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經常出奇葩皇帝?

司馬長史


之所以說明朝奇葩皇帝多,是因為很多記載寫了很多皇帝荒唐行為,讓我們覺得他們都很奇葩。

但為什麼會明朝這麼多呢?我認為與當時的文人士大夫脫不了關係。與最近的宋朝和清朝比較皇帝對待文人的態度可以一窺其原因。

明朝沒有像宋朝不殺士的傳統,但也忌諱前朝殺士堵塞言路的危險,一般不是特別影響大的言論不會處罰,就算罵皇帝不嚴重也只是打一下板子。也沒有清朝那麼嚴酷的文字獄,不會因為寫錯一兩個字而殺頭。

這就造就了一個結果,大量的受過儒家教育的人以“文死諫”為榮,為官一任沒有點諫言就好像缺點什麼。

明朝的皇帝雖然執政能力有高有低,但總算誤國的大過錯很少(明朝滅亡不僅有皇帝的原因,文官也有問題),一些文人沒有濟世之才,提不出好的諫言,就將矛頭指向了皇帝的私生活,反正不嚴重不會死,頂多打個板子,而且還可以將沾血的內褲到處宣揚自己的義舉成就自己的名聲(無義無德),何樂而不為。

這種行為放到宋朝沒有市場(宋朝有邊患等一系列大的問題須解決一天追著皇帝私生活只能被人鄙視);在清朝會殺頭,同時清朝文人也有借古諷今的意味不斷“完善”明朝皇帝的荒唐。

這就造就明朝“奇葩皇帝”比其他朝代多的假象。


管窺歷史小知識


這個朝代出了很多奇葩皇帝:

天啟皇帝朱由校,因為喜愛做木匠,多年不上朝;

正德皇帝朱厚照,當了皇帝整天玩樂,連兒女都沒生一個;

嘉靖皇帝朱厚熜,醫生喜愛煉丹,20年不上朝。

這些實際上是皇帝恣意妄為,沒有受到足夠的勸說等導致的,如果像清朝,吸納部分有才幹的皇族參政,對皇帝可以起到有力的監督勸諫作用。三是明末攘外安內。歷史上真正被農民起義推翻的王朝就是元朝和明朝,元朝的統治是落後的,明朝的統治方式實在不行,一個偌大的王朝竟然很容易就被農民起義推翻,這是皇權固化的惡果,所以皇帝肆意妄為,沒有約束,這也是後人覺得明朝出了很多奇葩皇帝的原因吧!



歡樂辣條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奇怪的朝代,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朝代出了很多奇葩皇帝。

現在就明朝時期這些奇葩皇帝說明如下

明代,朱元璋建立明朝主要採取的還是設丞相、設六部。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在朱元璋建國後,被朱元璋收拾殆盡,大家對朱元璋的印象基本就是暴君。其實朱元璋在創業之時,脾氣特別好,禮賢下士,以致於籠絡一大批人才為其服務。建國後,他的那些一直跟誰他的打天下的部下還一直以為朱元璋是老好人,經常對朱元璋不敬,嫌官小,要權要地位。老好人最終翻臉了,大開殺戒。有個理論叫破窗戶理論,開始殺了一個,後面收不住手了,反正一個是殺,多個也是殺。胡惟庸作為宰相被朱元璋殺了,從此君權和相權的千年矛盾貌似被解決。宰相這個千年老二的名號作為正式官職,在明朝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不設宰相,那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誰來負責?朱元璋自己兼任,朱元璋成了大明公司的CEO,中央政府事無鉅細,由皇帝一個人裁決。從皇權在制度上看,是皇帝一個人的權力,皇帝至高無上,是國家的唯一主宰。

但在實際運作中,皇權往往是受到多方面的影響的,歷朝歷代,皇權無非是受到皇族、後宮、太監、外戚、宰相或大臣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為這些人能接近皇帝,對皇帝的決策或多或少可以產生實際影響。不要一說到皇族、後宮、太監、外戚干政就深惡痛絕,事實上,這些人是皇權天然的同盟者,歷史上也做出過很多正面的貢獻。

明朝沒了宰相,太監、後宮、外戚也不能幹政,兒子們也都派往外地封疆,朱元璋這下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不過關係也不大,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歷經磨難,眼光敏銳,考慮周全,精力充沛,一個人挑起這個最高權力的重擔雖然有點累,但是還不至於耽誤正事。

到了他的孫子朱允炆(太子朱標先於朱元璋去世)繼位,繼承了爺爺朱元璋的一套體制。年輕的朱允炆一無強勢的外戚可以依靠、二無得力的太監可以諮詢、三無在身邊的叔叔或成年兄弟可以幫忙,四無得力的宰相幫助謀劃。朱允炆在黃子澄等迂腐的大臣唆使下,開始幹起了蠢事,削藩。這十幾個藩王都是朱允炆的親叔叔,手握重兵,結果朱允炆被四叔朱棣趕下了臺,少不更事的朱允炆付出血的代價。

朱棣上臺後,加強了分封在外的弟弟們(二哥三哥已去世)和侄子們的的管控,政治軍事上逐步限制、物質上加強保障,一手硬一手軟,加之朱棣也是久經歷練,局勢很快穩定,明朝又走上了正軌。

朱棣的兒子仁宗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朱高熾的兒子宣宗朱瞻基繼位,朱瞻生在北京燕王府,小時候也跟爺爺朱棣打過仗,書畫不錯,能力也不錯,但總體是個文藝青年、花花公子,沒有宰相,哪裡吃得了這份文山會海的苦。這麼多事誰來幫助辦呢?朱瞻基想到了太監,培訓太監,讓太監有文化,這樣一來傳達個指示、諮詢個事也方便。這還不夠,強化內閣,抽調些精幹的幹部給自己當政務秘書,這些人有向皇帝提出處理文件意見的權力,沒有決策的權力,官職也很低,五品的樣子,其實就是皇帝的政務秘書。這下朱瞻基輕鬆了一些。這之後,也大體就是按照太監和內閣兩套模式來幫助皇帝治國理政的,總體能保持皇權的穩定。但是,還是美中不足,皇親國戚被完全排除在外,尤其是皇族,皇族本是皇權的一部分,所謂家國天下,但皇族一律不能幹政,不能對國事評頭論足,也見不到皇帝,這是明朝皇權設計的最大問題。皇帝還是很孤獨。

到了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朱祁鎮9歲登基,1449年22歲的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忽悠下,御駕親征蒙古,結果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蒙古人俘虜。當時並不具備禦駕親征的條件,但朱祁鎮和他的前輩朱允炆一樣,被人忽悠,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大臣是不是助手?是的。太監是不是助手?是的。明代出了不少能幹的大臣,但大臣終歸是外人,他們向皇帝建言獻策多出於某種目的或者說會有私心。皇帝與大臣的關係是公家的關係,伴君如伴虎,大臣還得考慮自保,所以說話多會有所保留、留有餘地,真正死諫的大臣不多。于謙倒是一個好典型,他在朱祁鎮被俘虜後,主張擁戴朱祁鎮的唯一的弟弟朱祁鈺為新皇帝,尊朱祁鎮為太上皇,堅守北京,打退了蒙古人的進攻,挫敗了蒙古人以朱祁鎮為要挾索取鉅額利益的圖謀。朱祁鎮奪門之變後,于謙被朱祁鎮所殺。

朱祁鎮的兒子成化皇帝朱見深也是個平庸之輩,任上雖有幾次少數民族起義和流民起義,但政局總體穩定,朱見深忙於在後宮生孩子,國家倒也還算穩定。

朱見深的兒子朱佑樘在位的時候,內閣和司禮監已經比較成熟,內閣大學士的評級也到了二三品,但還是秘書性質,因為官職高了,實際上起到了秘書長的作用;司禮監的太監們已經很有文化了,可以幫皇帝做很多把關工作。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票擬就是內閣對各地各部門上報的文件提出處理意見報皇帝,皇帝看後自己不親自動筆批示,叫太監代筆,叫批紅。大明帝國就靠一幫書生和一幫太監管理著,皇權至高無上,但是不必事無鉅細操勞了。實際上,皇權被內閣和太監分享。朱佑樘在位期間號稱“弘治中興”。這種權力構架,不管是內閣還是司禮監,離開了皇帝都辦不成事,這種體制應付承平之世是很合適的。誰也威脅不了皇權,皇帝也輕鬆。

而朱佑樘唯一的兒子朱厚照當了皇帝,這是個奇葩,神龍見首不見尾,太監劉謹依仗朱厚照作威作福,大臣們吃了不少苦頭,著名的王陽明當時因為上疏的事被劉謹打了屁股。內閣也不是好欺負的,有對手就有鬥爭,有鬥爭就有勝負,最終內閣戰勝了劉謹,劉謹被誅殺。內閣還是內閣,司禮監還是司禮監。正德皇帝朱厚照沒有兒子,當了皇帝整天玩樂,連兒女都沒生一個; 堂弟朱厚熜當了皇帝。

朱厚熜是個怪胎,在位45年,一生喜愛煉丹,20多年竟然不上朝。司禮監一直比較老實,但出了嚴嵩父子這樣權傾朝野20年的奸臣,不是權臣,因為嚴嵩父子從來沒有對皇權構成威脅。朱厚熜只是不愛管了,有嚴嵩父子操持就好了,自己信奉道教,把朝廷搞得像個道場,沒人勸得住。太監不敢管,大臣不敢說,皇親國戚更是說不上話,朱厚熜處於無人監督的狀態,一意孤行,鬧出不少笑話,自己還差點被宮女勒死。

朱厚熜的兒子朱載垕是個老實的角色,信任內閣有加,自己關注的是美女美酒,國家倒也無事。

朱載垕的兒子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8歲當皇帝,其母李太后是個宮女,人比較機靈,在皇帝年幼的情況下,她對內閣和司禮監都重視,相互制衡,皇權倒也沒有受到威脅,年幼的萬曆比較順利過渡到成年。萬曆後期,由於國本之爭,朱翊鈞已經不見大臣了,國家到了奔潰的邊緣。朱翊鈞這皇帝既然也能當的好好的。

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兒子朱常洛只當了一個月皇帝。而朱常洛的兒子就是木匠朱由校,只顧做木匠,國事交給太監魏忠賢,國家也是一團糟,朱由校只顧做木匠也沒人管。朱由校22歲死後,無子,皇位交給了唯一在世的弟弟朱由檢,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位17年,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殺了十幾個兵部尚書,恣意任為,把大明徹底折騰沒了。

總的來說,明代的皇權高度集中,而且皇帝繼承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度,皇位的取得與出生有關,與才智德沒有關係。制度設計上,不管是哪個部門、哪個單位,政府還是軍隊,離開了皇帝就辦不了事,皇權沒有受到來自太監、外戚、皇族、權臣、軍隊等的威脅。但是皇帝成了真正的寡人,沒有兄弟提醒、幫襯,沒有皇族相助,就靠自己的自覺治理這個國家。英國人阿克頓勳爵有句名言:沒有監督的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當皇帝前作為太子一般沒人搶位子,當皇帝后,一個人高高在上,埋頭深宮大院,人情世故不通,一定程度上說,明朝皇帝是無手無腳又聾又瞎的怪物。所以明朝皇帝多奇葩,經常會幹出一些蠢事。《皇帝的新裝》不是笑話,在明朝,尤其是明末天天在上演,掩耳盜鈴雖是寓言,但明朝皇帝經常幹這事。

這裡要說一下明朝萬曆皇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雖然也在位幾十年不上朝,但在任期間還是幹了很多正經事。

萬曆皇帝朱翊鈞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於1572年即位當時才十歲。而他卻是明朝在為時間最長的皇帝。據傳萬曆皇帝不祭拜天地,不祭拜祖先,不上朝三十年,這也是明朝不上朝時間最長的皇帝了。因為明朝不禁止官員言論,所以他被手下的官員整整罵了三十年。從這裡看,萬曆皇帝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昏君了。

然而就是這麼以為昏君,是他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其中便有向朝鮮出兵,打退了日本豐臣秀吉的進攻,嚇得日本人三百多年沒敢對中國發起戰爭。而在擊退日本的侵犯後,萬曆皇帝更是發表了一段十分霸氣的演講,那便是《抗倭詔》,告誡日本人我們國家雖然恩惠浩浩蕩蕩,恭敬順服我們的有困難我們肯定支援,向我們動武的,在我贗品前蹦蹦跳跳的跳樑小醜我軍隊會將他殺了。這句話彰顯了明朝的霸氣威武。

後來,我國考古學家挖掘萬曆皇帝的陵墓時發現,萬曆皇帝生前可能患有腿疾,這可能是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吧。

明朝這樣的體制對於皇權穩定很有幫助,皇位很穩固,但是缺點在於這樣的制度設計對於王朝應付複雜局面是不利的。明朝276年間,發生過3件大事,這三件大事都說明皇權設計存在嚴重缺陷。

一是靖難之役。削藩本就不該這麼早動手,動手後,明朝中央政府的50萬大軍打不過朱棣一個藩王的幾萬兵力。

二是土木堡之變。看似一個笑話,實際上是皇帝恣意妄為,沒有受到足夠的勸說等導致的,如果像清朝,吸納部分有才幹的皇族參政,對皇帝可以起到有力的監督勸諫作用。

三是明末攘外安內。歷史上真正被農民起義推翻的王朝就是元朝和明朝,元朝的統治是落後的,看來明朝的統治方式實在不行,一個偌大的王朝竟然很容易就被農民起義推翻,這是皇權固化的惡果,任由崇禎像無頭蒼蠅那樣瞎指揮。

沒有真正的親人依靠,聽不到真話,沒有像雍正的十三弟胤詳和同治的六叔恭親王奕這樣的皇族幹才幫忙打理,臺前幫助做好安定穩定工作,幕後幫助策劃戰略。這種角色外人無法擔當,只有皇族好用。這樣一來,皇帝可以聽到真心話,就算大臣中有反對派,也可以派親王出面做工作,協調各方同心同德按照皇帝既定方針辦,一張藍圖繪到底,不至於搖擺不定。可惜明朝一律拒絕皇族參政,因噎廢食,一筆上好的資源、皇權同盟者被棄之不用,好可惜。






原十四軍lizeyuang


這個,可能是老朱家基因不好。

沾上個“豬”字,腦袋經常會短路。

明朝歷任皇帝,奇葩很多,正常的也不少

比如朱允文,這傢伙雖然把皇位玩丟了,倒沒作出什麼奇葩事,

朱棣,並不奇葩。

朱高熾,除了是個殘疾,幹皇帝幹得挺好,但是命短了點。

當然了,明朝奇葩皇帝比其他朝代按比率講確實多一些。

有喜歡殺人的,有喜歡修仙的,有喜歡奶媽的,有喜歡孕婦的,有喜歡做木匠的,有被抓起吃牢飯的。。。

如果真要找個原因,我覺得有三點:

一是明朝的皇帝被分權很嚴重,甚至被完全架空。

比如內閣,比如閹黨。

所以明朝不僅出了很多奇葩皇帝還出了很多奇葩機構。

比如錦衣衛,比如東廠西廠內廠

錦衣衛與內閣,這兩個朱元璋想出來造福後代的東西最後反而為子孫留下了無數禍端。

二是明朝的言官很厲害。

言官雖然官階不高,但是他能罵人,也敢罵人,引經論典,從小小的縣令罵到皇帝,就算你是皇帝也不敢把他們怎麼樣。

哪個朝代的皇帝被人指著鼻子罵還不能還嘴的?

三是明朝的皇帝大都童年很不幸。

要麼是沒媽,要麼是沒爹疼,要麼就是沒當皇帝之前好幾次就差點被人乾死。

一個人的性格跟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皇帝索性就會想著破罐子破摔,發揮自己的天性。

奇葩年年有,明朝特別多。


沔陽大表鍋


奇葩皇帝有一些,但不能說全部是奇葩,明史是清代修的,朱元璋的畫像能被畫成那個樣子,其他的東西被改成什麼樣,實在無法想象。




明武宗朱厚照,他就真的只知道貪玩嗎?上十萬大軍作戰,陣亡68人,這個數據可信嗎?明代武將勳貴集團,自土木堡之變一戰而沒,從此文臣把持朝政,他們會希望皇帝尚武嗎?

朱厚照這個人,可能在明代就開始被抹黑了。


至於明憲宗朱見深,他為什麼寵愛萬貴妃?萬曆為什麼數十年不上朝?這些都是有原因的。

當然,不能說沒有一個皇帝是奇葩。只是歷史這個東西,你不知道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就像秦檜的乾兒子是史官,他寫的東西,有多少可信度呢?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信的是,明代的內閣制度,極大減輕了皇帝的壓力,他們並不需要那麼勤政,國家大事,大臣們可以打理好,而朝中各派勢力都較為平衡。真的有奇葩皇帝,也不足為奇。

做做木匠,練練仙丹,又怎麼樣呢?反正大權在手,天下我有。


浮沉於史


每個歷經十餘位皇帝的王朝,出現奇葩皇帝的概率都很大!不過象明朝這麼多奇葩皇帝的王朝就比較少!

奇葩以前常用來比喻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或非常出眾的人物。現在多用於貶義。多指向一些正常人行為和思維以外的,讓人難以想象的行為。

史上死得最魯莽的一位是秦國的君王秦武王贏蕩。外出,看見人家洛陽的大鼎,較上勁了,聽說姓孟的大力士能舉起來,非說自己也能舉起來,結果還真舉起來了,可是沒抗住,掉下來砸斷了大腿,擱著當時醫療條件也差點,沒過兩天就死在洛陽了。

漢昭帝去世之後,因為沒有兒子,於是,在宰執大臣霍光等人的支持下,昌邑王劉賀被引入宮中,成為新皇帝。這位劉賀一當上皇帝之後,每天飲酒作樂,肆意妄為,在短短二十七天之間,竟然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身為皇帝不應該做的事情。一千一百二十七件,27天,如果沒有故意抹黑,那真夠奇葩!

漢哀帝與董賢。

據說董賢是典型的偽娘,雖是男兒身,但是長著嫵媚動人,漢哀帝一見傾心,經常將董賢留在宮中過夜。有一天清晨,漢哀帝醒來,發現自己的袍袖被董賢壓著,他不忍心驚動酣睡的董賢,就取出佩刀,將袍袖割斷。

漢哀帝喜愛董賢到何種地步呢?他不僅讓董賢帶著老婆孩子一起住進宮中,還放話自己死後要把皇位傳給董賢。這下捅了馬蜂窩。許多大臣都把董賢看成洪水猛獸。漢哀帝病死後,董賢知道自己難逃一劫,於是全家自殺而亡。

這幾位君王在歷史上都不算最壞的,秦武王在位四年,賈誼: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評價還不錯!

說實話吧!年輕的人做出一些奇葩的事情,這很正常!但關鍵皇帝是門特殊的職業,國之重器經不起奇葩!蒲松齡說:故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不可忽也。

朱高熾在位只是十個月,就粹死一命嗚呼了,為了吃他真是連皇位都不要了。

蟋蟀皇帝朱瞻基——熱心鬥蟋蟀,更能施仁政。

被俘虜的皇帝朱祁鎮——御駕親征,成果成了俘虜。

明朝可以登上羞恥榜頭條的就是皇帝朱祁鎮在土木堡被綁了肉票。不管後世怎麼替朱祁鎮怎麼辯解,說他如何有人格魅力,但畢竟是犧牲國家的顏面,最後蒙古人都覺得虧了,不能敲詐什麼,還要管一日三餐!

朱見深是一個專情種子,而且專情姐姐,可能是短少母愛的原因,以至於找了一個比他大十九歲的萬貴妃,而且萬貴妃的質量真不怎麼樣,聽說聲音像男人一樣粗狂響亮!

朱厚照就不說了!

朱厚熜是嘉靖帝,最熱心的作業就是煉製丹藥,尋求長生不老,為此連最為主要的皇帝作業都給耽誤了不少,不過這也怪不得他,嘉靖帝生活的荊楚之地,本來就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

最固執皇帝萬曆帝朱翊鈞——他直接停工不上朝三十年。

一月皇帝朱常洛——一個吃瀉藥,瀉死的奇葩皇帝。

朱由校也許是太不得老一輩的喜愛,就把閱歷放在了木匠上,練就了一手超凡的木匠手藝,聽說他自己用的,住的,都是他親手打造,專業水準讓專業木匠都自愧不如。

也許這些皇帝如果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我們會覺得很有人情味,很可愛,有自己的欣賞及追求!可惜無情生在帝王家!

那為什麼明代更多奇葩皇帝!

相對其他王朝,明王朝有更多的優勢!或者說有更多優渥的享樂條件!

1、對外上,東亞形勢在一定時間裡比較安定,除了北邊的蒙古,沒有出現大的挑戰勢力,蒙古在朱元璋和朱棣的努力下,還是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

2、對內,儒家學說經過朱熹和朱元璋的努力,對於維護中央集權有很大的作用,基本消除挑戰皇權的思想,人心思變現象並不嚴重。

3、朱元璋的祖訓也成了一道障礙,不好改變那就懶得改變,消極的垂拱而治!

4、特殊經歷,萬曆皇帝朱翊鈞算是一個被壓抑的人,年歲輕輕的當皇帝,居然被頭頂的張居正壓著,把他簡直都當成了擺設,乃至於青春期煩躁,隨意調戲個宮女,都可以被張居正上升到亡國的程度。小時候還是有點心理陰影。皇太后和老師張居正管的比較緊,張居正又屬於能人,錢也有了,該做的事情也被張居正暫時做完了,所以出現前期的萬曆中興。

我們有一句話叫無事生非,沒事總得找點事情做吧,習慣了,又沒有人能夠管制皇帝,有事也不想管。當皇帝是你的第一職業,你不務正業,那就成了奇葩!宋徽宗怎麼想?李後主怎麼想?


zhuzhiyan614


那得看你對奇葩的理解了,明朝確實有很多事情是和其它朝代不同的,比如說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取消了宰相,我個人認為這是加速中國封建王朝滅亡的很重要的因素,明朝只有朱元璋和朱棣這兩個勞模可以不眠不休的處理事情。但是你不能否認的是朱元璋和朱棣確實是好皇帝,也確實為大明集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明朝的滅亡也不過內憂外患,內憂就是我們說的農民軍起義,而農民軍起義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他們不僅是要當前沒有飯吃才會飯,而是當他們一心努力,卻發現以後依然沒飯吃才會反,這是中國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奴性導致的,他們只想好好活著,在崇禎之前,也多多少少有過災情,但不嚴重,賑一賑災也就過去了,崇禎正好趕上好時候,連年災難,又加上打仗,沒錢賑災,農民真的活不下去了,就反了,這個當年朱元璋起義的時候是一樣的。當然只有內憂也是沒什麼的,畢竟大明朝是有兵的,鎮壓一下也很容易,但這個時候,蒙古人打過來了,其實這麼多年,明朝一直用蒙古人壓制蒙古人,過得也很好,偏偏趕上極寒天氣,海南島都下雪了,蒙古人也是人啊,雖然耐凍,但也有個極限,冷到沒辦法,就只能往南遷了,南遷就得打仗。於是正好農民起義,蒙人內侵趕到一塊了,加上在朱常洛和朱由校的努力下,大明的國庫已然支撐不住。其實,朝代和企業集團是一樣的,剛開始,大家打江山不容易,勤勤懇懇,於是紮根很深,再往後,這些繼承者們要守住江山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畢竟他們並不是想要這麼努力,也想享受一下。一個企業20年,30年很正常,但是200年的就很少了。我之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明朝中間出了很多廢物皇帝,非得等到出了一個朱由檢這樣一個努力為百姓做點什麼的皇帝時才滅亡。我一直沒有想通,直到我聯繫到所有朝代滅亡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一個恐怖的事情,這可能就是氣數,所有朝代的興衰滅亡都是一個朝代的氣數。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存在而改變。


k並非感同身受


不是明朝皇帝奇葩,只是明朝內閣制實施後,即便沒有皇帝在,政府依然能夠高效運轉。加上明朝的文人都很受“鼓舞”,經常對皇帝橫挑鼻子豎挑眼,皇帝受不了就罷工了。所以,經常看到明朝皇帝愛耍小性子,其實是被逼的。他們也知道,沒有皇帝也行,所以就自己玩自己的了。


八筆居士


不管奇葩不奇葩,老二的門生:東林黨沒上臺之前皇帝上不上朝一個樣,東林黨上臺沒多久把國給無了


相濡以沬2724


不是說明朝的皇帝奇葩,是因為這是本性的一面,宣德愛蛐蛐,正德愛折騰,萬曆特別宅,天啟再魯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別和愛好,皇帝也是平常人,只不過他們表現出來備受關注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