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极力改革省制,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1914年6月30日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遣派将军督理各省军务,并予7月18公布了《将军府编制令》建立各种将军名号。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袁世凯

将军府直隶于大总统,为“军事之最高顾问机关”,实际上是一个荣誉机构。将军府统一授予将军称号。凡在一省做过都督而被解职来京者,其将军称号冠以“威”字,如段祺瑞是“建威上将军”。凡在地方依旧管理军事者,其将军称号冠以“武”字,如冯国璋是“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东三省将军则冠以“安”字,如张锡銮是“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北洋时期军人

凡将军不兼其他职务者,任职于京师将军府,无实权,藉以加强集权。将军称号是荣誉称号,不是军阶系统的一级,并不等同于“陆军上将”或“海军上将”官阶。如能获得“上将军”称号者,一般都是曾授为陆军上将或海军上将者。在京将军府将军月俸千元银圆,当时一个巡警月薪仅8元银圆,可见将军们的待遇还是非常优厚的。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云南讲武堂

那么,哪些人在北京将军府待过呢? 以四川为例,至少后来成为能海法师的龚辑熙在北洋将军府待过。1913年,龚辑熙在云南昆明讲武堂的教职结束后,回到四川任团长兼川北清乡司令,次年调北京将军府。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龚辑熙在民国军阀中不太知名,其实这就是袁世凯设立将军府的高明之处。龚辑熙在云南讲武堂期间,朱德和杨森等川籍学员都曾受过他的教诲。试想如果龚辑熙继续在四川军界发展,凭他川北清乡司令的名号,假以时日,完全可以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寺庙

但是,龚辑熙被调至北洋将军府之后,成天无所事事,逐渐就将兴趣转向佛学方面去了。最后,龚辑熙竟然放弃世间荣华,出家成为和尚,这就是后来显密双修,从西藏两次取经的能海法师。由此可见,袁世凯设立北洋将军府的目的还是部分达到了,这就是民国版的“杯酒释兵权”。将各地的将军们都调至北京养起来,给以较高的待遇,让你好吃好喝地待着,逐渐丧失斗志,脱离跟军队的接触,最后时过境迁,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和尚

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及君臣和气,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影响深远。袁世凯的“杯酒释兵权”也是比较平和的,其实这个做法也很容易理解。民国成立以后,接下来面临的是如何建设民国的问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增强中央集权也在情理之中。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宋太祖赵匡胤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战争结束之后,军人的结局是什么?

一是被主政者罗织各种罪名杀掉。当然这些罪名可能是莫须有的,也可能是军人自以为建有军功飞扬跋扈违法所致。这种过程和结局是非常血腥的,譬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大杀功臣,从而给自己的子孙后代顺利接班扫清障碍。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古代将军

二是自己主动交出军权,或者是被主政者命令交出军权。宋太祖赵匡胤和袁世凯都玩的这一套。所不同的是,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不同于以前的封建王朝,因而摒弃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家天下。因此,各地将军们尽管心怀不满,但还是比较配合地来到了北京,过起了优哉游哉的顾问生活。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民国女性

但是,当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下令取消民国,改用洪宪年号时,民国版“杯酒释兵权”的性质就变了。于是,蔡锷将军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春,蔡锷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由此来看,由于蔡锷将军的出走,袁世凯的“杯酒释兵权”算是半途而废了。其实,蔡锷回到云南讨袁也是很不容易的。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蔡锷与小凤仙 剧照

为避免引起袁世凯的猜疑,蔡锷在公开场合批驳反对帝制的梁启超,并积极表态“赞成帝制”。同时,他佯装胸无大志,经常在八大胡同“鬼混”,与名妓小凤仙打得火热。然而,袁世凯对蔡锷仍不放心,曾派人扮成盗匪闯入蔡锷家中,翻箱倒柜,以探虚实,结果一无所获。在蔡锷的严词责问下,袁世凯只得从监狱里提出几名犯人当替罪羊枪决,才搪塞过去。自此,他认为蔡锷真的沉湎于酒色之中,从而放松了监视。

北洋将军府:袁世凯版“杯酒释兵权”,因蔡锷将军出逃而半途而废

袁大头

蔡锷因受到监视,乃采取深居简出、吃花酒做出一副醉生梦死之态,乃至与家人反目而走,减轻了袁世凯的疑虑,然后突然从北京潜回云南,并发动护国战争,掀翻了袁世凯的皇帝宝座。通过蔡锷将军的这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来到北京将军府的将军们,虽然可以拿到月薪千元,享受比较体面的生活,但其实背后都有特务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想要回到自己部队上去,困难很大。

实际上,这些将军们处于一种比较自由的软禁状态。从另一方来说,袁世凯设立北洋将军府的决策也是正确的。一个蔡锷就可以闹得天翻地覆,那么其他的将军们都回到地方上执掌军权还得了。有枪就是草头王,那个最高位置谁又不觊觎呢。(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北洋政府将军府简述》《能海法师传》《蔡锷将军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