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閒情偶寄》:源自《易經》的生活智慧

李漁的《閒情偶寄》是一本講生活藝術的書,也是一本充滿人生智慧的書。在《閒情偶寄.頤養部》中, 李漁寫道:“茲論養生之法,而以行樂先之。”他認為,保持精神的快樂是頤養身心的根本。但是,人生不滿百歲,況此百年以內,有無數憂愁困苦、疾病顛連、名韁利鎖、驚風駭浪,阻人燕遊,使徒有百歲之虛名,並無一歲二歲享生人應有之福之實際。李漁從自己“生於憂患之中,處落魄之境,自幼至長,總無一刻舒眉”的艱難經歷中, 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憂患,是客觀存在的,有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人生難免碰到憂愁苦悶之事,此時,“止憂”就是“行樂”,就是養生。而如何防患於未然,或者處於憂患之中如何“止憂”,更是需要人生的大智慧。在“止憂第二”篇中,李漁根據《易經》變易的哲學思想,憑藉自己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介紹了避免憂患和化解憂患的方法。

李漁《閒情偶寄》:源自《易經》的生活智慧


所謂“止憂”,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首先是要有預防災難的心理準備,規避使自己陷入憂患之中的風險。其次是學會在災難降臨之際,“遇顛危而不怨”,要有心理上的調適和有效的應對方法。

李漁認為,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憂愁是不能忘記的,“可忘者非憂,憂實不可忘也”。但是,如果憂愁時刻縈繞於心,如何行樂?曰:“憂不可忘而可止,止即所以忘之也。”即憂愁雖然不能忘記,卻可以“止歇”,可以減緩和停止,這其實就是忘記憂愁的方法。比如說,有人因為貧窮而憂愁,勸解他,讓他忘記貧窮的痛苦,他何嘗不想忘記這些!但是,當“啼飢號寒者迫於內,課賦索逋者攻於外”,妻子兒女在屋內啼飢號寒,催稅討債者在門外威逼叫罵,這時,他又怎麼能忘記憂愁呢?所以,“欲使貧者忘憂,必先使飢者忘啼,寒者忘號,徵且索者忘其逋賦而後可”,想要讓貧窮的人忘記憂愁,先得讓飢餓和寒冷的人忘記哭喊,催稅討債的人忘記索取。但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談論“忘憂”二字就只是一句空話罷了。憂患叢生的環境與際遇,使人的身心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如《繫辭》所說:“既辱且危,死期將至。”所以,對於憂患必須有一種理性的警醒和心理的調適,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困境給人帶來的痛苦。

李漁《閒情偶寄》:源自《易經》的生活智慧


比如安慰落榜下第的人下次科考一定高中,安慰年老而沒有子嗣的人以後必生貴子,等到他不生孩子也沒有中榜時,這些安慰的話,他也只是聽聽罷了,他也不會把願望落空歸咎於安慰的人並讓他補償。古人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凡事只有願望而沒有行動,就無濟於事。所以,安慰那因貧窮而憂愁的人,一定要教給他生財的方法;安慰那落榜下第的人,一定要先給他傳授科舉必中的方法;安慰那到老了還沒有後代的人,讓他蓄姬買妾,並且防止姬妾之間爭風吃醋,為生養子女做準備。像這樣去安慰人,才是有益的話,才能不辜負這一番勸諭的功夫。讓他們停止憂愁的方法,也只能是這樣了。李漁深諳人情事理,他所傳授的勸人“止憂”之法,既給人以心理上的撫慰,又給人以解困的方法,這是勸慰人的技巧,也是為人“止憂”的靈丹妙藥。

世上讓人憂愁的事情太多,但“總不出可備、難防之二種”。一種是做好預備工作就能避免的憂患之事,即“眼前可備之憂”,一種是難以事先料想到的災禍之事。這兩類憂患各有不同的應對之法。

對於“眼前可備之憂”,李漁提出了“以靜待動”的止憂之法。

“拂意之境,無人不有”,大則災兇禍福,小則疾病憂傷,不順心的事,誰都難免。主要看這些事是否容易處理,是否可以預防。如果容易處理而且還可以事先預防,那就在事情發生之前,先準備一個應對的策略。有了這個應對之計,就可以把這類憂愁的事情放在一邊不去再想它了。等到事情發生,就可用以前籌劃完備的對策來對待。這種“以靜待動”的方法,既容易明白也容易運用。比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都是古人總結的做人的道理,也是遠離危險是非之地以避禍的方法。它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防患於未然,預先覺察潛在的危險,並採取防範措施;二是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危險境地,要及時離開。這就是用“以靜待動”的方法對待“可備之憂”。

李漁《閒情偶寄》:源自《易經》的生活智慧


  對於“身外不測之憂”,在沒有發生時,應該有居安思危的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如果已經發生,不得不面對事先難以預料的禍患與憂惱之事,則應止怨釋尤,致力於如何應對以弭後患。

  “不測之憂,其未發也,必先有兆”。李漁認為,所謂不可預料的憂患,其實在發生之前也一定是有預兆的。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風起於青萍之末”,對客觀規律的準確把握和對時勢的分析判斷,人們可以及時發現吉凶禍福的徵兆,在安樂之時、泰之伊始就警惕“否”對於“泰”的顛覆,防微杜漸,未雨綢繆,以避免大的災禍發生。占卜的預言或身體上的預示,或許不一定都能應驗;而一定能應驗的,不在“凶信之頻來”的時候,而在“吉祥之事之太過”的時候。因為“樂極悲生,否伏於泰”,即禍患就藏在幸運之中,這是命中註定的、不會有例外的事情,此謂“一定不移之數”。命薄之人,有奇福,便有奇禍;即厚德載福之人,極祥之內,亦必釀出小災。因為上天是公正的,不會完全偏愛一個人,即使對一個厚德載福之人,也會在他身上施現一些小小的災禍,以示天道之公平。這就是“天道好還,不敢盡私其人,微示公道於一線耳”。睿智通達之人,面對奇福奇財時,都會警醒其中所蘊藏的憂患,謂此“吉祥之事之太過”決非“善境”,正是上天一定會忌妒、鬼神一定會窺伺介入的時候,身邊的災禍都是從這裡引起的,從這時產生的。這個道理在《易經》中有充分的論述,其中有卦辭“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說的就是“亨通順利,則盛極而衰”的消息,所以,宋代理學家程頤說:“大率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方盛而慮變,則可以防其滿極而圖其永久。若既衰而後戒,亦無及矣。”《易經》講“反覆其道”,週而復始,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了頂點就要轉向反面。因此,宋代名臣李光提醒人們:“治亂存亡,安危之相,固如陰陽寒暑之必至,有不可易者。惟聖人為能因其盈虛而消息之,使常治而不亂,常存而不亡,常安而不危也。消息之道,豈有他哉?兢業以圖之,危懼以處之。”即危懼始得平安,而慢易則必致傾覆,所以,在大吉之時,更要特別惕戒。


李漁《閒情偶寄》:源自《易經》的生活智慧


如何防止禍患的產生,止息內心的憂慮,李漁提出了有五種方法:“一曰謙以省過,二曰勤以礪身,三曰儉以儲費,四曰恕以息爭,五曰寬以彌謗。”即在順境時,一要虛心檢查自己的過失,以防得意忘形;二要勤奮磨練自己,以超脫的心態看待人事命運的起伏變化;三要節儉以使自己的財物有所積蓄,以防民窮財盡之秋衣食無著,坐起不寧;四要寬恕別人,防止爭鬥;五要寬厚待人,使誹謗者息而仇怨者稀。為人處世如果能遵照這五條,那麼,禍患之事則大者可以化小,小者可以化無;人的憂愁也可大者化小,小者化無。這種大小的轉化不是天道循環的定數,憑藉個人的智慧和修為,這些禍患和憂愁是可以規避和倖免的。這就是說,人的作為與事情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因果關係。《易傳》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明白這種因果關係,就找到了止憂避禍的方法。造物主生殺予奪之大權,不肯輕易為人所識破,預料事情會這樣,結果卻不一定如此,這是造物者顛倒戲弄世間英雄的慣用伎倆,故有世事難料的感慨。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患總是與福分偎倚在一起,福分中又有災禍潛伏在其內,有誰能知道它的終極呢?禍福它沒有正規的定論,因為正的一反過來就成為詭異,好的一反過來變為妖邪。因此可見,世人孜孜以求的富貴、成功之類,得到了也不一定就是值得慶幸的好事,也極有可能是一個人生的陷阱。《易經》有卦辭雲:“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就是提醒人們要慎重對待成功,否則起初吉利,最終還會紊亂不堪。因此,在“吉祥之事之太過”時,君子總是慮遠謀深,預防蹉跌失誤;至於身處險境,那就更是惶惶而不自安,慎懼從事。但事情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即“否極泰來”。假如已經深陷困境憂患之中,如果善於變通,也可以逢凶化吉。《易經》有卦辭曰:“履虎尾。愬愬,終吉。”愬愬,恐懼的樣子。“踩到老虎尾巴上”比喻處境十分險惡,但只要心存戒懼,小心應對,最終總會化兇為吉。“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吉凶指的是人事得失的結果,即禍福悲喜;悔吝則是指面對得失、休咎所持的態度。具有憂患意識,及時發現微小的紕漏並加以糾正,使得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就是悔;反之,有了小的過錯而不及時改正,不能防微杜漸,就會導致事物向壞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吝。“當困極之時,若曰動,必有悔;而不思變動,則益入於困耳。若能悔前之失,窮而思通,必濟矣。”從《易經》變易的觀點來看,禍福都具有兩面性,關鍵在於如何去應對它。李漁所謂“止憂”的五個方法,其實就是要人們謹言慎行,韜光養晦,補過遷善,趨利避害,這是應對惡劣境遇的一種策略和智慧。《易經》中有卦辭曰:“括囊,無咎無譽。”“括囊無咎,慎不害也。”意思是說,將口袋收緊,無獲亦無失,雖然得不到讚譽,但可免遭災難;將口袋收緊,可以免遭災難。可見,李漁的止憂之法是源自《易經》的謹言慎行的處世法則。其實,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只要能時時心存戒懼,既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又有朝乾夕惕的進取精神,皆可立於不敗之地。

李漁《閒情偶寄》:源自《易經》的生活智慧


“反者道之動”,“泰極而否”,“盛極而衰”,李漁的止憂之法是對否定之否定的規律和《易經》變易思想的靈活運用,他所提倡的是隨時為變,隨機應變,動靜、行止以時進退的處世之道。《閒情偶寄》中,不乏辯證的思想,包涵了豐富的、源自《易經》的哲理和智慧,因此被後人評為有“大經濟、大見識、大學問”的“異書”,“竟該作經史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