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最新方向新零售:看看蘑菇街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今天,雙十一迎來第十個年頭。十年來,電商被社會各界、各行各業追捧,彷彿是戰無不勝的利器。電商巨頭的規模越來越大、品類越來越豐富,並在線下打響圈地大戰。

雙十一前夕,蘑菇街在杭州開設線下體驗店“MOGU STUDIO”。在蘑菇街的公司總部頂樓,還落地了一個上千平米置景空間的“MOGU STUDIO”。這個類似時尚行業showroom的空間,彙集多個時尚品牌、設計師品牌,為小眾品牌提供了節省時間與試錯成本的集中孵化平臺,也為用戶提供一個集試穿體驗、拍攝美照、直播探店於一體的新空間。

電商最新方向新零售:看看蘑菇街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事實上,今年,蘑菇街新改版的App中就已將電商後置,放在首頁、直播之後的第三屏。更長的一段時間裡,蘑菇街也早將“時尚目的地”作為自己的新定位,而非電商平臺或時尚電商。

與電商企業不同,今年的雙十一,蘑菇街沒有將促銷、賣貨作為重點,而是將“發現”列為雙十一主題詞。

電商最新方向新零售:看看蘑菇街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為何說蘑菇街在超越傳統電商?

電商本質是零售渠道,追求的是規模和低價,儘管近年來,一眾電商平臺玩法越來越多,但競爭的兩大核心指標基本沒變。一個是GMV,體現平臺規模,另一個是低價,代表議價能力和對用戶吸引力。這兩者往往成為電商巨頭追逐和拿出來炫耀的東西。

而蘑菇街對這兩項指標卻沒有盲目追求,而是更關注“發現”時尚的價值。

電商最新方向新零售:看看蘑菇街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定位“時尚目的地”的蘑菇街,常常強調自己是一家“發現”平臺,帶領用戶發現時尚品牌、時尚搭配,時尚資訊,發現自己的風格,甚至發現更好的購買渠道。

如果說電商側重最後一環“購買”,那麼蘑菇街則走到了電商的上游階段,重在激發用戶興趣與關注的“前戲”,它聚焦明星、專業編輯、時尚達人產出海量時尚內容,覆蓋全網的品牌新品信息等,最終用戶在自身沉浸式的直播場景中購買,還是其他線上線下渠道買都不重要。

用蘑菇街創始人、CEO陳琪的話說:“在蘑菇街的理想計劃中,有一天消費者將能夠實現在前往日本代官山購物前,就已經通過我們平臺瞭解到這條街上的品牌最近的新品、最新流行趨勢、甚至相關產品的庫存等。”

在商業價值的維度上,蘑菇街則帶著品牌商一起超越電商。通過直播電商,前端主播快速上款、測款、聚集訂單,後端商家再組織生產、配送,實現了“前播後廠”的零庫存和供應效率的極大提升,這就給品牌溢價創造了空間。再加上主播孵化、供應鏈金融等多種賦能,幫助平臺上的優質商家、頭部主播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完成“店鋪”、“直播間”到時尚“品牌”的一次進化。


越過山丘,蘑菇街還做了什麼?

電商追求的是規模和低價,蘑菇街超越電商的價值則是更全面、更及時和更專業。

電商最新方向新零售:看看蘑菇街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MOGU STUDIO能夠第一時間彙集各種設計師品牌呈現給消費者,蘑菇街APP上不斷輸出全網第一手的潮流趨勢內容。直播則將最新款式在渠道售賣,甚至生產前就能展示給消費者,廠家也可以根據前端需求迅速生產商品;而超越電商的專業體系,則是根據體型、款式、風格、顏色、流行元素等對內容和商品進行重組,從時尚角度構建的產品體系。

超越電商,蘑菇街得以站在更高的高度,從時尚全產業鏈的角度,滿足新形勢下用戶、品牌商、時尚達人等多方需求,演進出具備“三邊網絡”的新形態平臺。

先看蘑菇街是如何滿足已經變化了的用戶需求的。前幾年,用戶的需求可能是買得到,買得好,買得省,但隨著消費分級與消費升級,更多用戶開始追求“逛”的體驗,追求“美”的結果,消費越來越強調愉悅的體驗。

電商最新方向新零售:看看蘑菇街這方面是怎麼做的


蘑菇街的新零售成效如何?

看得出來,蘑菇街的嘗試效果不錯,增長勢頭兇猛。更關鍵的是,在實現了用戶、達人、品牌商多方共贏之後,規模和利潤將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用戶對蘑菇街的嘗試也給予積極回應。公開資料顯示,蘑菇街平臺上,在2018財年觀看直播的月度移動端活躍用戶數比去年同期猛增98.3%;在通過直播完成購買的用戶中,有84.3%的人在接下來的30天內會再次進行購買。2018財年,蘑菇街直播約佔平臺總GMV的11.8%,到2019年財年上半年,蘑菇街直播已經佔到平臺GMV的近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