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讀書筆記

天才不需要努力?邁克爾·喬丹不認同,鄧亞萍更不同意

“與生俱來”這個概念是從體育界傳出來的——他們認為一個人從外觀上、行動起來就像個運動員,一名真正的運動員,完全不需要努力。

也就是說天才是上天賜予的天賦,本身就不需要努力。真的是這樣嗎?

《終身成長》讀書筆記


邁克爾·喬丹,是公認的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被稱為“籃球之神”。但他也曾被高中時校隊淘汰過、也沒有進入他想要效力的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最初可以選擇他的兩家NBA球隊也沒有簽下他。

其實,他的成功源於每天早上六點離開家,在上課前抽空練習、不斷彌補自己的弱點——他的防守動作、控球能力和投籃。他的教練對他遠超他人的努力深感驚訝。在他最喜歡的一則耐克廣告中說:“我有超過9000次投籃沒有命中。曾經輸掉約300場比賽。有26次,人們相信我會投出決勝的一球,但是我沒有。”

鄧亞萍是我國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獲得過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也是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

而她為了克服身材矮小的缺陷,在腿上綁沙袋,用鐵質的球拍進行非人的訓練,她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最終進入國家隊。

《終身成長》讀書筆記


看到上面的兩個例子你還認為他們的成就得益於他們的天賦嗎?

可就有人依然這麼認為。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講到:“在我們的文化中,無論怎麼強調個人努力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性,人們在心靈深處,依然崇尚天賦。喜歡將冠軍和偶像想象成超級英雄,覺得他們天生就和我們不一樣。也不希望將他們想象為通過努力才讓自己變得傑出的普通人。為什麼呢?因為這麼想會讓他們看上去更了不起。”

那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堅強的意志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呢?

答案是冠軍思維。

什麼是冠軍思維呢?——是成長型思維的一種表現方式。具備三種引導奮鬥者走向成功的三種特質?

一:自我發展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成功來源於儘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來源於學習和自我提高。

20世紀傑出女性運動員傑西·喬伊娜-柯西說過:“體育運動的樂趣並不在於奪冠。無論是運動的過程還是結果,我得到的快樂是一樣多的。如果我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或者覺得自己發揮出了應有的水平,我並不介意輸掉比賽。如果我輸了,我只要回到訓練軌跡上來,接受更多的訓練就好了。”

發現沒有,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不懼怕輸贏,他們更在乎比賽的過程,對於他們來說,得到啟發和建議遠比結果要重要的多。

正因為有這種心態,他們才在比賽時更專注。

《終身成長》讀書筆記


二,自我激勵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挫折可以給人動力,挫折可以告訴我們很多,它是一記警鐘。

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發明家,鎢絲燈泡的發明也是經過上千次的失敗,最終成功的。他說:“我並沒有失敗很多次,而是找到了很多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

自我激勵的人總能找到學習的動力,哪怕外在因素真的很糟糕。

三,責任感

一直被稱作“世界上最傑出的女足運動員”的米婭·哈姆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米婭,足球運動員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米婭會毫不猶豫地說:“堅定的意志。

堅定的意志又來源於做成一件事的責任感。

有一個調查,什麼樣的人才是冠軍?高讚的回答是: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提高自己水平的人。當比賽處於危急時刻,他們能夠突然拿出“此前三倍的韌勁去扳回比分”。懂得在壓力下如何專注,而且在必要的時刻能夠實現超水平發揮。

也可以說,壓力的大小決定了成長型思維的人觸底反彈的高度。壓力即是動力。

他們具備英雄的全部特質:失落——接近失敗的脆弱——之後起死回生——最終取得勝利。

而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面對壓力就會無法專注,甚至暴躁。他們反擊能力會大大減弱甚至不會反擊,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又會做出令人反感的一系列事情。

綜上可知,天才也需要努力。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