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最近,歌手毛不易又重新做了一回唱吧里的“素人”歌手。

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他最近在唱吧翻唱的《拥抱》被网友发现,让一众粉丝激动不已。

早在毛不易出道前就喜欢在唱吧里发歌,名声大噪后仍然沿用老账号发歌,接地气又可爱,让许多忠实粉丝奔走相告。

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从《消愁》到现在,毛不易成了国内最为著名的“男护士”。

他的歌很多人都喜欢,又真又暖。当初从选秀节目中看到他,抱着吉他哼唱《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就像个老朋友和你漫无边际地扯闲篇。

有理想、有埋怨、有美好,还有白日梦。

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而他的歌能被更多人听到,恰恰传达出一个道理:白日梦也会有成真的那一天。

就像毛不易最初从唱吧唱到《明日之子》,曾经的爱好变成尝试,结果推开了很多人仍是停留在想象阶段中的那扇门。

毛不易能打开梦想的大门也绝非偶然,而是这个时代的独特赠予。

他用来自我调侃的“巨星”在如今可以发生甚至“常态化”,则是因为网络特性、圈层桎梏和商业平台本身的继发性力量。

01 通路的扁平化:网络的破圈力量

网络的力量在十几年前就被讨论得通透,简单来说,万物联网的技术现实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人人都可以”的时代,放在哪个圈子都是一样,规则洗牌、通道压扁,很多没出现过的门敞开,欢迎所有机遇者。

流行音乐的圈层也一样,很久之前靠星探挖掘或者公司培养发片的单向性套路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渠道。

流行看似是个文化问题,毕竟大家追逐的东西说到底都是文化符号——喜爱的歌曲、电影这种本身符号性质就很强的形式自不用说,喜欢的家具、电子产品等最终也逃不过其上附加的符号价值,毕竟如果从实用功能考虑,我们的桌子不必设计得好看,手机背壳的色彩也毫无价值。

但实质上,流行还是个社会问题,这件事说起来也是老生常谈。任何流行都会经历始发、上升、高潮和消退期四个阶段,这意味着流行的东西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而当它人人皆知,几乎也宣告终期的来临。

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至于原因可以用很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比如青少年并不会觉得自己和爷爷奶奶知晓甚至喜欢同一件东西是个很值得骄傲的事。

对传统流行音乐行业来说,从前流行是被“制造”的。公司研究市场,歌手在负责自我抒发的同时来迎合,尽管“红”要靠天,但这种广撒网的战略总会能捞到锦鲤,因为所有吃鱼的人都得等着大公司的“渔船下海”。

但互联网实际上是为所有人都造了条船,无论大小,总归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海了。

于是我们发现,“人人都可以”式的环境,是毛不易从“护士”到“巨星”最好的背景阐释。

02 好歌的稀缺化:歌手的共情缺失

毛不易的突破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听众已经很难出现“共情”了。

这里就要提到流行音乐圈的本质性特征——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这词来得也很早,甚至有点直白到无情,但对流行音乐的商业内核却看得很透彻——流行音乐本质就是商品,只不过它的卖点不在于实用性,甚至不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情感和共鸣

而强调商业属性就意味着市场上有很多竞品存在,“情感”在很多成名已久的歌手那里已经成为技巧性的塑造。恰巧毛不易的自然抒发,就是他歌曲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在情感前面加上“贩卖”看似有了贬低成分,实际上却不必如此苛刻,资本本身和情感一样中性,都是带着双刃在我们的世界上横行。资本流向会制造更多资本的流向,而情感也一样,会因为相近的体验和共同感性认知而被放大和触动。

大多数人消费音乐大概都不是为了歌曲精良的制作,而是因为一首歌能带来的足够激动的情绪体验。甚至,制作精良的音乐也不是为了精而精,最终追求的都是独特氛围和感官刺激。这让资本和情感在流行音乐上的表现有了一致性,大家会更习惯消费和自己趣味一致的歌曲,共鸣性越强越容易激发人的分享和消费欲,流行也随之诞生。

毛不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因为他的歌和我们的日常几乎并无差别,比如他在《明日之子》上的第一首歌,就很能打动人。而这一点,在现在很多知名的流行歌手作品中,已经很难找到了。

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共情”这个词其实在乐评中已经被用烂了,却很少有人分析它究竟是什么。

它最初是个心理学概念,即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而这基本上要求几个层次:体验、模仿和感染。

这个词在乐评中被用在创作者身上,实际有些偏颇,因为它应该是听众来做到的事。创作者的功力评判实际只在于能否能激发最大范围人的共情,从音乐的角度,这就看一首歌能不能传达好情绪和故事。

除了合适的词曲,歌手诠释的方式,编曲配器的选择和呈现,都是一首歌演出效果的重要组成手段。

毛不易的成功在于他的民谣风格很容易唤醒听众心里的柔软情绪,歌词平实幽默,民谣吉他的温暖听感,再加上他讲话一样让人舒适的歌声,让他彻底突破出来。

市场上缺乏更多对普通人生活的再创作,而这,刚好也是网络赋予平民歌手的力量所在。

03 听众的集中化:平台的聚合力量

流行音乐需要作品和传播,好的歌曲如果锁在制作室里,自然永远都无法变成流行。

而让平民歌手和他们的听众连结在一起的,就是平台。

正像前面所说,人人都有机会出海,但船有大有小,租金也不一,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所有人都放上一条大船。而现实中这条聚集了无数个你我的大船,正是平台。

毛不易的成名之路也一样,他的起点在唱吧,粉丝曾将他的经历整理出来分享到社交网络,里面详细说了一点:毛不易在唱吧有翻唱有创作,他的第一首歌上传于2016年4月19日,是为即将远嫁的表姐写的《出嫁》。

后来,关注他的人就慢慢变多了。之所以说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是这个时代赠予的礼物,因为这个时代的平台能够大范围地聚集起人。

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从唱吧走出来的毛不易:打破“红要靠天”桎梏,用平民的力量破圈

就比如,唱吧这个平台上除了毛不易,还诞生了很多草根音乐人,比如冯提莫、老舅、黄霄云等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平台的力量正是聚合,集中创作的需求和听众的需求而诞生。

从唱吧里走出来的这几个人的作品风格和种类大相径庭,冯提莫的网络流行路线、老舅的大热嘻哈,而黄霄云作为95后新生代歌手代表之一,近期在《歌手》节目里的亮眼表现,足够说明平台本身不仅仅是素人自我娱乐的自嗨场所。

唱吧走出来的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证明了它的聚合力量。唱吧成为平民歌手的又一个出口,也是华语乐坛新鲜血液的“孵化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