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定遠”級鐵甲戰列艦,19世紀海上巨無霸,是這樣衰敗的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12月17日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經中央軍委批准,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12月17日,對中國海軍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天。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軍在威海劉公島正式成軍。國產第一艘航母,選擇命名“山東艦”,選擇在這一天入列,似有深意。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是以“定遠”級為核心,包括“定遠”、“鎮遠”二艦的鐵甲艦隊。

19世紀中後期,世界各國海軍已逐步由風帆戰時代的木質艦隊,轉變為了蒸汽鐵甲艦。大噸位、巨炮,蒸汽鐵甲的配置會自帶威懾力,在當時的作用,無異於當今的航母。

北洋“定遠”級鐵甲戰列艦,19世紀海上巨無霸,是這樣衰敗的

兩次鴉片戰爭,清朝孱弱的水師不敢與英軍交手。1874年,剛擁有小型鐵甲艦不久的日本,入侵臺灣。十年後,馬江之戰,福建船政水師的木質艦隊,在二十分鐘之內就被團滅,旗艦“揚武”更是在開戰不到不一分鐘,就開始下沉。1877年4月14日,中國駐英公使郭嵩燾,應邀參加了日本“扶桑”號的下水儀式。“扶桑”雖為二等鐵甲艦,不過在當時的亞洲,仍是第一鉅艦。開明的郭嵩燾立刻向國內做了彙報,北洋大臣李鴻章激動的表示,“彼既以所有以相陵侮,我亦當覓所無以求自強”,清政府決策層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鐵甲艦的購買正式提上了議程。

北洋“定遠”級鐵甲戰列艦,19世紀海上巨無霸,是這樣衰敗的

代表清政府去歐洲考察、採購鐵甲艦的是李鴻章的幕僚,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兩個科技型人才,中國駐德公使李鳳苞、駐德國使館二等參贊徐建寅(後投張之洞門下)。按照李鴻章的指示,兩人考察德、英兩國鐵甲艦和船廠。在考察的過程中,英國人的傲慢和冷漠,給兩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之前阿斯本艦隊、蚊子船,“超勇”級杆雷艇的配置,英國人各種不誠實的操作,讓李鴻章在購船一事上,早已經對英國人產生了厭惡。

德國對中國客人則熱情洋溢,伏爾鏗船廠的廠主不顧年邁的身體,堅持到廠門外迎接李鳳苞一行人等。“威爾登白”號(“薩克森”級)下水的震撼,德國海軍部長和伏爾鏗的熱情,都讓中國外交官印象深刻。隨後,德國毫無保留讓中國客人考察了,西門子公司、克虜伯公司、刷次考甫魚雷廠、毛瑟槍廠,考察德國海軍基爾軍港時,竟然升起了中國黃龍旗,由軍港司令陪同參觀。

北洋“定遠”級鐵甲戰列艦,19世紀海上巨無霸,是這樣衰敗的

天平完全倒向了德國,1880年12月2日上午7時,李鳳苞代表清政府和伏爾鏗草簽了第一艘鐵甲艦(“定遠”)的合同。一個月後,英國人得知這個消息,後悔不已地說道,“年輕的中國外交官已在國際交往的實踐和學習西方近代科技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成熟起來,獨立按照本國要求,在國際市場上選購先進軍事裝備,這反映了中國人對西方軍事技術的瞭解,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1881年5月23日,清政府又向德國定造了第二艘鐵甲戰列艦(“鎮遠”)。

北洋“定遠”級鐵甲戰列艦,19世紀海上巨無霸,是這樣衰敗的

“定遠”級在建造的過程中,主要參考了“薩克森”級和英艦“英弗萊息白”號(以“薩克森”級為主),正常排水量為7220噸,滿載排水量7670噸,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動力部分是兩臺複合平臥式蒸汽機,“定遠”功率6200馬力,航速14.5節。“鎮遠”功率7200,航速15.4節。武器配備有4門305mm(雙聯式)克虜伯、2門150mm克虜伯、4門75mm舢板炮、哈氣開斯機關炮12門、三門魚雷發射管(備雷21枚)、兩艘魚雷艇(歸國後即被卸下)。“定遠”級鐵甲堡43.5米,除艦艏、艉部外,自上層建築到水線以下,均用305mm至355mm鋼鐵包裹(“鎮遠”水線下為熟鐵甲)。

北洋“定遠”級鐵甲戰列艦,19世紀海上巨無霸,是這樣衰敗的

然而,“定遠”級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強。看到“定遠”紀念艦(現停泊於劉公島東村水域),首先給人印象深刻的是,克虜伯305mm雙聯巨炮,與305mm口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炮管並不長。在設計上,因為考慮到能對同一個界面方向進行射擊,閹割了炮管的長度,射擊倍徑只有25倍。“致遠”210mm克虜伯火炮,倍徑達到了35倍。北洋海軍史領域專家陳悅指出,“該火炮只能配用2.8倍口徑的克虜伯舊式短炮彈”,事實上,305mm雙聯克虜伯火炮,只有威猛外表,威力甚至不如“1880年式35倍徑210mm口徑炮”。

進入19世紀90年代,新式速射炮的出現讓“定遠”級火炮繼續落伍。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通過革新,簡化了炮架結構,用彈簧、液壓進退、復進裝置的新式速射炮,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305mm克虜伯火炮是架退式後膛炮,從發射到復位、填裝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作為聯合艦隊旗艦的“松島”服役較晚,在噸位、防護能力上均不如“定遠”級,但是在動力上採用了,領先“定遠”一代的新式“艦用活塞蒸汽機”。

北洋“定遠”級鐵甲戰列艦,19世紀海上巨無霸,是這樣衰敗的

海戰中“定遠”級的優缺點顯現無疑,落後的火炮也讓“定遠”級在高命中率下,比敵艦中彈更多(“定遠”中彈159發,“鎮遠”中彈220發)。超強的防護能力讓“松島”號的水兵大呼,“‘定遠’怎麼還是打不沉啊”。傍晚,海戰結束時,北洋海軍只剩“定遠”、“鎮遠”孤零零地堅守在戰鬥水域內。

海軍的建設,不可能一勞永逸,必將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工程,這其中就包括了軍艦的維修、保養、裝備升級。不可否認1883年和1884年分別下水的兩艘“定遠”級,綜合實力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艦體出現老化,本來已經落伍的動力部分(二級膨脹式主機早期產品),得不到及時更換,機動性差。姑且不談彈藥效能、助推火藥之類看似一絲半慄的細節(其實不是小事),基礎武器裝備都沒有資金升級,火力輸出上落後一代。這種情況下,拼的也只能是防禦能力了,一開始也就註定了黃海大戰的結局。

參考資料:《北洋海軍艦船志》 陳悅

《中日甲午黃海大決戰》 陳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