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伍家岭街道:问计于民,把社区提质提档改造改到居民心坎里

(视频。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宾/摄制)

星辰在线4月28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宾)长沙市开福区伍家岭街道紫荆园社区辖区内的国庆新村、机务公寓、金隆小区等老旧小区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规划起点较低,建筑老旧,问题迭出:基础设施老化、活动场所少、环境差、停车难……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社区书记陈旭的回答是:坚持“三问三共”,取智于民。

提质提档提什么——问需于民共商

2018年,紫荆园社区被纳入长沙市最后一批社区提质提档范围,得知消息的社区书记陈旭格外高兴,但不一会儿就陷入了沉思。提质提档对社区来说是件大好事,但也是件大难事,社区店外经营多、违章建筑多、道路堵塞多……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摆在眼前。怎么破解?她萌生出一个想法,要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切身难题,何不让居民自己来提意见?

说做就做,紫荆园社区“问需于民大走访”行动立刻展开,以街道、社区干部为主体,发动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党员、贤达人士、热心居民代表等入户上门,开始全面征集居民群众意见和诉求。

为了更充分地征集民意,他们还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深入社区各居住点,开展“吐槽大会”“美丽紫荆我来讲”等一系列主题的“庭院议事会”。最终收集到单车棚修整、理顺空中管线、路面白改黑、花坛改造、打通道路“微循环”、改造下水管网等有效意见300余条。

社区通过对意见进行梳理,从大多数居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着手,制定了社区提质提档的具体方案,向居民公示,最大诚意地尊重居民群众的意见。

开福区伍家岭街道:问计于民,把社区提质提档改造改到居民心坎里

(改造后,新建的晾晒设施。)

开福区伍家岭街道:问计于民,把社区提质提档改造改到居民心坎里

(社区邻里中心外景。)

项目怎么做好——问计于民共建

要想把社区的建设搞好,还是得靠社区“自己的人”。为此,社区将意见提得“又多又好”的热心居民召集组织起来,成立居民议事协调监督小组,请他们参与到方案制定、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与监理以及施工后满意度调查等提质提档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都邀请他们“指手画脚、精雕细琢”。

在实施安装休闲座椅项目时,为了选定每一张座椅摆放的位置,社区带领设计施工团队和居民群众议事协调监督工作小组走遍了小区的各个角落进行实地勘测,一路询问居民意见,才确定了便民椅的选址:安装在道路两旁的花坛之间,既不会挡路,还可以防止车辆在此处乱停乱放。

让居民做主,请居民监工。安装座椅的这种做法被推广到其他每个项目上,怎样改造停车位、怎样修整单车棚、怎样整理网线电线……居民群众们纷纷献计献策,督促施工团队发扬工匠精神,把每个项目建成了群众满意的实用工程、实效工程。

开福区伍家岭街道:问计于民,把社区提质提档改造改到居民心坎里

(体质提档改造,改出老社区的新面貌。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宾/摄)

成果如何巩固——问效于民共享

环境美了,服务优了,但是提质提档结束后还能一直这样保持下去吗?

对于开放式老旧小区来说,日常管理确实是一大难题。社区意识到:只有居民主动参与并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小区才能在环境卫生、治安防控等方面形成长效。于是,社区党委牵头,组织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成立了“紫荆园丁”居民自治委员会,成为引领居民群众自治的“主心骨”。

在居民自治队伍开展的规劝、监督、引导、清扫工作下,店外经营、流动摊贩无序经营、卫生脏乱差、占道停车等“顽疾”治理成果显著。就连墙壁上难以铲除的小广告“牛皮癣”也有了自己的“家”,现在小广告都自觉地贴在了小区内设置的“便民信息服务栏”里,服务栏一侧还公示了家政、维修等日常服务信息。

“垃圾不见了,违章拆除了,便民设施更多了,社区环境更美了。”住在国庆新村二片的吴麦华说,自从社区进行提质提档后,小区一天比一天美。作为“紫荆园丁”居民自治委员会的骨干,她每天都要巡逻用社区值班日记记录居民的共建过程,“在楼道之间装上路灯,在小区安装广播,由党员和楼栋长认领花盆花坛……”如今,1寸厚的日记已写满两大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