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雄州趙家將之趙振傳奇

大宋雄州趙家將之趙振傳奇

說起楊家將,大家可能如數家珍,楊家將在雄安新區一帶演繹的抗遼事蹟太多了。但是如果你真正瞭解歷史,就會發現楊家將的主戰場並不在雄安新區,而且僅有楊延昭在這裡留下了零星的作戰痕跡,楊延昭成名於遂城之戰和羊山戰役,地點都在今天的徐水區。而我們雄安新區土生土長的趙家將,卻無人知曉。其實趙家將抵禦西夏的英勇事蹟要遠勝於評書世界裡的楊家將。我們恰恰應該記住的是雄州的趙家將,說起趙家將大家可能又說了,我們怎麼不知道有趙家將呢?那好,今天我帶大家認識一下他們的來龍去脈。

趙家將有史記載的第一代名將是趙振,趙振字仲威,雄州歸信人,出生於武術世家,是雄州一帶比較出名的武術家,趙振自幼喜好弓馬騎射,成年以後更是武力絕倫,方圓百十里罕逢對手,尤其精通兵法謀略、行軍佈陣圖。趙振的為人非常好,仗義疏財,朋友眾多,但是人沒有十全十美的,趙振也不例外,他的缺點就是自負,總認為自己比其他人要強。

趙振從軍就在自己的家鄉雄州,宋景德年元年(公元1004年),趙振跟隨冀州團練使石普於順安軍。順安軍,於北宋淳化三年(992年)置,治所在唐興寨(今河北安新縣東南)。至道三年(997年)徙治高陽縣(今河北高陽縣東舊城),轄境相當今高陽縣及安新縣西南部等地。他的出山之戰就在望都和莫州,兩次戰役中他嶄露頭角,因為趙振擅長畫陣圖,這是大宋帝王最為青睞的,作戰期間他把契丹的行軍佈陣圖畫下來,獻給真宗皇帝。真宗皇帝對趙振大加讚賞,好苗子就要提拔,於是趙振被任命為三班借職(宋朝武將最低級別),趙振需要更多的軍事基於來歷練自己,跟隨石普多年,屢立戰功。

天聖三年(1025)六月,知環州(今甘肅環縣)崔繼恩擅作主張,抑配邊界地區歸順宋朝的熟戶和買糧草,同時還派人進入這些熟戶地區催督。而環州熟戶根本不知道和買糧草的具體數量,負責催督的宋朝官員欺騙羌人,加倍徵收。羌人稍不如意,他們便大打出手,因而羌人部落人心思亂。恰在此時,涇州(今甘肅涇川)蕃部首領廝鐸論因犯罪逃亡後又回到了原籍,涇原路鈐轄周文質與部署王謙、史崇信三人共同商議要誅殺廝鐸論,於是羌人部落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得不鋌而走險,互相傳箭聯合起來,在薩逋歌的帶領下羌人不斷掠奪宋朝邊境地區。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薩逋歌聚集了數萬人再次圍攻平遠、合道、石昌等寨,都監內殿崇班合門祗侯開封趙士隆、龍衛右第三軍都指揮使梧州刺史杜澄全都戰死。趙振率領精兵由洪德砦出發,繞別道和賊人迂迴作戰,抵平遠寨,趙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奪取井泉,以斷絕羌人的飲用水,而後組織自己的精騎兵連續奮戰七日七夜,這些精騎兵其實就是趙振平時訓練有素的先登死士,趙振一馬當先率領先登死士突破敵人封鎖,斬敵首數千級,而諸將營救其他寨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各個奮勇爭先,有些蠻族首領見風使舵假裝歸順,向宋軍索要高額的經濟補償,趙振識破了他們的計謀,將這些別有用心的蠻族全部都剷除,經此一役,趙振威名大震。

大宋雄州趙家將之趙振傳奇

公元1032年,趙振升為隰州兵馬監押,兵馬都監在宋代是一種差遣官名,本身沒有固定品級,武官從九品到從八品可以充兵馬監押,也就是說就任的武官如果資歷不足就不稱兵馬都監而稱兵馬監押。趙振作為武將的資歷尚淺,還需要多加打磨歷練。終於在青灰山捕捉盜賊王伯的過程中,趙振再次顯露出他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充分利用民間的捕盜專家桑懌夜探青灰山與趙振裡應外合,活捉盜匪首領王伯,並殺死俘獲了很多人。在順安軍嶄露頭角趙振主要是靠他的陣圖,這一次更多的體現出了他過人的智慧和軍事指揮才能,趙振的武藝還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

趙振還是一個出色的發明家,高平一帶的少數民族發生叛亂,趙振被調任湖北都巡檢使兼制置南路制史。都巡檢使,品級為七品,統兵駐防。掌土軍、禁軍招填教習之政令,以巡防扞禦盜賊。主要職責是募兵御邊與維護境內治安,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省級邊防總隊總隊長職位。趙振的主要職責就是維護轄區境內的治安,境內的少數民族經常作亂,趙振帶領的是騎兵弓箭手,因為南方氣候炎熱潮溼,對木質的弓弩影響極大,精度和射程都沒有在北方的好,而這來自雄州的將軍不光練兵有一套,還有著不輸於魯班的手藝,親自研發了一種鐵臂小弩,射程足有三百步之多,蠻族手中的弩箭射程還沒夠到宋軍的時候,就被鋪天蓋地的鐵臂弩箭射的對穿,把鎧甲都射穿了。幾番作戰下來,南蠻非常害怕這種神兵利器,這些人只要聽說趙振帶軍來了,蠻人皆四散奔逃。

這年當中,趙振又被調任慶州知州兼沿邊都巡檢使。正趕金湯砦的李欽、白豹城的神木瑪爾、高羅鎮的跛臧為首的三族勢力,非常悍勇難以降服,於是趙振招募投降的羌族人,分別許以三族很多利益,讓他們互相殘殺,趙振趁機攻破了十餘座城堡。金湯砦的李欽被趙振折騰了幾次,頂不住了率領一干人等歸順了趙振。趙振為他們大擺筵席,酒宴之前,趙振手擎酒杯高高舉過頭頂,雙目微閉,口中默唸禱詞,具體說的是什麼,我們不清楚,看他念叨完了,雙眼也睜開了,只見他先將杯中酒分傾三點,就是用手指沾酒對著天、地、人彈酒三次,然後將杯中剩下的酒灑一半圓形於地上,命軍士取來細軟財物,把財物分成若干份,圍成一週,趙振命李欽等眾人退後距離財物百步之外,與李欽等人一起比試射箭。誰射中了財物細軟就歸誰,李欽等人連射百箭都沒有射中,趙振看罷,微微一笑,命軍士取來自己的弓箭,連射十箭都箭箭命中,李欽等人見到趙振如此神勇,紛紛表示折服,都發誓永遠不再侵犯。趙振把金銀細軟全部分給了李欽極其族人,自此趙振聲威日盛。

大宋雄州趙家將之趙振傳奇

公元1037年,趙振被調任涇原都監,管轄順安、保安、廣信軍、霸州,後改任京東都大提舉,主要是捕捉賊寇、維護治安。第二年(公元1038年),升任環州知州,累遷象州防禦使。

公元1038年,元昊準備造反,用金銀打造成冠佩銀鞍作為掩飾,將盔甲、戰馬送給羌人,準備聯合羌人一同舉事,趙振得知消息後,派遣間諜用金帛財物去誘惑這些人,並將他們一舉拿下,元昊的美好計劃落空,白白讓趙振得了冠佩銀鞍三千、甲騎數百。趙振告知相鄰各州應當以環州為榜樣,但是相鄰各州剛愎自用,不採納趙振的建議,於是東茭、金明、萬劉諸族幾萬精兵,全都被元昊拉攏過去。等到劉平(原來任雄州知州)、石元孫等人都被元昊打敗,只有環州平安無事。

延州三川口兵敗,主將被俘,宋王朝上下震駭。宋廷降範雍為吏部侍郎知安州,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趙振從本路馬步軍副總管擢升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鄜延路副都總管、延州知州,代替了範雍。不久又改任捧日(鐵騎軍)、天武(控鶴軍)四廂都指揮使。趙振告訴將吏們曰:“今賊以我夷傷,必乘勝以進,勢宜固守。尚慮諸城不能皆如吾謀,苟延州弗支,則陝西未可測,此天下安危之機也。”也就是說,現在元昊利用我們與少數民族的矛盾,一定會乘勝追擊,事態對我們不利,所以我們應該加強防守。我正在擔心的是其他州城不能聽從我的計謀,假如延州一旦失守,那麼陝西能不能安全就不得而知了,這是關係天下安危的大事啊!

五月,李元昊遣首領約遇沒兀等部七百騎攻宋朝的塞門砦。塞門砦主內殿承製高延德、監押王繼元率兵砦中士兵一千人堅守,多次派人向趙振告急,請求支援,趙振沒有派兵支援。塞門砦被圍困五個月後,趙振才派一百多人前去救援,塞門砦被元昊攻陷。高延德被擒,王繼元戰死。趙振擁兵不救,被都轉運使龐籍上疏彈劾,於是貶趙振為白州團練使、知絳州。只是命令還沒有下達到趙振那裡,塞門寨的寨主高延德、鹽押王繼元的家屬就到了汴梁城哭鬧。當時這事情可是鬧出了不少的風波,特別是那些熱血的士子,一個個都同情這些孤兒寡母。仁宗皇帝下詔讓方偕前往延州查明真相。方偕經常說:“得言不可以不察,”眼見方為是,傳言未必真。方偕到達延州調查得知,趙振之所以不去援救塞門砦,擔心中敵人的聲東擊西之計,延州的軍事地位遠高於小小的塞門砦。如果盲目冒進前去救援,元昊的夏軍就會趁虛而入,到時候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因此趙振選擇了按兵不動。塞門砦頑強堅守五個月,是趙振始料未及的,迫於上司的壓力,趙振派出了一百多人去支援塞門砦。方回京面聖說:“趙振拒不支援塞門砦,導致塞門砦失守,按我大宋律例當斬,但是趙振只有八千兵馬,兵寡不敵,輕易出兵徒餌賊耳。”如果趙振草率出兵支援只不過是給夏軍增添些餌料罷了。既然軍情屬實,朝廷不加追究趙振之罪,免死。死罪免了,為了安撫戰亡家屬降職是必須的,於是趙振再貶為太子左清道率府率、潭州安置。

慶曆元年,西夏軍攻陷宋邊陲要地豐州(今陝西府谷縣西北至內蒙古準格爾旗之間),致使麟州(今陝西神木縣城以北)與府州(今陝西府谷)之間聯繫中斷,軍民只能困守孤城。當年,這一帶都歸屬河東路,而非陝西路。當地原本缺水,圍城以後,飲水更是緊缺到“黃金一兩,易水一杯”的地步。消息傳到京師後,執政大臣憂心忡忡,朝堂上討論的結果,是考慮放棄兩城,退守黃河東岸的保德軍(今山西保德),以免受到拖累。就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下,趙振重新被朝廷啟用,又被任命為右武衛將軍、惠州團練使、並代路兵馬鈐轄,就遷副總管、祁州團練使。如此之多的封號突然之間都給了趙振,宋仁宗為什麼再次啟用趙振呢,原因很簡單,宋仁宗心裡非常清楚塞門砦失守並不是趙振的責任,他是為官家背了黑鍋;二是,禦敵西夏趙振從來沒有敗績,趙振的威名讓西夏人心有餘悸。給那麼多封號無非是告訴趙振,雖然你有過失,但是朝廷還是很器重你的,在啟用趙振的同時還有一個良將也被重新啟用,他的名字叫張亢。張亢文武全才,也是抵禦西夏的高手,兩位御邊名將這次走到了一起。張亢受命出任並代鈐轄,火速被趙振派往前線瞭解實情。張亢以超人膽魄單騎抵達府州城下,由於周邊不時有西夏遊騎出沒,守城軍人不敢相信來者何人,經出示符牌後,才被放入城門。張亢考察一番後,毅然承擔起防守職責。他一改前任被動防禦的做法,抓住敵軍鬆懈的有利時機,派人出城採伐薪木,收集澗水,修築外圍堡寨,控制水源,加強練兵並調動士氣。他乘夜出奇兵收復了要塞琉璃堡,從而鞏固了府州的城防。

張亢進而主動用兵,力圖打通與西面麟州城的聯繫。第二年年初,張亢親率3000名士卒運送物資增援麟州,返回途中遭遇上萬西夏軍的包圍,他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激勵將士:你們已陷於死地,向前廝殺還有生還的希望,後退或者逃跑只會遭到慘殺。就在此時,突然狂風大起,他機智地藉助風勢,帶領勇氣百倍的部下發起衝鋒,正當雙方僵持之際,埋伏的宋軍先登死士在趙振和監軍麥允言的指揮下從側後翼發起猛攻,這支精騎兵箭雨齊發大敗西夏人,取得了斬首2000餘級的重大勝利。戰役結束後,趙振、張亢不失時機地在要地趕修5處堡寨,終於打通了麟、府二州的通道。元昊侵宋的麟府之戰基本上失敗了。

趙振後來兼領嵐、憲等六州軍事。黃河上游一帶鬧饑荒,趙振設法聯絡關外的客商,這些關外客商都曾經得到過趙振的幫助,因此都積極的奔走相告,籌集米糧。不幾日功夫趙振從客商那裡獲得米麵數十萬斛,用來賑濟受災的軍民,因此老百姓得以安定下來,守城軍士也更加積極,嵐憲六州呈現鮮有的繁榮安定,趙振功不可沒。此時趙振的年紀越來越大,就想退休回家,但是朝廷沒有準許,而是任命他為博州防禦使,此後趙振就遠離了邊防第一線,後來趙振再次請求退休,於是朝廷把他調到解州退居二線,不久正式退休。退休了時間不長,朝廷又再次返聘重任命趙振為左神武軍大將軍,就這樣戎馬一生的趙振最終光榮的犧牲在工作崗位上。趙振有三個兒子趙珣、趙瑜、趙璞都是行伍出身,騎馬射箭樣樣精通。雄州趙家將的威名雖然被歷史長河湮滅,但是雄安新區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將會讓趙家將青史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