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最近几年的摄影,画风渐渐和以往经常拍的不一样了,也和平常在各个群、各论坛网站常见的照片不一样了,有朋友说,我拍的是画意摄影,也有人说是抽象摄影,或曰写意摄影。那么,我究竟在拍什么?是什么风格?

其实自己也一直在探索,摄影到底意欲何为? 探索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不断筛选,最终是要找到符合自己的路子。美术非我所长,甚至可以说是我的短板,所谓"画意摄影"其实不太适合我;至于写意、抽象等等,对其概念,也是模糊不清。自己所长、所喜欢的,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长期以来学习的本专业——文学。反映在摄影上,姑且就叫文学摄影,或者文人摄影吧,借刘勰文论的名字——《文心雕龙》,来给自己的摄影,做一个有趣的注脚。

其实,中国古代的美术,诗画是一体的,这诗画的结合,不仅仅是常见的在画上题诗,更是作品文本的本身,是诗意和画意的结合。文学上的开山鼻祖,应该是陶渊明,其诗句造境,画面感很强,主题元素跃然纸上,一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便是一幅空灵淡远的水墨画。集大成者王维,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是他的诗,还是他的画,都充满诗性画韵,意境悠远绵长,空灵飘逸,近乎于道。至于五代以后的文人画,更是中国士传统及其文学文化修养、人格气韵、美学思维、哲学精神等诸方面在绘画上的呈现。 既然绘画有文人画,摄影为何不能有文人摄影?

有人说,摄影就是记录,不能如实反映外部世界的都不是摄影。那么,笔和纸的功能,又何尝不是记录?相机功能不等于摄影,正如纸笔功能不等于书画,拍出什么,写画什么,都在于人。既然是人在拍摄写画,那么作者就有形形色色的差异,心性精神,知识结构,生命历程,文化积淀,也千差万别,反映在作品上,也是应该有所差异的。喜欢文学、文化的人去玩摄影,又何妨把这些文学文气融入摄影?

其实,以文入画,"文心雕龙",真是妙趣无穷,把平常所见之物,在相机里和后期中做文学的提炼与加工,用图像写诗作文,使画面呈现出异于眼前所见的事物,如同读诗读文。不同的元素组合,便是不同的诗境构造,不同的语言表达,即便不用另外加文字的说明,画面文本的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故事、一首诗。文字的添加,其实就如同报幕和旁白,是为了让读者更简便地"看懂"其中的所以然。

记得小时候曾在报纸上看到过摄影小说,用摄影,把一个完整的故事——也许是真人真事,也许是作者虚构剪辑的情节,但又有现实原型,只是有选择性地拍摄——呈现出来,加以适当的简短文字说明,如同舞台剧的报幕,如此一来,一篇小说就出来了,像是一出静态的电影,但其实又是小说,又是摄影。

小说可以这样拍,诗词散文,同样可以这样拍,在作家和诗人的眼里,许多身边平常所见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入诗成文的素材原型。在表现手法上,可以现实主义,可以浪漫主义,可以现代主义,可以古典主义,可以如实描绘,可以夸张变形,变化万千,妙趣无穷,匠心独运,存乎一心。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写之于摄影,只是载体和方法的不同而已,以文入画,可以让摄影充满诗意。

曹丕《典论·文论》中曾经说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在当代,文学能否成为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尚且不得而知,然而,读诗读文的确实少了,现今的读图时代,以文入画,让文学走进摄影,将语言艺术、图像艺术、现代科技器材跨界融合,也许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

此外,以文入画,不仅仅是文学与摄影的结合,更是现代从事文学、文化工作者,将现代知识者,或者"文化人"的文化传承、精神品格、时代思考、美学追求等,在摄影上的呈现,从而在摄影领域,走上与传统"文人画"同等情怀的"文人摄影"之路。这是一个很大的美学范畴,甚至是一个文化的范畴,对摄影师的要求也很高,不仅在摄影技术上,更是摄影师的学识、思力、审美、精神品格等方面的高要求,道路遥远而漫长,在此,借孔子一句话作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同行者共勉之!

秋水·2018.4.14 上海

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乘彼柏舟,泛彼中流。欲之何所?天地悠悠。

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平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凤兮凤兮,非梧不栖。

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文心雕龙,妙趣无穷——让文学走进摄影,让摄影充满诗意

负青天,绝云气,而后图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