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帝王题字的书院-岳麓书院

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下,清溪茂林间隐存着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紧连,大门前悬挂有一副楹联,上书“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八个颜体大字。这就是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的岳麓书院。

四代帝王题字的书院-岳麓书院

东晋陶侃在此建杉庵;唐代修道林精舍于此;裴休、杜甫、沈传师、刘长卿等都曾在此开舍结庐;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毛泽东寓居于此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书院培养出了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等诸多杰出人物。

四代帝王题字的书院-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保存完好外,还保存了大量的碑匾文物,其中就有四位皇帝的亲笔题书。

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岳麓书院院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书院因之名声大振。

四代帝王题字的书院-岳麓书院

宋真宗的楷书结构紧凑、端庄谨严,“岳麓书院”四字清新、俊逸、自然,运笔平整,点画厚重,遒劲而不失清秀,一派雍容华贵的皇家气象。

“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赐给岳麓书院的匾额,表彰岳麓书院对于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学达的意思就是下学上达,下学人事,上达天理。简单的理解就是由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性天的意思就是“性”与“天”的统一,也是“人”与“天”的统一,意即“天人合一”。

四代帝王题字的书院-岳麓书院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除了政治业绩以外,康熙的书法也极为出色。他自幼好学工书,尤喜好董其昌书法,专以学董其昌书法的沈荃为师,受其影响,亦极其推崇董其昌的风格,其本人书法也出于董的路数,软美中涵有博雅的气度,擅长楷书、行书。康熙的书法,风格清丽洒脱,颇有帖学风范。

“道南正脉”为乾隆皇帝为表彰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功绩所赐,是乾隆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理学南传的正统。

四代帝王题字的书院-岳麓书院

乾隆皇帝,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自幼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因而对于书法绘画,无一不精。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心慕手追,身体力行。乾隆书迹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圆润秀发。

岳麓书院学子陶澍官至两江总督,政绩卓著,道光乙未年(公元1835年)道光皇帝召见并亲书"印心石屋"四字赐之。陶澍以为荣,于山川胜地多处摹刻,并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刻于岳麓书院。

四代帝王题字的书院-岳麓书院

道光皇帝的书法黑重端正,延续了父辈的基本风格,有科举进士的馆阁体风貌,虽不是书法大家,但毕竟是帝王手笔,也堪称文化珍宝。

岳麓书院,真不愧天下书院之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