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我希望未來的考試能過就好”

俞敏洪:“我希望未來的考試能過就好”


8月19日,第六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以及藍象資本合夥人周爽一起聊了聊「未來的教育與個性化學習」。

第一篇,我們探討了教育公平。本篇繼續來聊聊未來的教育。

* 特別說明:本文內容由藍象資本根據現場對話整理而成,已經過嘉賓確認,如需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來源。


Part 1 品德比分數重要的共識還沒形成


周爽:在德育、素質教育、全人教育等方面,學校與校外教育培訓應當怎樣形成合力?


俞敏洪:如果家庭與正規學校體系都不能培養出孩子的品德,希望培訓機構來實現,從好的方面來講,是一種對培訓機構良好的期待,但是我覺得這個期待不太容易達到。

一是,培訓機構接觸孩子的時間相對是很少的;二是,家庭和孩子來培訓機構的目的也非常明確。

當然,培訓機構也有能夠培養孩子德性的好老師,老師本身水平高,言行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讓培訓機構整體設計對孩子德性教育難以實現。

對於培訓機構來說,能做到認真耐心地教學,幫助孩子提高分數、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就很好了。


俞敏洪:“我希望未來的考試能過就好”


朱永新:品德的發展比分數更重要,然而還沒有形成這樣的社會共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不斷呼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和家庭潛移默化中建立了這樣的意識。

品格和道德的培養不是一門課程可以解決的,它不是知識性問題,而是需要長期的實踐活動和習慣養成,這是人工智能實現不了的。

思想、品德和團隊精神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形成。


Part 2 希望未來的考試「能過就好」


周爽:您希望10-20年後,中國的教育行業是什麼樣的呢?


俞敏洪:中國教育領域的兩個改革,一直是我期待的。

第一,中考、高考分數大大下降,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參加業餘活動。第二,讓孩子內心喜歡、有天賦的特長能夠展示出來。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天生喜歡數學,天生數學能力好,像我是天生仇恨數學,但是我天生喜歡文字,每個人的特長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國外的教育體系中,美國學生的數學相對來說是比較薄弱的,可能一些基礎的計算都需要拿計算器,但全世界最著名的數學家不少都出於美國。

為什麼呢?因為,在國外的教育體系裡面有一點,如果發現孩子有數學特長,就會對其加以鼓勵,甚至很多大學不考慮其他分數,只要數學達到一定程度,學生就會被錄取。

當然,在中國這件事情不太好做。所以,我認為中國要有一箇中高考的基本線,讓大部分學生能考上。


俞敏洪:“我希望未來的考試能過就好”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俞敏洪


另外,希望增加一門特長考試。

比如,孩子喜歡數學,我就考數學,可以很難,因為考的目的是讓這個孩子可以到各個名牌大學數學系讀書。

也就是說,把普通考試與特長考試結合起來,一是讓孩子放鬆,二是我們在中國優秀的孩子當中,不至於讓每個考試都必須考高分,而是每一塊石頭都能夠長成像喜馬拉雅山高峰一樣。

我認為,這才是未來能夠選拔出中國優秀人才的希望。


朱永新: 未來10-20年,中國是最有可能做成真正的學習中心的。因為中國的政府是比較強勢的,比如學習強國,所有人都要上。

未來,我們可以做一箇中小學的學習強國,從搖籃到墳墓的學習強國,整合所有的中小學資源,這對於中國政府相對是容易的,美國政府是相對難的。

這其實就是說到,我們需要思考教育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教育不是功利的,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讓人成為一個幸福、自由的人。


俞敏洪:“我希望未來的考試能過就好”


一個最好的社會應該是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最好的發揮,把每個人的能量、每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最好的實現,讓全社會的人都能夠在不斷的學習之中。

我們現在學習的功利化非常明顯,所謂的學習,要麼是為了上好學校、要麼是為了找更好的工作、要麼是為了升遷。

如果我們能夠搭建這樣一個終身學習的平臺,通過學分銀行的體系,設計一套獎勵機制,所有的學習可以換成積分進行獎勵,建立人人處處泛在式的學習景觀,這是我期待的,也是有可能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