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清镇: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以治理现代化引领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清镇: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以治理现代化引领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过去一年,金清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镇目标,全面推进镇域治理现代化,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稳扎稳打、迎难而上的势头,续写金清高质量发展的厚重篇章。

转型创新同发力,助燃发展引擎

金清镇作为路桥区一个工业大镇,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步发力,明确方向、加大攻坚,推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以重点突破全局。

过去一年,金清镇坚持“招大引强”,深化“亲情招商”,多次赴上海、内蒙古等地实地考察调研产业项目,成功上报5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个,引进浙商回归资金6.12亿元;小微园建设进展顺利,鸿泰、锦龙成功招引企业51家;新增“小升规”企业14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我们聚焦产业整体效率提升,扎实推进老旧工业点改造和‘厂中厂’整治,稳步做好铝压铸行业综合整治后续工作,坚决淘汰‘散乱污’等落后产能,用好鸿泰、锦龙小微园等平台,把产业培育落到园区、企业和项目,打造产业集群高地。”金清镇党委书记蔡旭民说道。

金清镇: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以治理现代化引领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凤凰涅槃”“腾笼换鸟”,推动机电、汽摩配等传统主导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大力培育优势企业,实施大企业培育“2211”工程,力推金龙、安露等领军企业“规改股”“股上市”,着力打造一批航母企业、旗舰企业和瞪羚企业。

不仅要提升产业硬实力,还要提升产业软实力。打造更加集约高效的生产新体系,以加快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分类实施“企业上云”,突出“机器换人”,整合产业链各环节,重塑制造业核心能力。积极发展新动能,注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工业“物联网”应用,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和设备改造。加快电商经济提质增效,发挥淘宝村引领作用,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筑起平安基石

“大屏幕上,行人和车辆来往都看得清清楚楚,发生任何事情都逃不过我们的‘法眼’。”近日,记者在金清镇下梁村一楼视频监控室看到,每块屏幕上的监控地区场景清晰可见,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前查看。

为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更加安全的社会治安,2015年,下梁村投入50万元对原有的视频监控室进行重新装修,并落实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村主要路口、重点部位、复杂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处设有200多个监控点位,基本实现全覆盖。

而这只是金清镇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该镇在扎实推进镇域现代化治理实践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天上有云、中间有网、地上有格”全方位智慧治理平台的同时,还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诉源化解”和全科网格建设,谋划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工作体系,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78起。

金清镇: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以治理现代化引领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持续深化镇村干部周一集中坐班值班和机关值班夜巡制度,更加关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渔业船舶、药品危化品、建设施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开展各类检查1000多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2起,完成智慧用电系统建设1900多套,全镇老旧电线改造率达86.8%,火灾事故数同比下降50%。

要不断迈出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新步伐,就需要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生动局面。该镇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用好“五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程序,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作用,深入实施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充分激发社会组织主动性,引导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统筹建好管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文化礼堂等各类基层阵地,营造和美氛围。

以美丽建设为内涵,让城市底色更“亮”

“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和谐人家”……记者在金清镇高升村文化礼堂看到,河塘干净整洁,村民正在悠闲地散着步,一幅美丽乡村画面徐徐展开。

过去一年,金清镇坚持以美丽建设为内涵,突出城乡统筹和环境整治同步加强,做好服务城市、带动乡村两篇文章,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

“别看现在美,以前这里却是一处被闲置的老旧宅基地,环境差,基础设施什么都没有。现在经过整合、利用,成了村里最火的‘网红地’。”家住附近的张大妈说,凉亭、公园、礼堂,都是她一天天看着建起来的,特别有自豪感。

让乡村更有品位、更具活力,金清镇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将文化内容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让居住于其中的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金清镇: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以治理现代化引领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让美丽建设底色更“亮”,金清镇完成土地复垦350亩,“园林地还耕”28.69亩,总量占全区四分之一。“三改一拆”纵深推进,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36.45万平方米,治理危房47户56间,整治“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点位133处。

美丽乡村要建设,城市品质更要提升。高标准落实主要街区、道路“街路长制”,制定实施金清大道等12条主要干道综合治理“一路一策”,多城同创“以城带乡”有序推进;加快老街形象修复和卷桥、下梁集镇改造提升,推动东泰滨河诚园、金清商业街出让地块等住宅楼宇建设,稳步推进海岛渔民安居工程和金清商业综合体开发。

同时,持续放大金清湾区优势,配合做好游艇小镇核心区道路工程、金清港绿化景观带工程、黄礁涂环岛道路改建等项目政策处理,加快打造以游艇小镇为核心、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的滨海休闲旅游带,努力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图片由金清镇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