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適合自己就應該馬上換,拖得越久越不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

將要大學畢業那會兒,我去學校舉辦的招聘會那逛了半圈,然後將簡歷投到了離自己家鄉比較近的一家食品廠去。

對於那時候還沒畢業的我,除了業務類的崗位外,其實能夠有人要都感覺像是吃了顆定心丸,起碼到了畢業之後可避免直接撿鋪蓋回家的尷尬局面。因為對於那個時候的我來說,找到工作是我要離開學校前所必須要完成的第一步,而對於第二步未來的職業發展,那基本都是沒有任何意識去考慮的。

非大城市的公司,那時候它們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青睞於公司所處的本市內的應聘者,而那時候的我,實際上是非常受到那家食品廠的歡迎的。

處在非大城市的公司,通常都會因為薪資待遇的問題難以穩定的留住人,但是本地人除外。

剛畢業那會兒,我們一整個班36號人,可最終畢業後跑到省外工作的人僅有三四個人,包括我在內,其餘的都留在本省,甚至是本市之內。

“家就在這裡,遲早還是要回來發展的。”這話的本意在當時班上很多人的觀念裡是根深蒂固的,既然很多到了外省去打工的學長學姐最終都變成了一年只回一兩趟家的苦逼一族,那麼如今的我們為什麼還要重蹈覆轍呢?

記得那時候能進那間食品廠的心情,那可是如同考上了公務員那般的令人愉悅的。

很多到外省打工的,一年回一兩趟家,多的四五趟,而我呢?基本上是一兩個星期回一次的那種。

家人,以及周邊的親戚都說我命好,畢業了之後不用跑到外地去工作,平常時去上班就像是去讀高中一樣,每隔一小段時間回家一趟。

這種工作的時間狀態,其實對很多不發達地區的人來說都是很好的了,畢竟自己所回的家是一個最原始的,最根本的家,而不只是駐留在外地租房子住的家。

通常來說,在別人看來很完美的事,可實際上自己的辛酸以及想法卻僅有自己能夠體會。

當時我所工作的食品廠是一家生產大豆油的食品廠,明面上雖說我的崗位名稱叫生產技術員,但實際上就是個操作工,來來回回地巡檢,遇到什麼異常就及時報告處理的那種。

整個工廠的主要生產流程是通過壓榨廠將大豆壓碎提取毛油,然後再將毛油輸送至精煉廠進行提煉,最後儲存或者分裝的,而我主要是在精煉廠裡工作。

工作不適合自己就應該馬上換,拖得越久越不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

通常來說,大型食品廠都有一種特性,那就是機器會24h的運轉,這個不停歇的運轉就註定了陪伴及操作這些機器運轉的工作人員需要輪流倒班。而我們的倒班方式則是三班倒,早班上班8:00至下午4:00,中班下午4:00至夜晚12:00,而晚班則是夜晚12:00至早上8:00。

對很多人來說,早班中班都無所謂,但是到了晚班就完全是一種煎熬。雖然在大學時代就經常半夜一兩點才睡,但是卻極少有體驗過到了凌晨四五點都沒睡的情況。

從廠裡第一次上晚班開始,那段經歷記憶猶新,每天到了凌晨四五點的時候,那基本上都是身體最難扛的時候,前幾晚總會困到一種站著都可以睡著的程度,而且到了早上六七點的時候,睏意雖是有所減退,但口津卻淡澀無比,有一種身體激素因熬夜而出現的不良反應的狀態。

對於長期上夜班的人,晝夜顛倒的生活狀態雖能從容應對,但對於我而言,那幾乎是拿健康與壽命來賺錢的,因為在輪流倒班的過程中,上班的時間不停地在轉換,一種上班狀態都還沒習慣就要被調整而進入到另一種狀態中。

某個夜晚跟同事偷偷閒聊,然後逐漸地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嘗試才知道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可是有些工作

既然自己無法適應,那為什麼不早點離開,早點去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在那個食品廠工作了半年之後,我主動辭職了。家人都很驚訝,他們問我為什麼那麼傻,離家那麼近不好嗎?辭職後還能幹什麼?難道非要像別人一樣跑到大城市去上班?一年回一兩趟家?

我給他們的答案是:那裡太辛苦了,不適合我,如果我不早點出來,或許以後無論到哪裡,我都只能幹那樣的工作了,因為畢業的時間越久就越難轉行。

剛畢業出來工作的人,換工作的成本是最低的,因此,我們需要在自己換工作成本最低的年齡段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否則年齡越大,換工作的風險也就越大

辭職後的兩個月,我都逗留在家裡,就只打算在本市內找工作,可是現實的問題是,本市內能提供與我匹配的工作崗位實在是太少了,少有的幾個崗位也都是需要倒班的,且工資還不怎麼樣的那種。

在家啃了兩個月的老,也承受的非常大的壓力,最終只能妥協地走上了學長學姐的老道路——到大城市去工作。

工作不適合自己就應該馬上換,拖得越久越不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

大城市適合年輕人拼搏,小城市適合養老,不管這是不是真的,但是最終我們班都需要接受的一個事實是:如今畢業五年了,我們由當初的36號人中只有三四個人到外省去工作的情況轉變成了如今僅有五六號人留在本省工作的局面,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人都已經被迫的跑到了外省的大城市工作了。

我們很多沒辦法繼續留在自己正在發展中的省份工作的主要原因其實無非就兩個:一是能與自己相匹配的工作崗位太少,二是工資太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