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死於雷劈還是有其他原因?

蛋蛋的鄉愁


嘉慶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三日,被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禪位即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後,開始親政。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坤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更易統兵大員,嚴懲鎮壓不力的將吏。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實行寨堡團練的堅壁清野政策,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繫。嘉慶十年(1805年),川、楚、陝農民起義被鎮壓,清統治力量也受到嚴重削弱。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壓了爆發於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衝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顒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沖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倖免,並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禦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 卒諡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廟號仁宗。道光帝即位,於“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昌陵 乾隆曾先後立過三個皇太子。第一個皇太子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璉。乾隆認為“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即位後,親書密旨,立永璉為皇太子,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但永璉9歲時死去。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璉病故後,又立皇九子永琮,但他2歲時又因痘症早殤。第三位皇太子是皇十五子顒琰,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嘉慶的名字本來叫永琰,為什麼改“永”作“顒”呢?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清朝皇帝的名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福臨的名字,沒有避諱的規定,只是在《實錄》、《玉牒》等特定文獻出現的御名上貼黃(就是將名字用黃籤蓋上)。清帝名字避諱,從康熙帝開始。大致的情況是:康熙名字玄燁的“玄”字,避諱時缺末筆;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諱時缺末筆,同時命他的兄弟將“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曆(當時寫作“弘曆”)的“弘”字,避諱時缺末筆。“歷”字,則改作“暦”字。到嘉慶永琰時,乾隆考慮君主名諱,“永”字為常用字,避諱不便,命將永琰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為“顒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將排輩份的字,改為特別的字,是從嘉慶開始的。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再次去木蘭遊獵,駐於避暑山莊。頭痛發熱,之後病情日益嚴重,嘉慶知道不好,連忙宣召大臣賽衝阿、託津等入室,宣佈立即傳位於皇次子旻寧,25日死於避暑山莊。




曉曉曉


清朝嘉慶皇帝之死,有正史記載的突發性死亡,更有野史記載的遭雷劈而亡。經過蒐集各種史料,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猜測嘉慶皇帝並非雷劈而亡,而是突然死亡的可能性最大。

清朝的皇帝中,突然死亡的皇帝有好幾位,皇太極、雍正、嘉慶。正史記載,1643年,皇太極在瀋陽故宮的清寧宮東暖閣“端坐無疾而終”。雍正皇帝無疑是清朝最累的一位皇帝,或許是從當年爭奪皇位過程中養成了多疑的性格,雍正對其他人都不夠信任,一切大小事務他都堅持親自處理,當皇帝的13年都沒出過紫禁城,而他兒子乾隆就日常全國巡遊吃喝玩樂。

雍正每天睡眠不足,工作強度大,生病時仍然處理政事。雍正皇帝最終暴死,這在《清世宗實錄》和《張廷玉年譜》中均有記載。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胤禛偶感違和,仍照常聽政,並召見臣工。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二十三日,進藥無效,龍馭上賓。”

———《清世宗實錄》

嘉慶皇帝,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個兒子,在位25年,前四年,權力都在他爸爸太上皇乾隆手裡,乾隆死後他才掌權。嘉慶皇帝統治時期,吏治腐敗,起義頻發。在正史《清仁宗實錄》和《清史稿》中記載,嘉慶皇帝最終是突然死亡。

“乙卯,上不豫。向夕,上疾大漸。戌刻,上崩於避暑山莊行殿寢宮。”

———《清仁宗實錄》

“仁宗崩於熱河避暑山莊,事出倉促。”

———民國時期《清史稿》

史書記載嘉慶皇帝比較肥胖,還特別喜歡喝白酒,按現代醫學分析,嘉慶皇帝很大可能患有高血壓和高血脂。在嘉慶皇帝去承德避暑的那年,嘉慶從北京出發到承德花了七天時間,而且路上都在批改奏摺,加之天氣特別熱。一個61歲的老人,長途車馬勞頓,得不到好好休息,本身又有高血壓高血脂,史書記載“痰氣上壅,至夕益甚”,因此推測嘉慶皇帝極可能是死於腦中風或腦出血。

然而,野史和民間傳說認為嘉慶皇帝是被雷劈死的,與正史則明顯不同。

嘉慶皇帝被雷劈而亡,我統計了一下,主要有四個版本:

一是嘉慶皇帝到達避暑山莊後,直奔木蘭圍場狩獵,在狩獵回來的途中遭雷劈而亡。

二是嘉慶皇帝木蘭圍場狩獵回來後,在寢宮內遭遇雷擊而亡。

三是嘉慶皇帝長期私下寵幸一個小太監,一日,在與太監幽會時被雷擊身亡。這個觀點就有點荒誕,而且幽會時雷劈只死了嘉慶皇帝一個人也不合常規。

四是北京紫禁城防雷措施不好,嘉慶皇帝在紫禁城內被雷劈死,但是野史只記載死了只有嘉慶皇帝一個人,無他人傷亡,這不科學。而且,在嘉慶的兒子道光繼位後,立即向所有藩屬國發布聖旨,上面寫先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這明顯與嘉慶在紫禁城雷劈而亡不符合。

嘉慶皇帝統治時期,誅殺了有名的貪官和珅,整頓吏治,但他“守成法祖,有限反腐”,有心整治國家,卻性格優柔寡斷,最後政令不出紫禁城,結果清朝的吏治越來越腐敗。

同時,面對國內矛盾尖銳,接連不斷的農民起義,1805年,嘉慶傾盡全力鎮壓了川、楚、陝的農民起義。1810年,又鎮壓了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1813年,北方天理教的教徒發動起義,聯合宮內太監,衝進皇宮,嘉定皇帝在鎮壓起義後還下了“罪己詔”。白蓮教、天理教等起義軍使得清朝的統治力量嚴重削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嘉慶時期,西方殖民主義勢力開始滲入,英國、葡萄牙、法國等。嘉慶皇帝嚴禁鴉片,拒絕同外國的一切外交關係,但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讓嘉慶皇帝盲目排斥外來事物。外患逼近,加上內亂頻發,清朝的衰敗已經不可逆轉,史學家稱為“嘉道中衰”。

所以,結合嘉慶皇帝統治時期的社會狀態和百姓生活就可以理解,民間傳言嘉慶皇帝被雷劈,更可能起初是民間百姓為了表達對嘉慶皇帝的憤恨而編造。在古代,被雷劈而死的人,一般是做了大錯事,十惡不赦,遭了報應天譴的壞人。嘉慶皇帝的雷劈而亡,後來經過不斷的演繹而讓嘉慶皇帝的死亡成為了爭議。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


金陵太史令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題目中說的嘉慶帝是由於遭到雷劈而亡的,這是沒有依據的,真實的嘉慶帝死因是由於在圓明園到避暑山莊的路途中天氣炎熱導致中暑突發腦溢血而亡的。

在國內野史的記錄中嘉慶帝是遭到雷劈而亡,是因為嘉慶帝平時身體無恙,是剛到避暑山莊沒幾天就死掉了,並且死之前剛好有下雨打雷的天氣存在,就有人猜測有可能是嘉慶帝在避暑山莊野外打獵時遭遇了極端天氣,被雷電劈中身亡的,這一點是有漏洞的,先不說會不會遇到雷電天氣,從圓明園到避暑山莊的路程是200多公里,當時正值八九月酷暑天氣,就算是年輕人跑200多公里的路程,也不可能到了避暑山莊就馬上安排到野外打獵的,別說當時的嘉慶已經61高齡了,並且身體肥胖加上長期未運動,長距離的路途勞頓身體是吃不消的。

所以還是歷史的記錄是有根據的,嘉慶經過長距離的路途勞頓,加上天氣炎熱,還有自身的身體原因,到了避暑山莊出現中暑的情況,然後身體沒有緩過來突發腦溢血突然暴斃的。

還有其他野史是記錄如嘉慶在室外搖椅上或者在房間裡坐著突然遭遇雷擊身亡,和嘉慶在房間裡寵幸一個年輕的小太監時突然暴斃的,這些是沒有一點依據的。

以上為我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