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3年12月,董明珠和雷军的赌局吗?

还记得2013年12月,董明珠和雷军的赌局吗?

五年后小米营业额能否超过格力?筹码是10亿元。

小米雷军认为:"小米的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需要看未来五年,如果五年内小米的营业额超过格力的话,董总输我一块钱就可以了"

而格力的董明珠说:"我告诉你,一块钱不要在这里说,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不是一亿,我跟你赌10个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23年的基础,我们有科技创新研发的能力,而且我们保守了过去传统的模式。"

我们不去评论这类的赌局是否在作秀,商业成分有多少?我们从商业现象上去分析,大家会怎么看呢?

在互联网高歌猛进的年代,格力不转型互联网,必然是输家,但格力基于自己的原有优势并成功转向互联网的话,也必然是赢家。

随着互联网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企业要么主动转型,要么被动颠覆。

而我们作为一家海产企业,有了30多年的传统企业的资深背景,在公司领导决定转型的那一刻,我没有参与,但有幸经历了转型这几年几次重大转折点。

大家或多或少的去过自己家附近的菜市场,水产批发市场等,多数都是个体店,夫妻店等,在经营、定价等没有什么可遵循的原则,无非是好市卖好价,烂市卖烂价,分人开价等等。而要把这些随意的东西搬上互联网该怎么处理呢,按照重量卖货的,互联网怎么根据不同重量的鱼进行售卖,怎么分人开价等等,无规可循的东西如果继续用传统的思维去做,只能是简单的"触网"而已,或者是转型的"皮"而已,并没有抓住根本,那这个"根本"是什么呢?

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很多的商业形态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当这种冲击不断的加深和加剧的时候,互联网就不再是一种技术了,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大家所谓的专业的"互联网思维",所有,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在什么样的商业形态下,就要具备什么样的思维。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这波浪潮刚开始时,由于反应较慢,出现了暂时的空缺位,但当传统企业完成这套新的商业逻辑切换后,就很难将鹿死谁手了,正如马云所说"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维。"

所以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也引发了大量的资本关注,很多投资机构认为,一旦这些传统的企业能够成功转型,足够便宜的估值会引起很大的提升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