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教學貼—新手如何填詞

希望能對喜歡填詞的朋友有所幫助,並預祝創作豐收!

填詞必須有詞牌,就如寫詩必須有題目。寫詩時的題目,表達了整首詩的基本內容,即便不好標題,也可弄個“無題”之類;而填詞時的詞牌,亦已規定了作者基本的感,即使無標題也無關緊要,因為可以把首句作為詞的標題,如李煜《相見歡-無言獨西樓》,李清照《武陵-風住塵香花盡》等;即使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樣有完整詞牌、標題的作品,有些書中亦把它標《念奴嬌-大江東去》。可見,詞牌比詞題更為重要。

選擇一個最適合於表達自己創作感的詞牌,是填好一首詞的第一步。 詞,是一種配合音樂的文學,是古人拿來當歌唱的(後來逐步脫離音樂是另一碼事),而詞牌正是規定了一首詞的音樂腔調。 填詞要選詞牌,詞牌又規定了一首詞的音調,因此選擇詞牌就要選擇詞牌的聲,而不是選擇詞牌的名字。

各個詞牌都有它特定的聲,或細膩輕揚;或越豪放;或婉約柔;或慷慨雄壯;或幽怨淒涼;或坦昂。凡此種種,詞牌基本已經規定了。如《滿江紅》、《念奴嬌》適合填一些調子較高,感烈,聲俱壯的內容,因此在用韻也以入聲字為主;《小重山》、《一剪梅》適合填寫一些調子低沉,感細膩,悽清孤寂的內容,因此大多選用平韻。

填詞時選詞牌,最忌諱“顧名思義”,即依據詞牌的表象去填詞。如《千秋歲》,本來是淒涼幽怨的調子,用韻很密,連不壓韻的各句也全用仄聲字,讀來聲幽咽(秦觀有“落紅萬點愁如海”的名句,後來黃庭堅就用此詞牌弔唁秦觀,因此後人多拿它作弔唁之詞);而如果你望詞生意地用它去祝壽,則無論如何也不合理。同樣,《壽樓》的聲調也是哀怨悽婉,不能用來祝壽。另外如《賀新郎》,詞調慷慨昂,與燕爾新婚的感不相適應,因此亦不能用來祝賀新人。這就是形式對內容的作用,如若違了它,則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詞。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郭沫若先生1958年寫的一首歌頌大躍進的詞,他把李清照的《聲聲慢》改《聲聲快》,把“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改填“蓬蓬勃勃,烈烈轟轟,轟轟烈烈轟轟”,儘管表面已經改了詞牌,但實在顯得不倫不類。

那麼,怎樣根據自己的思想感和內容需要去選擇那些適合表達相應內容的詞牌呢?

如果你精通音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詞譜都以五音十二律標出了詞牌的曲調。如果你不通音律也可以按照夏承燾先生的辦法:第一,從聲、韻方面探索,包括字聲平拗和韻腳疏密;第二,從形式結構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詞牌優秀作品,看他們用這個詞牌寫哪種感最多、最好。

對於初學者來說,三種方法中的第三種是最實際的,而且便於更快地掌握。當然,詞牌僅是一種格式,是一種形式而不是內容,而形式總是要為內容服務的,因此,我們也不能對詞牌的選擇墨守規。我們揣摩古代大詞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們的作品來衡量某些詞牌的聲;而不是用揣摩來的聲去衡量大詞人的作品。

《詩序》中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詩經》,當也是用來唱的,是先有而後有言,然後才配以音律。只有這樣,個人的感才不至於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難於表達。即使是我們現今的歌曲,亦是先寫歌詞,然後再根據歌詞的內容配曲。關於這一點,《樂記》中有“詩言其志,歌詠其聲,舞動其容。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故“有心則有詩,有詩則有歌,有歌則有聲律,有聲律則有樂歌。”就連宋代王灼的專論詞牌選擇的《碧漫志》,也有“古人不定聲律,因所感發為歌,而聲律從之”之說。可見,表達真切的思想感比形式的選擇要重要得多。

下面將常見詞牌曲調做簡單介紹,並分別歸類:一、壓抑淒涼類: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盤》蒼涼楚。 《釵鳳》聲悽緊。 《祝英臺近》宛轉悽抑。 《劍器近》低徊掩抑。 《西吳曲》蒼涼楚。 《雨霖鈴》纏綿哀怨。 《摸魚兒》蒼涼鬱勃。 《普薩蠻》緊促轉低沉。 《天仙子》傷傷別,急調苦。 《曲玉管》抒寫羈旅中的懷舊傷離緒。 《蝶戀花》、《青玉案》是達幽咽調,描寫感。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帶幾分切。 《南鄉子》適宜抒寫纏綿低抑調。 《阮郎歸》急悽苦,悽婉絕。 《生查子》比較諧婉、怨抑。 《鶯啼序》淒涼悲蒼,宜寫傷傷別之。 《一斛珠》婉轉悽抑,不宜表達壯烈豪邁之志。 《風入松》輕柔婉轉、掩抑低徊,適宜表達和婉調。 《憶舊遊》、《揚州慢》、《高臺》音調纏綿,憂婉悽抑,適宜表達悽抑調。 《何滿子》哀歌憤懣,悲涼悽怨的哀曲,“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壽樓》悽音哀樂,抑鬱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託哀思。不可顧名思義用來祝壽。 《千秋歲》淒涼幽怨、聲幽咽,宜表達悲傷感抑之,絕不能祝壽喜慶。 《淒涼犯》、《惜分飛》不宜用於祝賀之詞。這種詞牌與內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數。

二、纏綿婉轉類: 《仙歌》音節舒徐。 《調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樓》輕鬆流美。 《鵲橋仙》、《點絳唇》多用於女相會,描寫感。 《一剪梅》等細膩輕楊的詞調。 《浣溪沙》半闋急,下半闋緩和。 《鷓鴣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風麗之。 《暗香》、《疏影》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木蘭花慢》和諧婉轉,宜於寫纏綿悱惻之。 《桃園憶故人》一般抒發感,表現友。《踏莎行》描寫雅。 《長相思》多懷舊,寫女,以聲助得其雙美。 《滿庭芳》、《鳳凰臺憶吹簫》和諧婉約,輕柔婉轉,宜表達纏綿緒。 《小重山》、《定風》、《臨江仙》感細膩,宜表現細膩婉約之調。 《憶江南》、《浣溪沙》、《淘沙》、《少年遊》音節流麗諧婉,用來表達不同的思想感。

三、豪放壯類: 《永遇樂》感越。 《好事近》表達越不平的調。 《蘭陵王》表達拗怒越聲,為軍旅曲,後越調。 《龍》越,表達悽壯鬱勃感。 《清平樂》,片感拗怒,下片轉為和婉。 《南浦》高昂歡樂,不宜表達淒涼悲傷送別之。 《破陣子》為軍樂,適合抒發昂雄壯緒。 《漁家傲》拗怒,表達兀傲悽壯、爽朗襟懷的調。 《沁園》、《風流子》壯闊豪邁,顯示寬宏器宇和雍容度。 《念奴嬌》多表達雄壯豪邁感,不宜形容女嬌弱婉曲心態。 《六州歌》音調蒼涼悲壯,適於表達慷慨悲壯的聲,多言古興亡之事。 《賀新郎》調高昂,宜表達慷慨昂、豪邁雄壯的英雄感。不宜作催妝喜慶的祝賀曲詞。 《釵鳳》、《更漏子》、《調笑令》、《憾庭秋》、《鹽角兒》適宜表達昂慷慨壯烈感。 《調歌》、《滿江紅》,調子較高,感烈,聲俱壯,適宜於表達慷慨悲壯、豪放雄渾的詞。一般不宜寫委婉柔的思想感。

四、其他: 《六麼》歡快爽利。 《憶餘杭》因描寫杭州而來,描寫風景最宜。 《八聲甘州》搖筋轉骨,剛柔相濟,最使人迴腸。 《霓裳中序第一》音節閒雅。 《江神子》為祀神之樂,宜於莊嚴。 一般短篇宜抒,長篇宜舖敘。 一般下句平仄相對的較和婉,如秦觀《八六子》“月一簾幽夢,風十里柔”。 下句平仄凌犯著多拗怒,如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以近體五、七言為主的詞牌大多適於舒緩雍容的感,如《浣溪沙》、《採桑子》、《蝶戀花》。 凡多轉韻之調皆屬於一種拗怒,如《減字木蘭花》、《虞美人》。 句法長短參差的詞牌宜於拗怒悲咽的感。如《蘭陵王》、《六醜》、《淘沙慢》。 學者宜用書寫精壯質樸之的《八聲甘州》;從容和婉柔的《滿庭芳》;以及《驀山溪》、《減字木蘭花》、《臨江仙》、《蝶戀花》、《菩薩蠻》,比較好掌握。

參考書籍:龍榆生《詞學十講》、《唐宋詩詞格律》,王力《詩詞格律》,李新魁《實用詩詞曲格律詞典》,朱承平《詩詞格律教程》,徐晉如《大學詩詞寫作教程》,啟功《詩文聲律論稿》等。以諸人詞調說多取材《碧漫志》,如有條件可以通讀原文,另附《詞調輯草》以供參考。

詞調輯草 【沁園】又名《壽星明》。格局開張,宜抒壯闊豪邁之。蘇辛一派最喜用之。(參觀『高揚爽朗』部【沁園】條) 【破陣子】一名《十子》。唐教坊曲。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

【滿江紅】 《樂章集》、《清真集》入“仙呂調”。宋以來作者多以柳永詞為準。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一般例用入聲韻。聲越,宜抒豪壯感和恢張襟抱。亦可酌增襯字。姜夔改作平韻,則調俱變。 【念奴嬌】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稹《連昌宮詞》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之後,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於樓曰:‘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見《元氏長慶集》卷二十四)王灼《碧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此調音節高抗,英雄豪傑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劍錄》稱:“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亦其音節有然也。茲以《東坡樂府》為準,“憑高遠眺”一闋為定格,“大江東去”為變格。一百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其用以抒寫豪壯感者,宜用入聲韻部。 【蘭陵王】 《碧漫志》卷四引《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師戰,嘗著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今《越調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或曰遺聲也。此曲聲犯正宮,管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調”。毛幵《樵隱筆錄》:“紹興,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以周詞凡三換,至末段,聲尤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歌者。”此曲音節,猶可於周詞復詠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韻,第二段五仄韻,第三段六仄韻,宜用入聲部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