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教育,教出了怎樣的孩子?學會這幾點,做個溫柔有原則的媽媽

強勢教育,教出了怎樣的孩子?學會這幾點,做個溫柔有原則的媽媽

在接觸的家長中,遇到了很多類型的家長,有的溫柔似水,有的不疾不徐,有的風風火火,有的說一不二。

在這些家長中,給我觸動最大的是說一不二的家長。可能我從小就是個主意大的,面對要求嚴厲的媽媽,總是有一股勁頭和她抗衡,做了我想做的事。所以,我這些說一不二家長的孩子,和我都成了死黨。

因為和我志趣相投,說起話來,他們不會擔心我批評他們;因為能夠在我這裡收穫理解,所以,他們會把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說給我聽。

然而,在我這些死黨的語言中,我的心情變得越發焦慮起來,這種焦慮不是對他們喋喋不休的討厭,而是我已經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他們和父母是腰間繫著同一根繩子,卻往相反的兩個方向走去。

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我認為最直接的原因是教育中強勢的一面。

強勢教育,教出了怎樣的孩子?學會這幾點,做個溫柔有原則的媽媽

這幾位說一不二的媽媽,都是非常負責的媽媽。

工作之餘,把全部精力都撲在了孩子的身上。

陪伴學習,在孩子的作業中,凡是她認為不合理的,她都要求孩子改正,出發點本沒錯,然而要求的步驟是這樣的:

你這個字怎麼能這樣寫?——本來就是這樣寫的書上人家的斜勾人家佔了橫的一小部分,你的佔了那麼多,別的地方都看不清楚了。——管它了,把這個字的各個部分都寫出來就對了。你這個孩子怎麼這樣?——我在學校這樣寫,老師也沒說錯呀!不行,你要往好的寫,橡皮呢?擦了!拿過來,我擦!我告你,必須寫好!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熟悉?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

這樣的畫面也不止出現在寫作業中,還出現在收拾書包、整理衣服、包書皮、吃飯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的時候,迫於家長的威力,大部分孩子是不敢反抗的,因為反抗的代價是遊戲機、零食的失去。

小的時候,家長拿出這種殺手鐧,回回有效。

然而,越往大,家長越發現,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小時候說他還聽,現在越來越不懂事。

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在孩子的口中出現了這樣的話:

媽媽在跟前我的字才寫不好!我的書都落家裡了,媽媽你咋回事?別的孩子都回家了,你居然忘了,不知道我們是12點放學嗎?我就不聽你的,你能拿我咋辦?我一切都不稀罕,你愛給不給!

強勢教育下的孩子有幾大特點:

1.從來不認為是自己的原因

2.自己的事不需要自己操心

3.不夠寬容

4.喜歡對著幹

5.無所謂態度滲透在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

這樣的孩子除了在家裡這樣,在外面,一樣保持了身上的這幾種特點。面對指責,想當然地認為別人和自己過不去;面對別人好的方面的建議,堅持自我;即便自己忍讓一下雙方都獲利,但就是不容忍。

這樣的局面,想想都讓人痛心。

不僅如此,在這樣的家長認知裡,認為老師都要求不嚴,不斷地和老師溝通,希望老師能按照她們的建議去做,美其名曰:老師只管嚴厲地管,我毫無怨言。

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孩子的對抗因子越陷越深。

強勢教育中最大的衝突是標準非常合理正確,孩子就是不聽。

強勢教育,教出了怎樣的孩子?學會這幾點,做個溫柔有原則的媽媽

著名作家劉墉的教育理念,具有非常大的參考意義。

一開始接觸劉墉,是因為講了一篇他的文章《貴人哪裡來》,從字裡行間能夠感受到一位父親的循循善誘與側面引導。

再後來,越講這篇文章越覺得劉墉是一位教育領域裡的寶藏爸爸,便去搜索了許多他的文章。

即便是知名華人作家、畫家,劉墉也曾面臨女兒執意去旅行的情況,為人父母,無論是誰,都能想到一個女孩子在外面,人身安全、旅途艱辛、遇到的人、晚上睡覺這些問題,大部分的家長可能在女兒有這種想法的時候,都非常敏感的把它扼殺在搖籃裡了,女兒因不能旅行悶悶不樂,家長因好心不被認可而委屈。

大作家劉墉是如何去處理的呢?

在面臨女兒要旅行的情況,劉墉寫了《寫給女兒的旅行禁忌》,圍繞行前、到達、旅館、街頭四個方面來展開。

另一位著名作家畢淑敏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家,遇到畢淑敏的理由和劉墉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因為講他們的文章,窺見了他們在教育上的獨特理念。

畢淑敏有一篇文章是《學會看病》,文章的大致內容如下:

在兒子生病的時候,作為醫生出身的畢淑敏總能很好地判斷以及醫治,然而總有一日,兒子要獨立,他要接過擔子為媽媽撐起那片天,於是畢淑敏決定讓孩子自己去醫院看病。畢淑敏將坐車、掛號、買病歷本、到內科、到分診臺等流程為孩子寫下來,讓他獨自去看病。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然而當兒子回來之後,不僅身體上的不適減少了,而且還增加了些許驕傲之情,並且發現了媽媽有的流程不夠正確。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都獲得了怎樣的成就?

劉墉的兒子,劉軒,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茱麗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散文專欄作家及主持人,音樂、時尚、娛樂達人。

劉墉的女兒,劉倚帆,就讀於美國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

畢淑敏的兒子,盧淼,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和法學碩士,現就任於中國青年出版社。

強勢教育,教出了怎樣的孩子?學會這幾點,做個溫柔有原則的媽媽

可能你會說,劉墉和畢淑敏本來就是非凡的人物,他們的孩子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厲害,其實不然,在我身邊,也有很多農民的孩子考入清華、北大,任職於縣級官職,雖然我們達不到劉墉和畢淑敏的思想境界,然而有一些教育觀點,我們可以複製用到自己的教育中去:

1.明白父母是帶孩子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人,應該教會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2.遇到孩子犯錯誤,切莫著急大吼大叫,去觀察孩子,如果他仍不認為自己錯了,那通過正反兩方面來給孩子分析;如果他已帶有愧疚之情,那擁抱大於語言,可以讓孩子自己分析事情

3.面對孩子十分不情願做的事情,適當講道理,說明做這件事的好處,如果還是非常抗拒,不要勉強,適當往後推遲

4.讓孩子獨立去嘗試,學會放手,但不完全脫離,不干預,在孩子無措時適當建議,給予充分的相信

5.一件事情,成功了,語言表揚,去慶祝;失敗了,語言肢體安慰,去發洩。不要擔心孩子高興得無法無天、氣氛得不顧形象,他只有嘗試過種種反應,才能找到最得體的一種方式

6.與其糾結分數,不如看到問題,根據問題的出現來進行補救,即便他的成績總分沒有之前高,只要某一塊知識有進步,都是要表揚的,表揚之後,是對其他模塊的反思總結

7.不是聲音大就能讓孩子信服,而是要有理有據,是實實在在的“利他”,不能總想著孩子的某一行為對自己影響

8.孩子未來是會一定離開的自己的,即便生活在一起,從精神上來說,他都是獨立的,所以,讓他去做和自己有關的所有事,家長由輔助到不參與

我時常和家長說,有時候,放手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明明為這個小生命,你傾注了全部,現在卻要把他推去外面;有時候,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作為老師和家長,自己的耐力總是要多一些,才能在教育中,把孩子引導合適的軌道上。

願你,為女本柔弱,為母本柔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