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花巷基督教堂就坐落在福州市最繁華的東街口地段,交通便利之處(817北路花巷7號)。它是福州著名教堂之一,花巷基督教會的活動中心,亦是省、市基督教會的重要樞紐。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花巷基督教堂迄今已有86年曆史。基督教於1840年前後正式傳入福州。“花巷堂”原名“尚友堂”,屬福州基督教衛理公會教堂之一。1915年,美以美會當時為了社交的需要買下此地建堂,遂有“社交堂會”之意,故以“尚友堂”命名。清朝時期曾是滿清官僚琉球“王”“兆新”的王府;辛亥革命時期,福建革命軍司令部亦設立於此。1915年9月5日,堂會舉行了第一次新教徒洗禮入教儀式,1938年改建為福州市僅有的花崗石牆體的禮拜堂。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抑制與新生

花巷教堂從1938年建成以來,歷經了幾輪中國特殊歷史環境下的鉅變:一是,其所位於的老城從幾十年的低迷演變成了有著飛速發展的新城;二是,從改革開放之前所有宗教活動的絕對禁止到之後聚會合法的重新恢復,教堂信徒人數突增了幾十倍。如今的花巷教堂,獨自矗立於一片迷宮般的市區高樓之中。由於對額外空間的需求,會眾們共同決定了要來新建一個毗鄰教堂的社區中心(即“新堂”)。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矛盾與衝突

然而,“新堂”的實施條件非常不易:不僅要在歷史文化名城的高度與體量控制下實現業主複雜的空間需求,並且要妥善處理場地本身與所在環境間所存在許多的矛盾與衝突。新建的建築需要通過建築形態上的創新,使其與周邊的高矮不一、有現代的、有傳統的、有東方的、有西方的等不同年代風格的建築群形成融洽的關係。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和諧與進化

該項目用其設計說服了業主和主管部門:通過自身的過度,來化解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失衡。豎向設計時用了不間斷的上下起伏來塑造輪廓,並在視覺上碎片化其體量,在比例上使其得以隱藏掉實質上比花巷老堂這座歷史建築大了七倍的“新堂”。碎化後的小體量隨著臨近歷史建築而逐漸降低高度,從而將“老堂”至高點的十字架鐘樓突顯出來,也彰顯了這片有機生長的城市天際線。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新堂”的外牆與其高光澤感的幕牆形成了刻意的反差,由紅色花崗岩製成,與“老堂”的表皮使用了視覺相似的石材,搗滾成光滑的小石子,再採用網粘石的手法平鋪在外牆上,使這種曾用在本地典型鄉土建築上幾乎完全被遺忘的老手工藝又復甦了起來。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從宗教意義上看,這片無窮無盡的小石子詮釋了物質的二重性,“教堂”一詞不僅指單一的建築本身,而且指所有猶如這些凝結在一起的小石子般的基督徒之間萬眾匯聚的總和。從人性層面上,它賦予了這個社區中心特有的觸覺體驗,溫和親切的手感,總讓途經的大人和孩子在撫摸牆體時臉上揚起微笑。從美學上,它展示了一種被認為是過時的材料、傳統技術和手工藝中可以被發現的出人意料的驚豔,並證明了在極端的環境中,有時恰恰最出眾的,其實是最謙遜的。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花巷教堂用這種特別的方式宣揚自己信仰的同時,與城市分享著喜悅。這些基督徒所興起的自我意識,也是其新生使命的傳達:從一個封閉的小眾群體到一個開放的、想向世界敞開心扉、伸出援助之手、並邀請新人加入的社區。新花巷教堂建成後僅僅幾個月,就變成了這座城市裡年輕人最喜愛的場所之一,在微博等大眾新媒體上成為當地人和遊客頻頻打卡的熱門去處。

永遠不要錯過一個好故事--福州花巷教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