅伐之"。

到了西周中期,由於私有觀念的發展,屬於公有制的田地在貴族間也出現了買賣。格伯簋銘文中記載了格伯曾以"三十田"換取良馬四匹;衛盉彝銘記載,貴族矩伯以"十田"換一件瑾璋,以"三田"換用赤琥、麋鹿皮做的披肩以及蔽膝等物。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23格伯簋及銘文拓片

從中看出不僅田地可以用來交換,還可以購買禮器玉器,可見西周中後期交易很盛,漸漸超出了官府的控制範圍。

此外,民間的物物交換也十分頻繁。《詩經·衛風·氓》說:"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此"氓"是民的意思,即百姓抱著布匹來交換絲織品,這種民間的物物交換成為自然經濟的有效補充形式。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24西周青銅仿生海貝幣

因為交易頻繁,除了物物交換外,西周的貨幣也逐漸確定下來,以貝為主,除了天然貝殼外,還有玉貝、陶貝、石貝及骨貝。計算貝的單位為"朋",一朋約為5貝,當時"十田"市值80朋。

除了用貝作為交換媒介外,青銅器也成為可以流通的貨幣,使用單位稱為鋝[lüè],一鋝相當於一朋半,價值較高。曶鼎銘文記贖五人,用百鋝,可見已是常用單位。由於青銅器本身價值就高,在承擔貨幣職能後,逐漸取代貝成為重要的貨幣。

封建禮樂話西周(十六)——西周的工商百業

89.25曶鼎銘拓片

因篇幅有限,筆者無法將西周的重要工商業一一介紹,就將軍民兩用的(偏重軍用)的車輛製造業放入軍事國防篇,建築業放入城市管理篇,玉器製作放入周代玉文化篇,請大家持續關注筆者的後續文章。

(文中圖片均取自網絡,如果侵權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