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原创文/润玉程

中国山水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据着独特而无可比拟的地位。作为记录中华历史载体存在的中国绘画,艺术能隐性地反映人类最真实的情感。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中国画有山水、人物、花鸟之分,皆独立成科,最早出现的是人物画,在两汉三国时期山水画仅为作人物画之配景,以此为萌芽,至魏晋南北朝之后才逐渐成为独立之画种。可山水画后来居上,成为代表中国画最高水平与最高境界的门类。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山水艺术在不同时代人的眼里,山水的内涵其实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中国的先哲如庄子包括孔子,虽然都曾从涵养心性的审美角度留下过赞颂山川的言辞,但这在遥远的上古不过是空谷足音.因为在当时人眼中,山水和神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尚书.舜典》上说:"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诗.大雅.时迈》则云:"怀柔百神,及河乔岳."从这些经典文献中可知,三代秦汉的山水远非审美的对象,而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物,或者说,它不像如今的曲艺、歌舞、影视那样能引起人们的快感,而是如圣经、英烈、典范一般统辖、震慑着他们的心灵。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期,人们看待山水的眼光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崇自然、自由的基础上乐夫山水,逐渐与中国人士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再也难以分离.这为山水画在日后逐渐成为以文人士大夫引领审美风尚的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在前人的基础上修正了山水的位置关系,改善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情况,使得山水画于视觉透视关系上更加自然和谐。展子虔《游春图》的创作,标志着独立的山水画科的正式出现。隋唐以后,山水画的体系、形式和内容逐步走向完善,形成了它特有的创作规范,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画的主导:五代时期在构图法、墨法、笔法、皴法,甚至是材料的研究上都让后人难以企及;元人尚意,多以山水为对象表达笔情墨趣,笔法成为此时的核心问题;明清时期一路走向对完美构图法则与笔墨内涵的终极追求,另一路却又打破壁垒,面对真山真水直抒胸臆。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山水画历史传承,现代转型时代内涵,山水画历经千年发展。在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中,山水画创作发生了巨大变革,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带来了新气象,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中逐渐转型的当代中国山水画还需要把握好时代脉搏,回溯山水画传统的精华,挖掘出山水画独有的人文与精神内涵。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实践和持续创造,山水画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以笔墨为造型要素,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是世界美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与西方古典主义风景油画相比,古典主义风景油画更加强调真实地描绘画家所见之景,中国山水画则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重点在「心源」二字。山水画也重视形态特征,并非是对描绘对象的真实状态不设要求,也要求画山是山,画水是水;但更重视心源与精神,在形似的基础上还有重神似的要求,并着重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新中国山水画就题材而论,最突出的成就便是表现祖国河山新貌。这种表现,带来山水画审美观的时代新变——由“静美”为主流,变为“动美”居主流;由萧疏清淡,变为雄伟浑厚。时代不同,审美标准变了,审美素养的提升,时代特点也就更加鲜明,山水从文人士大夫或曰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桃花源式的乌邦中走出,走向政治、伦理、哲学以外一个广袤的人文空间——艺术。新的审美境界和精神气象,推动山水画现代转型,成就了新中国山水画的时代高峰。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兴起通过写生表现祖国河山新貌的“新山水画”运动,积极推动中国画变革。在轰轰烈烈的写生运动中,以傅抱石为首的江苏省国画院将新金陵画派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以石鲁、赵望云为代表的中国美协西安分会,发展出新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深远的长安画派。它们皆引领了新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潮流。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通过写生,中国山水画实现了审美转向,改传统山水画的“静美”为“动美”,充满蓬勃生机,这正符合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时代气象。陕西石鲁中国画《转战陕北》,以大胆创新的笔墨、独到的构思立意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引发美术界“石鲁现象”。这幅美术经典虽然是革命题材,其主体部分却是山水。石鲁经过长期观察写生找到表现黄土高原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表现黄土高原的山水画,恢弘壮阔的气象同样显示出新中国山河的精神风貌。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从黄宾虹的浑厚华滋到傅抱石、石鲁等人的跃动、激烈,代表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山水画主流面貌。艺术家们的艺术风格不同,时代共性却很鲜明,既彰显中国画寄情自然、畅神山水的特质,又以充满生命张力的艺术风格一改山水画远离社会的审美传统,开启雄浑遒劲的新境界、新格局。如李可染所说“我们画山水画也就是为祖国河山树碑立传,这就是山水画的爱国主义之所在”。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如何为祖国河山树碑立传?李可染在《谈学山水画》中说:“绘画艺术要有意境,画画时首先作者自己要有充沛的感情,画祖国河山就要反映出对祖国河山无限的尊崇和热爱。要进入境界,感情要进去。”怀着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李可染将积墨法运用于井冈山、漓江山水、黄山烟云等创作之中,用墨色积且反复积染,使画面厚重而雄浑。尤其是他创作的《万山红遍》,用墨勾勒渲染,其上积点朱砂,由淡至浓,加至十数遍,厚而实,浑而朴,古今中外,无有此种积染者。这是李可染的创举,凸显出祖国河山的雄浑气象和厚重的时代精神。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岭南画派的黎雄才、关山月等创作的山水画也充满雄浑厚重之风。在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题材表现中,如谢瑞阶中国画《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刘子久中国画《为祖国寻找资源》、吴镜汀中国画《秦岭工地》、魏紫熙中国画《天堑通途》等作品,祖国河山作为背景,气势非凡、磅礴开阔,弥漫着革命热情和理想之光。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改革开放后,山水画更加注重视觉图式的表达和新意境的营造,映照出新时期的审美品格。像李可染学生贾又福,以太行山为表现对象,虽然其画法不同于老师,但仍继承“为祖国河山立传”的精神,且积墨、雄浑、气势开阔的风格与李可染是一致的。其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银奖、1984年创作的《太行丰碑》,将纪念碑的造型力度赋予崇高而壮美的山水形象中,通观全幅,如闻山岳发声,雄壮深沉。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当然,反映祖国河山的山水画也有清新秀润的风格,但也都大气磅礴,如何海霞、陈子庄、白雪石、陈玉圃等人的作品,还有很多著名的画派,画家,在这不一一论述。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艺术家在不探索中一路走来, 注重写生,山水画家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继续弘扬写生与创作相结合的传统,为新时代的祖国河山立传。像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雄浑、伟岸的精神气质反映出当下的时代主题和审美趣味。新中国的河山,在艺术家笔下绝不是单纯的风景描绘,而是渗透着人文思想、历史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壮丽画卷。其雄浑厚重之风象征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奋进的时代伟力。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获得尊严,刚开始是靠武力的强大,但最终则要靠文化的发达。西方的一个艺术史家沃尔夫林曾给美术定下一个标准,他认为美术是从用线表现的、单色的、平面的低级状态,向用面表现的、彩色的、立体的高级状态的发展过程。当代的山水画家要有一种“养吾浩然之气”的精神自觉。如陈传席所说,我们的时代更需要的是汉唐的豪气、猛气、大气、厚气、健气,需要阳刚的正气。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对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以此为指引,美术界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回望艺术大师的展览层出不穷,盘活馆藏经典也成为美术馆的发力点,关于“中国美术馆”展览的名家创作随之被归纳、展示,以新的叙事方式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神州大地的万千气象和自然生命的无限生机,引领观众感受广大美术工作者如何将个人心象与祖国河山、与时代气象紧密相连,创作出优秀作品。

中国山水艺术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印记

随着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增强,假以时日,中国山水画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

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润玉程收藏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