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01 梁思成是中国建筑界不可逾越的山峰

如果谈及中国建筑学,绕不过去的这个人就是梁思成。毫不夸张地说,梁思成是中国建筑界不可逾越的山峰。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梁思成

梁思成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想要了解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和学术成就,《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建筑文字》大约是必读书目之一。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大拙至美》是一本关于建筑的科普读物,主要收录了一些梁思成关于古建筑的随笔,以及他与学生的一些谈话。

《大拙至美》全书极少使用建筑专业名词,即使是非建筑业人士,也完全可以读懂。

梁思成学贯中西,既有扎实的现代建筑学理论基础,又从小接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因此在他质朴的文字里,处处都有双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闪光点。

《大拙至美》令人感触至深的主要有3点:

第一,梁思成在建筑学上的巨大成就;

第二,梁思成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第三,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特点和价值的深刻解读。

02 建筑学是梁思成一生的信仰

梁思成更为大众所熟知的身份,恐怕是才女林徽因的丈夫。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

况且,林徽因的盛名,也更多的来自于,她灵气逼人的诸多文学作品,反而她“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的专业成就,很少有人提及。

普通人对建筑学的了解之少,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林徽因还是梁思成建筑学术的启蒙人。

上个世纪20年代,家里人打算送这对小情侣去美国留学深造。梁思成对于学习的专业并没有明确目标,而林徽因坚定地要学建筑。

梁思成完全听不懂,“house(房子)还是building(建筑物)?”这不奇怪,因为当时整个中国,没有一所大学有这个专业。

“准确地说,是architecture(建筑学)。”林徽因莞尔一笑。从此,“建筑”一词,成了梁思成一生的信仰。

作为建筑师,梁思成参与设计了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重量级作品。

作为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这是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对梁思成的评价。

几千年来,遍布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古建筑,只是“无用的老房子”。自梁思成开始,中国才开始用学术的眼光看待这些古建筑。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山西应县木塔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对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大众也开始逐渐了解,古建筑对于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大意义。

而梁思成作为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更是对中国建筑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学成归国后,赴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1948年,梁思成又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且对当时的建筑系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建筑系”改成了“营建系”,下设“建筑学”和“市镇规划”两个专业。

“市镇规划”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

而在梁思成的长远教学计划里,营建系日后要升格为营建学院,下设建筑系、市镇规划系、造园系和工业技术学系。

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梁思成当年的建筑教学理念,仍然具有高屋建瓴的意义。

梁思成的杰出体现在,无论是建筑设计、建筑教学,还是他最热爱的中国古建筑研究,他都以自己的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本土文化功力、以及具有前瞻性的国际视野,将这一领域的学术水准推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度。

03 倾尽一生,只为读懂中国古建筑

梁思成因为妻子林徽因的一句话,就选择了投身建筑学,也许就是命运的偶然。

但是,他后来在建筑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却是有赖于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大拙至美》一书里刊载了部分梁思成的建筑手稿——精细逼真的画面,一丝不苟的字迹,无一例外。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梁思成古建筑手稿

即使是对建筑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即使对艺术天生感受迟钝的人,也都能鲜明地体会到,那份力透纸背的严谨和认真。

对中国古建筑和古建筑史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这是一份极其艰苦劳累的差事。

中国的古建筑大都坐落于偏僻的乡村。以中国上个世纪20年代的客观条件来看,这样的考察,无论是交通出行、还是住宿、饮食,都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

汽车不能行驶,就骑驴骑马,如果连路都没有,他们就干脆步行。

没有旅店,就住在农民家里,有时候古迹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郊野岭,周围根本没有住户,他们只好找个寺庙,就地而卧。

更为艰苦的工作,是对古建筑内部的清理和测绘。梁思成在这本书里描绘到——

“上千蝙蝠丛生于脊桁周围,如同厚敷其上的一层鱼子酱,蝙蝠身上寄生的臭虫数以百万计,于木料上大量孳生着。

我们立足的平暗(天花板)上厚积微尘,也许历几个世纪方积淀于此,其上到处点缀着小小的蝙蝠尸体。

我们的口鼻上蒙着厚面罩,几乎透不过气,在一片漆黑与恶臭之间,借着手电光进行测绘和拍摄……”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林徽因在古建筑顶梁上

就是在这样的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自1932年起,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

正是在这些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梁思成终于读懂了宋代的《营造法式》这本天书。

而在此之前,梁思成以故宫为教材,拜老木匠为师,对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

《清式营造则例》是中国第一本以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古代建筑构造做法的读物。

1944年,梁思成总结多年来调查古建筑的成果,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这是中国第一本《中国建筑史》,也完成了他《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书写的夙愿。

为了古建筑研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二人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梁思成被诊断为脊椎软组织硬化症,此后他都穿着一副医生为他病情设计的铁架子以支撑脊椎;而林徽因的肺部出现了一个空洞,任何一次感冒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尽管如此,他们也未曾停下学术探索的脚步,从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建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因此,美国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和林徽因有如下的评价——

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

04 为什么要研究古建筑?

建筑,原本就是造房子,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安徽宏村

两千多年,罗马的一位建筑理论学家维特鲁威曾说,建筑的三要素是适用、坚固和美观。这正是建筑最原始和本质的功用。

然而,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有的甚至已经破败坍塌,早已失去的“遮风避雨”的实用价值,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它、保护它呢?

因为除却实用性,古建筑更是一个综合的信息载体——建造当年的时代特色,地域风貌,还有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生活生产状况,艺术审美倾向,等等。

读懂了古建筑,也就读懂了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路披荆斩棘,追求真善美的生命历程。

首先,建筑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斗争记录,这是一个认识世界、总结规律、发展自然科学的过程。

比如,人类在建筑活动中,逐渐掌握了木材、石头、泥沙等各种材料的性能,这些材料在一定的结构情形下的物理规律,就是最原始的材料力学。

进一步的,人们开始研究在不同的建筑部位,使用不同大小的材料,而且,要处理好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慢慢发展出了土木工程学。

后来,人们还发现泥土、沙石等材料,经过加水搅拌或者火烧,性能会发生改变,变成砖、石灰等。由此,建筑材料工业开始发端。

其次,建筑也是艺术创造。人类所有的创造,在满足实用性的同时,都会慢慢发展出对美的追求。

比如,中国古建筑的飞檐翘角,就包含了我们民族对美的独特定义。《诗经》里“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就是古人赞叹屋顶像鸟翼展开的形状,非常漂亮。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中国古建筑的飞檐翘角

最后,建筑活动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活动和政治经济制度。

比如,长城其实是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事,反映的是当时地域和民族的冲突。

再譬如,宫殿,既是国家机器的心脏所在,更是统治阶级彰显权威、巩固政权的工具——“天子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北京故宫

所以,梁思成说,建筑是人类一切创作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05 中国的古建筑究竟价值几何?

经过多年的实地走访测绘,结合宋代《营造法式》和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列》这两部古籍的理论研究,梁思成总结出了中国古建筑最突出的3个特点:梁架、斗拱和院落。

梁架,说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的特点,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骨架结构法”。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梁思成古建筑手稿

这个骨架结构法大致说来就是,先在地上筑土为台,台上安石础,立木柱。

柱上安置梁架,梁架和梁架之间以枋将它们牵连,上面架檩,檩上安椽,做成一个骨架,就像动物的骨架一样,用以承重。

这架构承担的重量主要是屋顶与瓦檐,有时也有上层的楼板和栏杆。

两柱之间常有墙壁,但是墙壁不负重,只是用以隔断内外,或者分割内部空间而已。

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大小,处理起来就有了非常大的灵活性。甚至可以完全没有墙壁和门窗,比如,凉亭。

这种结构的基本原则,至迟在公元前一千四五百年间大概就形成了,一直到今天还沿用。

从安阳发掘出来的殷墟遗址,到故宫大大小小的宫殿,以及遍及中国的各种民居,甚至远至日本、越南的一些古建筑,全部都是采用的这种“骨架结构法”。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古老的“骨架结构法”和现代的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

中国木质“骨架结构法”的精髓在斗拱。斗拱,就是“斗”和“拱”共同组成的一种结构 。

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作“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作“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

中国古建筑都是木质结构,我们的祖先很快发现了木材性能上的致命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发生极强的剪力,那里的梁就容易折断。

于是,工匠们就用“斗拱”这种结构来作为梁柱间的过渡部分,增加缓冲,减少剪力,避免危险。

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就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屋檐向外挑出的宽度。

《孟子》里就有“堂高数仞,榱题数尺”的句子,说的就是房屋很高,屋檐伸出去很远。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后来,“斗拱”演化出诸多不同的形状,人们还开始在其上描绘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于是,“斗拱”就兼具了审美功能,成了梁间檐下美丽的装饰物。

到了宋代,“斗拱”又发展出了更多一层的功用——建筑的“标尺”。

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是以“一个拱”的宽度作为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者分数来计算。

中国建筑中的院落,也是全世界建筑中的“独一份”。院落,实际上是在建筑的平面布置上,我们重点关注“整体”与“联系”的结果。

我们往往称一“所”房子,这是若干建筑物组成的一个群落,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中国建筑平面图

所有的建筑物,以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比如,左右对称,有显著的中轴线,主要房屋朝南,以便得到更多的阳光等等。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建筑物之间的空白处。比如,庭院或者天井,会种植花草树木,有的还会用假山流水来造景,以便人们休憩娱乐。

这样,室外室内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活空间,动静皆宜,十分惬意。

这种将建筑融入环境和生活中,寻求建筑、自然和人的三者和谐统一的思想,中国人已经娴熟地运用了几千年,而欧美建筑师们注意到这一点,不过是近一二百年间的事情。

除了上述这三个最突出的特征以外,中国古建筑的特点还包括:举架形成的斜坡屋顶,弯曲的瓦面、屋顶、屋脊的装饰、梁头的雕饰、门窗的刻花等等。

《大拙至美》:你也许不懂建筑,但你一定懂得他文字里的美和深情

北京故宫

同时,中国建筑的大胆用色,也是在世界建筑体系中最耀眼的。比如,金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墙壁,还有各种鲜艳明朗的彩漆,描绘在门窗、额枋、梁架、柱头、斗拱等部位。

总而言之,中国古建筑的这些鲜明特色,都证明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长寿、也最具有新生力的建筑体系。

古建筑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这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要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用中国特有的技术和艺术,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和城市。

这也是梁思成在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不辞辛劳,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唯一心愿。

06 铭记大师梁思成

这本《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建筑文字》,字里行间里,满是梁思成对中国和中国建筑热爱,读来令人动容。

梁思成曾说,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准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

这也是梁思成本人一生的写照。

梁思成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建筑事业和建筑教育事业,值得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