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自05年央视鉴宝节目,爆出估价48万的天价安化黑茶已过去十余个年头,从黑茶一炮而红全翻价数十倍,到现在市场基本趋于理性,这时再让我们回头看一看黑茶这一茶类。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现黑色而得名,而安化黑茶因产自湖南安化县而得名。安化黑茶属后发酵形黑茶,有多个品种,其中千两茶被誉为是能喝的古董,也被称为世界茶王,而这些美誉是如何得来的,就必须走近安化这个地方。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图为安化县风景

湖南安化县,一个被茶香笼罩的地域,而且茶香气味还不尽相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是各有所异。由于这里家家户户都有茶园,而制茶则是如同炒菜煮饭一般,是每一个安化人必须掌握的技艺。在安化从四月中上旬就开始采茶,一直工作持续到八月份,按照采摘时间先后,鲜叶原料一般被分为“五级十六等”,但是等级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茶叶的好坏,但是不同的等级会被制作称为不同类别的胚茶。新鲜的茶叶摊开让茶叶自然萎凋,在萎凋古城中弥漫着茶叶的青涩味。

接下来是杀青,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趁热揉捻破坏细胞壁,把茶叶揉成条状,茶叶汁包裹在茶叶表面,这样就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第一次发酵,也就是所谓的渥堆。

在经过揉捻炒茶的地方炒锅内如爆竹般噼噼啪啪作响,茶叶生坯在锅中翻滚跳动,锅内叶子有红有绿,红色的叶子里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绿色的则是含氨基酸较多。而在渥堆的车间,挖开渥堆里面冒着热气,屋内却是弥漫着甜酒的香味,茶叶确实变成了黄褐色。

接下来这些茶叶要放到阳光下暴晒,晴朗的日子茶坯要晒一整天,这些茶叶要晒到八九成干,这也是黑茶生产区别于其他五大茶类,需要的是暴晒。晒干的茶坯则要上七星灶进行进一步的烘干,灶内用的是松柴,借助风力,将热气均匀带入七星孔内,茶叶均匀受热,慢慢干燥。慢火烘焙几个小时,等茶叶干透黑茶的初制也就此完成。这时候的茶坯就成了带有淡淡松香味,黝黑色的黑毛茶。毛茶在进行分类,这些茶坯,要根据市场和需求制成“三砖三尖一卷”。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七星灶烘干

“三尖一卷三砖”,先说工艺最复杂“一卷”,这样的茶又称花卷茶有“千两百两十两”之分,储藏形式如竹篓包裹,这种的包装方式为的是便于茶叶存放储藏。这里的两是旧时的两,十六两一斤的老秤,一只百两茶也就是七斤半。当然还有“世界茶王”千两茶,也就是核算现有七十二斤左右重。千两茶被称为“世界茶王”,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种茶单个茶型庞大堪称之最,其次就是工艺,需要有七个壮劳力经过四十多道工序踩制而成(拣剔、整形、拼堆程序,在加工上需经其绞、压、跺、滚、锤工艺,以蓼叶裹胎,外包棕片,再用竹篾捆压箍紧,呈圆柱形状。),所以千两茶又有“汉子茶”之称。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图为第三届香港国际茶展 “踩茶表演”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图为花卷茶的存放

而这些茶在安化,茶叶最考究的却不是工艺复杂的“千两百两十两”,而是“三尖”:“天尖、贡尖、生尖”。“三尖”茶是散茶,其中“天尖”是安化黑茶中一级原料制成的,用的是山头野茶制成。而“贡尖、生尖”则是按照不同采集时间的先后顺序和采摘标准,最好的制作成“天尖”,粗放一点的成为“贡尖”,“生尖”最次。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图为:天尖茶

除次之外安化还有“三砖”——“茯砖、花砖、黑砖”其中黑砖茶和花砖茶采用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只是用料稍有区别,黑砖采用茶叶茶梗一体压成,花砖采用的是花白梗制作在茶砖边缘印有花边格作为区分。砖茶存放时间越久品质越好,这是为了让茶砖之中的水汽流失自然干透,而黑砖茶存放的方式不同颜色也会有所变化,如果是裸砖裸放,茶叶会成为黑褐色,而如果是有着纸质包装则成为暗红色。除了“花砖、黑砖”还有“茯砖”,与“黑砖、花砖”采用机械压制不同,“茯砖”的制作是靠手工压制,茶砖没有前面两种紧实,从中打开,可以见到金花,也就是在炒作中最推崇的“冠突曲霉”,这个菌种就在这里不做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百度,这里不予评价(小编我喝茶,不是搞生物工程的)。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图为放大后的“冠突曲霉”

当然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机器逐渐代替了人力生产,安化这个地方也集中诞生的大大小小的很多茶厂,厂大多也都是依靠机器完成制茶,可是却是坚持着手工制茶的生产口味。安化黑茶的爆红已过,也许是时候淘一些上好安化的黑茶来一饱口福了。

“三砖三尖一卷,千两百两十两”安化黑茶为何被誉为世界茶王?

文章皆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