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運環保退市:內控失效 百億債務壓身 未來或繼續重組

曾多次發佈暫停上市公告的盛運環保,近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6月18日收到深交所關於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自深交所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後十五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即2020年7月14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



曾多次發佈暫停上市公告的盛運環保,近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6月18日收到深交所關於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自深交所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後十五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即2020年7月14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


公告顯示,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6月1日,盛運環保因股票連續二十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觸及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3.4.1條第(十九)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公司董秘吳雙喜表示,目前主要工作,一是披露年報;二是平穩過渡到三板市場。公司所從事的行業、資產、項目、信心還在,將繼續推進重整重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十年前,桐城首富開曉勝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把盛運環保送上炙手可熱的創業板。十年後的今天,還是開曉勝,他幾乎一個人將公司大好前景葬送。


6月2日,盛運環保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面值而停牌。
盛運環保向深交所進行陳述和申辯期間,公司決定終止籌劃與彭水縣茂博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資產重組事項。原因是根據相關規定,退市整理期間上市公司不得籌劃、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
2019年12月份,盛運環保與茂博礦業簽署了《框架協議》,茂博礦業及其關聯方擬以不超過18億元左右的資產協助上市公司解決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問題,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盛運環保表示,交易方案需要重新考慮制定,公司決定終止本次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後續如繼續合作將重新設計方案,重新籌劃實施。“雖然這次重組沒能成功,我們還會尋找合作方繼續推進。”盛運環保董秘吳雙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創業板股票,盛運環保被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後,將不能重新上市。“這不是說盛運環保不能重回A股,退市後公司還可以通過IPO的方式迴歸。”接近盛運環保的業內人士吳剛(化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攤大餅式擴張
盛運環保最初生產輸送機械產品和環保設備產品,主要應用於建材、水泥、電力、鋼鐵、礦山、垃圾焚燒尾氣處理等行業,2013年通過收購中科通用環保進入垃圾焚燒發電領域,並在當年開發了棗莊、周口、錦州、鷹潭、遼陽、金鄉、凱里、宣城等項目,投產了淮安、淮南、伊春等項目,迅速很快成為全國最大的垃圾發電投資總包運營商之一。

2014年,盛運環保剝離了與輸送機械業務相關的資產,主營業務完全轉型為環保行業,全力開拓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項目遍及全國。2016年,盛運環保加大了工業園區建設、環衛一體化等PPP環境綜合服務項目市場開拓,公司表示要成為一家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商。
吳剛稱:“盛運環保發電項目都是重資產項目,投資回收期要8年-10年。公司當時自身融資並沒有問題,但是項目太多了,各個項目要分輕重緩急,分大小項目。還是投資節奏沒把握好,建了很多不該上馬的項目。有些項目日處理垃圾的能力還不夠,卻又盲目上馬,這些項目都要錢的,結果導致資金運轉不靈停工了。”
安徽某大型企業相關負責人許海超(化名)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資金需求並不大,倒是固廢、危廢處理項目投資大,按處置對象物不同,投資額有差異。垃圾處置也不是新興產業,競爭激烈,投資回收期一般要8年-10年,按日處理能力來看的話,1000噸要投資5億元左右。”
“攤子鋪的太大了!”國內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昌明(化名)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盛運環保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管理問題,發展規劃也有問題。公司BOT項目多,融資能力有限,導致2018年和2019年債務問題頻發。”

內控失效鉅額債務被揭開
在2015年業績達到頂峰後,盛運環保便開始進入下滑期,財務隱憂若隱若現,這背後均指向公司實際控制人開曉勝。
果然,紙包不住火。2018年年報中,盛運環保自曝:由於公司管理不善、內部控制失效導致公司資金緊張,出現流動性風險,銀行貸款以及其他融資行為難以新增,部分債務出現了逾期情況並引起了相應的訴訟。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盛運環保公司資金16.56億元,經營性佔用資金4.85億元,合計21.41億元。公司為關聯方借款提供擔保30.42億元,為其他單位借款擔保1.33億元,共計31.75億元。由於公司的違規擔保、財務資助、債務到期不能清償等存在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2019年1月份,債權人已向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重整。截至目前,盛運環保2019年年報仍未正式發佈。
“垃圾焚燒發電這個行業是真的好,可惜上市公司被開曉勝的關聯企業拖垮了,他要負全部責任。”吳剛對記者介紹,盛運環保自上市以來,董事會一直處於被邊緣化的角色,上市公司大事小事開曉勝都要親自過問,嚴加干涉,公司內控制度形同虛設。
許海超說:“民營企業的優勢是靈活,但盛運環保實控人偷搞其它項目,關聯企業出了問題後導致上市公司隱形債務多,牽連了一大幫人。”

經證監會查明,盛運環保及相關當事人的違規行為包括:違規對外擔保合計21.24億元,2016年-2018年實控人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合計44.91億元,違規對外提供財務資助2.4億元。上述違規行為共涉及資金68.55億元。公司資產凍結、債務逾期信息未及時披露。
證監會還查明,2018年4月2日,盛運環保披露《關於持有金洲慈航股票被凍結的公告》,公司持有的金洲慈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826萬股股票被司法凍結,凍結日期為2018年3月13日、16日,公司未及時就上述資產凍結事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018年5月10日,盛運環保披露《關於債務到期未能清償的公告》,2018年1月至4月期間,盛運環保未清償到期債務6.29億元,公司未及時就上述債務逾期事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此外,盛運環保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披露也不準確。
“包括高額的債務逾期費用在一起,目前盛運環保的所有債務接近百億元!”吳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繼續實施重整擬平穩過渡
對於目前盛運環保的生產經營情況,公司董秘吳雙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目前運營穩定的項目都在正常生產運營,未運營的項目交給了第三方。目前主要工作,一是年報,由於疫情影響尚未正式披露;第二就是穩定員工隊伍,平穩過渡到三板。

“公司雖然退市了,但我們所從事的行業、資產、項目、信心還在,企業將繼續推進重整重組,同時希望與同行業的意向方加強合作,我們仍有浴火重生的希望和決心。”吳雙喜說。
在吳剛看來,盛運環保的例子凸顯很多民營企業的通病,就是公司董事會對大股東或實控人監管和制約的缺失。
“大股東出了問題,最後不應該由公司、股東、債權人來承擔風險,公司退市了,更不利於風險的化解。”吳剛說。他認為,類似盛運環保這類從事與民生相關的民營企業,承擔了部分應由國有企業、政府甚至國家需要承擔的義務,應該與國有企業一樣享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企業經營遇到困難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