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說到中國近代史,張學良是一個始終繞不開的名字。除了東北易幟、不抵抗政策放棄東北、“西安事變”這些已經改變了歷史、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大家知道最多的,可能便是他的無盡情史。

有髮妻于鳳至的一生孤苦無依,有趙四小姐的終身陪伴,還有和川島芳子的坊間八卦,他自己甚至坦承,年輕時還勾引過末代皇帝溥儀弟弟溥傑的妻子唐怡瑩。可以說,張學良的前半生,便是一部荷爾蒙的行走記錄。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他的一生,都處在話題漩渦中,及至在去世的時候,因為遺產的捐贈事宜,仍然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張學良在去世時,寫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捐贈給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頓時引起輿論一片譁然。要知道張學良身後的財產,無以計數,各種珍藏古寶,歷史藏品,更是數不勝數。

那麼他為何不將這些財產捐給中國呢?至少應該把他收藏的歷史文物捐給中國呀?

面對議論紛紛,張學良並未解釋,但是從他的一些話語,卻可以看出他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張學良晚年都有哪些財產——三十六歲之後的人生

張學良說過:“我的事情是到36歲,以後就沒有了。真是36歲。從21歲到36歲,這就是我的生命。”

那麼張學良的財產中,都包括什麼呢?

首先,作為二代東北王,張家在東北坐擁數十萬精兵,積攢的財富,自然不可小覷。1926年,成都《民視日報》發佈了當時的“大中華區富豪榜”,張作霖以5000萬財富高居榜首,當然,這個數字只是張作霖公開示人的,實際財富肯定更多。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張學良晚年自述,他們家收藏的現金、土地、工廠和古玩字畫,加起來超過了2.5億美元!

不過,後來隨著日軍侵入東三省,這些財富,大部分都變成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但日本為了感謝張學良的“不戰而退”,還是留了一火車真金白銀,通過張學良的朋友,送給了他。

可以說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了。

同時,張學良還繼承了髮妻于鳳至的遺產。于鳳至出生於富商家族,家中也是家財萬貫。後來美國治病期間,更是通過炒股和經營房地產,賺得盆滿缽滿。雖然張學良對她不仁,但她卻空空守候了張學良一生。在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期間,她身在美國想盡辦法進行搭救。離世之時,更是將自己的畢生積累,全部留給了張學良。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但相比以上真金白銀,張學良的財產中最寶貴的,還是各類藏品。他收集的各類歷史名人字畫、珍藏古董,超過了600件,富可敵國。上至魏晉唐宋,下至明清近代,門類齊全,應有盡有,比如王獻之《廿九日帖》、《舍內帖》、李昭道的《海市圖》、董源的《山水卷》、郭熙的《寒林圖》、宋徽宗的《敕書》等等,每一件都是古董級別的,總體估值超過百億以上。

遺憾的是,他這些藏品,大部分都“送”給了日本人,有些時至今日還藏在日本博物館中。比如王獻之行書名跡《舍內帖》,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圖》、宋徽宗《敕書》等。

常言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幾番動盪,張學良留著的珍品,還是有不少。當年張學良恢復自由,離開臺灣,前往美國的時候,為了表明自己再不回臺灣的決心,張學良將自己的所有藏品進行了拍賣,包括張大千的名畫,鄭板橋、任伯年的真跡等等,全程一共拍賣了207件文物,換來13289萬新臺幣(約合3000萬人民幣)。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第三部分,則是大量的古籍。

張學良前半生曾對人言,自己不喜歡讀書。但是在西安事變之後,被軟禁的張學良,開始慢慢進入了讀書的世界。在蔣介石的要求下,他讀完了《三民主義》、《完人模範》、《明儒學案》,並且通讀了《呂氏春秋》、《五朝名臣言行錄》、《聖經》等書,雖然讀這些書只是為了消遣時間,但對於張學良而言,卻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抗戰開始後,蔣介石將張學良囚禁在貴州陽明洞,受到陽明學氣氛的感染,張學良開始通讀心學的相關資料,隨後進一步研究明史。在他讀過的書單中,包括《中國通史》、《國史大綱》、《東北通史》、《明儒學案》、《船山哲學》、《王文成文集》、《船山遺書》、《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野紀》、《東林始末》、《清代通史》、《清代文獻紀略》等等。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正是如此,他也喜歡上了收集各類書籍,在臺灣時,他就大量收集各類中國古籍,後來到了美國,更是多方求購,所以在他的財產中,各類珍藏古籍可謂是佔了很大一部分。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張學良的財產,為何要捐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些人天生就出生在羅馬,張學良無疑便是這樣的人。坐擁如此財富的張學良,為何不將財富留給臺灣、大陸,而是選擇捐贈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呢?

事實上,張學良一直對蔣氏父子有怨言。張學良和蔣介石的關係,可謂一言難盡。二人最早的利益糾葛,是在當年的中原大戰。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1930年,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各大軍閥結成了反蔣同盟,調集百萬大軍,和蔣介石進行了全中國範圍內的大戰,雙方打得難分難解,生靈塗炭,關鍵時刻,張學良率兵入關,對蔣介石給予了支持,從而幫助蔣介石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完成了名義上的統一。

後來張學良放棄東北,讓蔣介石背了“不抵抗政策”的罵名,更是在“西安事變”中,徹底得罪了蔣介石,從而被軟禁幾十年。蔣介石活著的時候,張學良不怎麼敢批評他,但是蔣介石去世後,張學良便開始“放飛自我”:

“蔣先生這個人,我批評他,他要有機會,他真當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頑固,舊的思想,不是當代的思想”,“要說蔣經國對臺灣有貢獻,我承認。蔣先生有什麼貢獻?蔣經國還留下點東西,蔣先生留下什麼?沒有。”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可見,張學良對於蔣介石,其實是有著深深的怨言的,幾十年的軟禁生涯,肯定讓他對蔣介石有著無盡的憤怒。他離開時,臺灣還是蔣家當政,他自然不會將名下的財產,留給自己恨著的人。

那他對大陸抱著什麼心態呢?

晚年的時候,有人問及他想不想回到東北家鄉的時候,張學良無比堅定,且感慨萬千。他說他特別想回到東北看看,看看故鄉的人和事,看看故鄉的“風景舊曾諳”,他還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葉落歸根。

狐死首丘,代馬依風,誠不欺我。

大陸也是很重視張學良的,多次邀請他到國家參加重要會議,還派了他當年的副官呂正操上將前往美國迎接。東北大學校長更是聯名百人,寫信邀請他回國,但他始終將此拒絕。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張學良與呂正操

當別人問到他為何不返回大陸時,張學良卻一直保持了沉默。

眾人對其原因猜測紛紛,根據張學良的回憶錄,無非是以下幾種原因:

首先,他在大陸已沒有故人,曾經的友人和情人,比如蔣士雲等人,都在美國;其次,當時他被釋放時,臺灣當局表面上承諾他可以回大陸,但是用腳趾都想得到,雙方關於他的未來,肯定有過私下協議,一個曾經的國民黨副總司令,如果返回大陸,或者將自己的財產捐獻給大陸,對時局的影響肯定很大。

所以,張學良直到去世,也再沒有回到過他心心念唸的故鄉,亦沒有把遺產捐給大陸。臨走之前,他還拿著中國地圖,對親人說道:“我並不是不願回國,我是無顏面對東北的父老鄉親,是我害了他們。”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這句話,總算是揭開了他至死不願回國的原因。他對當年將東北拱手讓給東北的行為,還是懷著一種深深的愧疚之情的,所謂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不過如此。

可以說,張學良就像是中國古代的“士”一樣,無論他做了多少錯事,始終光明磊落,敢作敢當。他從不會像蔣介石一樣,對自己的錯誤百般粉飾。

另外,張學良去世後,大家才從他的捐贈中,發現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包括東北軍和蔣介石的通信材料,包括一些高級將領、兩黨之間的重要隱秘,這些資料如果捐贈給大陸和臺灣,必定對雙方影響巨大,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場面。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寫在最後

那麼張學良為何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呢?

作為美國的頂級學府之一,哥倫比亞大學和中國的關係最為特殊,哥大的“漢學系”更是聞名世界。

偉人的朋友斯諾就曾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張學良的好友唐德剛,也常年在哥大任教,李鴻章、伍廷芳、慈禧太后等人,都曾給哥大捐贈過資產,我們耳熟能詳的李政道、吳健雄、李開復、唐紹儀、蔣夢麟、胡適、馮友蘭、馬寅初、陶行知、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一大批中國近代史上的科學家、政界名人、文化先驅都是哥大校友。

張學良臨終前,為何不將鉅額遺產送回國?1句話道出了他的本心

哥大擁有相當豐厚的漢學研究資料和漢學文獻保管能力,張學良將自己的遺產,捐贈給哥大,也算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自我補償吧。

縱觀近代,這位老人飽經風霜,譭譽參半,活成了一個傳奇。無論他做過什麼,都已是人去場散,身前身後事,就交給歷史書評了。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