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导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巅峰之作,

书中涉及的人物从帝王权贵到乡野村妇,从主子朋党到下人奴才,人物数量之繁多、性格之丰富是空前绝后的,犹如一幅鲜活生动的封建社会全景人物长卷。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越剧《红楼梦》

其间作者用如椽之笔细致入微地描写贾府一干人等管家办差之场景,能在贾府当差办事是件人人艳羡的事,但要在贾府谋个差事,也并非易事。

而出生卑微的小人物贾芸成功求职,也绝非偶然。

贾芸是贾府的旁系子孙,名字按贾家第五代“草字头”取名,姓了豪门贾姓,按了规矩取名。

贾府子弟在膏腴之地、富贵之乡享受花团锦簇的美好生活时,他却处在贾府的犄角旮旯里,为生计苦思冥想。

本文从现代职场的角度来分析贾芸的求职经过,得出求职成功的宝典,以期对小人物求职有所裨益。

一、求职前的自我定位。

运用管理学中的STOT分析法,可以找到一个与自己能力匹配度较高的职业。

所谓的STOT分析法,即将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等列举出来,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解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无师自通的贾芸去贾府求差事前,做了准确的自我定位。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红楼梦》贾芸

(一)洞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只有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足够清醒地了解,才能找到和自身匹配度较高的职业。贾芸有三点优势。

1、长相好。

任何时代,外表对求职都是极为重要的,宝玉眼中的贾芸:“容长脸,长挑身材,生得着实斯文清秀。”

这样清秀的相貌马上赢得了宝玉的好感,宝玉开玩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贾芸清俊的长相自然也会得到王熙凤的青睐,求职成功率大大提高。

2、人缘好。

中国社会自古就是人情社会,有情有义的人很容易赢得周围人的尊重。

贾芸在为人处世方面很成功:百善孝为先,自幼失怙的贾芸深知寡母的艰辛,对母亲格外孝顺。

书中提到:“贾芸向舅舅借钱,反被羞辱了一番,而贾芸恐他母亲生气,便不说起卜世仁的事来,只说在西府里等琏二叔的,问他母亲吃了饭不曾。”

懂事的贾芸深怕母亲伤心,不愿在母亲面前提到无情无义的舅舅。

另外,贾芸对周围的邻居也是礼数周全。

贾芸想向舅舅借钱,反被羞辱了一番,在路上碰撞了放高利贷的倪二,倪二得知贾芸需要银子,很爽快地拿出自己的银子。

为何关键时刻,邻居能出手相助,这肯定与贾芸平时的待人接物是分不开的。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红楼梦》贾芸与倪二

3.善观察。

观察是获得技能和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冈察洛夫说过: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失去父亲保护的贾芸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这是很优秀的品质。

家境贫寒,又是贾府旁支别系,进府机会很少,但贾芸还是掌握这样一条重要信息:“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

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易事,那个时代的女子深居高宅大院,与本家男性亲戚的交往是极少的。这必是贾芸平时听到贾府里下人们的闲聊,得出的结论。

但贾芸也有他的硬伤:一是父亲早逝,家庭经济条件拮据;二是母亲老实,缺少社会支持系统。

(二)明察外部的机遇和威胁。

仅了解自己是不够的,求职前还必须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文化等,这有助于求职的成功。

贾芸密切关注贾府动态,元妃省亲,贾府耗费巨资修建省亲别墅,出现很多新的工作岗位,贾芸紧抓机遇。

要在贾府谋个差事占着优势,但亲戚也有远近亲疏,贾芸先向贾琏求差事,但被王熙凤派给贾芹。因此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人生的突飞猛进。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红楼梦》贾琏

二、求职中的伶俐乖觉。

贾芸在贾府找差事的经历一波三折,最终凭借他的伶俐乖觉获得好差事。

(一)找到关键人物。

解决难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动中肯綮,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求职亦是如此。

贾芸有着洞见症结的敏锐,刚开始他去找贾琏求差事,身为荣国府当家的贾琏说:“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子(王熙凤)再三求了我,给了贾芹。他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有几处要栽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

从这一番话中,贾芸得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贾琏没有人事实权,要讨差事,必须求二婶子王熙凤;二是大观园里有个栽种花木的好差事。

确定实权人物是王熙凤后,贾芸当机立断,决定直接找王熙凤谋差事。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红楼梦》王熙凤

(二)讲究送礼策略。

自古送礼就是高深的学问,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大有乾坤。贾芸住在下等人聚居的后廊,但混迹于市井之间,人情事故,谙熟于心,贾芸在送礼方面有三点值得学习。

1、礼物的选择。

礼物轻重的选择是事情能否成功的关键,礼物太重,送礼的人承受不起,心有怨怼。礼物太轻,收礼的人不放在眼里,事情难以办好。

贾芸选择的是价值十五两的香料,原因大概有三点:

一是,端午节令贾府需要香料,据贾芸所知:府里每年要购买大量的冰片麝香,还要进献给元妃宫里使用。这些名贵的香料需求量很大。

二是

,舅舅卜世仁现开香料铺,向舅舅赊些,银子过几个月再还,可惜舅舅不肯帮忙。

三是,王熙凤知道贾芸的家境,知道这十几两银子的礼物对仅靠寡母养家的贾芸来说也是一份大礼,知道贾芸很尊重她,会很开心。

虽然王熙凤并未把这点香料放在眼里,但贾芸争取到了求职面试的机会。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红楼梦》贾芸舅舅卜世仁

2、送礼的沟通。

礼物只是个媒介,送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求职者要能运用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方法打动对方,赢得对方信任。

为了保证求职过程的顺利,心机缜密的贾芸做了三件事。

(1)把握时机,及时行动。

去见王熙凤之前,先打听叔叔贾琏在不在家,如果贾琏和王熙凤同时在场,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对求职不利。

因而,贾芸打听到贾琏出了门,再去见王熙凤,这为顺利沟通打下基础。

(2)多种手段,有效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口头语言,还有身体语言,心理学家认为,在某些特殊场所,身体语言比口头语言更能传达人的思想和情感。

贾芸很好地运用身体语言,站着等王熙凤,一见来了,“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

一个“逼”字表现出贾芸顺从恭敬的态度,一个“抢”字表现出他机警伶俐的个性。

这样的身体语言满足了王熙凤的自尊心,迈出求职成功第一步。

(3)真诚道歉,适度示弱。

王熙凤收了礼,并未提到差事,而在第二天一见到贾芸先声夺人,责备贾芸是有事求他,才送东西给她的。

王熙凤何等聪明,“心机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贾芸若要狡辩,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让王熙凤看不起,贾芸采取真诚道歉的方式,“我昨儿正后悔呢。”

又以小辈的身份向王熙凤示弱:“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聪明过人的王熙凤听到这一番表达,内心肯定极为得意,因而松了口,把大观园里栽花种树的差事给了贾芸。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红楼梦》贾芸给王熙凤送礼

三、求职后的体面周全。

求职成功,只是迈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若要职业道路平坦,在做人做事方面还要坚持不懈。

贾芸工作思路很清晰,若要在荣国府站稳脚跟,就必须和国舅爷贾宝玉建立良好关系。

但自己出身低微、胸无点墨,和富贵尊荣、出口成章的宝玉有云泥之别,贾芸再一次运用智慧,选择送两盆白海棠,既清新脱俗,又便宜。

还附了一张《送白海棠帖》,文字粗浅,却充满真诚体贴:

一是表达感恩之心;

二是叙述得到礼物之难;

三是表现自己的修养。

情趣高雅的贾宝玉自然很开心。

贾芸虽然出身于富贵的贾家,却属于没落的旁系,自小家境贫寒。虽然读书不多,却渴求自力更生,为人处世上比较接近市井群众,比如倪二之流。

因此,在贾家第四代和第五代中,他应该是比较有自我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

他在求职成功之后继续维持与贾府核心人物贾宝玉的关系,体现了做人做事的长远打算。

读《红楼梦》,看小人物贾芸的求职手段

越剧《红楼梦》

结语

初读《红楼梦》时,只注意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痴迷于他们之间的风花雪月,对书中小人物的描写总是跳过不看。

再读《红楼梦》时才感觉到这是一部经典的人情小说,作者参透了各样的人生状态,给了人们无穷的启迪。

小人物贾芸虽身处劣境,却很重视自己品性和能力的培养,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修养和能力。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是,机会总是留给有智慧的人,而贾芸恰好正是这种人。

—End—

参考资料:曹雪芹、高鄂《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为科普自媒体应州公子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专栏

诡异历史正经谈

作者:史趣

5币

72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