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从「睡城」到「逆袭」还要多久?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睡城」,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

燕郊从「睡城」到「逆袭」还要多久?


可燕郊并不完全符合这个定义,因为燕郊除了教育之外,城市配套已经相当成熟,但燕郊很多上班族每天需要4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这又和大多数「睡城」有点相似。是的,燕郊被很多媒体称为「睡城」,但这个标签并不会一直伴随着燕郊。「睡城」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有的发展缓慢,有的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赢家。

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三大最负盛名的「睡城」:分别是90年代的望京,00年代的通州以及10年代的「回龙观天通苑」。相信大多数燕郊上班族在北京租房的时候,都选择过以上地区,也包括燕郊生活小编。

这三大北京「睡城」,在后来的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升级,成为了城市新中心或者是崛起的新CBD区:

2011年望京被定位于「北京第二CBD」。

2017年通州新城被确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

2018年回天地区被定为「国家科技平台的重要节点」。

从「睡城」到「中心」用了不到十五年的时间,房价平均上涨幅度超过10倍,成了大多数人的向往。那「睡城」是如何「逆袭」的?

轨道交通和产业辐射是两大最关键的支撑因素。

望京的崛起,主要是00年东四环的建成,开启了望京作为CBD睡城的快速发展时期。08年地铁10号线开通,望京开始进入「北京第二CBD」时期,相对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量外企及互联网企业从CBD开始涌入望京。

燕郊从「睡城」到「逆袭」还要多久?

点击添加

望京最美建筑望京SOHO

通州新城的崛起,主要来自于03年八通线的开通,从国贸直达通州新城仅有30分钟不到,开启了通州作为国贸「睡城」的发展时期。

「回天地区」在03年以前完全没有现在的知名度,是10万元一套房子的时代,随着02年13号线和07年5号线的开通,开启了「回天地区」作为上地中关村的「睡城」发展时期。由此可见,从「睡城」再到「中心」,轨道交通是基础,产业辐射是加速剂,两者缺一不可。

燕郊从「睡城」到「逆袭」还要多久?


燕郊位置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燕郊离副中心的距离和望京到国贸距离以及中关村到回天地区距离差不多,这也是燕郊底气所在。

燕郊作为「睡城」比以上三个地区稍晚一些,08年京通快速路迎来大修,将京通快速路直接连上了通燕高速,燕郊离天安门30公里这句话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从这一年开始,北漂族开始置业燕郊,930公交成为了燕郊的代名词,福成的广告语遍布北京各大地铁站,燕郊作为北京的「睡城」正式开启。

和以上三个地区一样,燕郊附近的环境也在剧烈变化,最重要的一年莫过于2015年,这一年,有两件大事:

第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始提出,平谷线途径燕郊,燕郊正式进入「地铁规划」时代。

第二,北京正式提出将通州定位于「行政副中心」,并计划举全市之力打造通州新城,受此影响,燕郊房价从1万到3万只用了一年多一点时间。

但在2017年,高层把通州从行政副中心变成了城市副中心,北三县和通州协同发展。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平谷线的改线成为了必然。

燕郊从「睡城」到「逆袭」还要多久?


平谷线一波三折,最终确定为走副中心

19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平谷线优化方案:平谷线最终成为了贯穿北京城区、副中心及燕郊的北京市首条跨省地铁,在此方案中,燕郊抢得4站,这是燕郊摆脱睡城的一个重要依据。

燕郊生活小编注意到:以上三个睡城从成为睡城到崛起都用了15到20年时间,而燕郊从08年起,也正在走着它们曾经走过的路。

现在燕郊轨道交通已经完备,只是产业不足,随着北京城重组、核心区腾退,市政府东迁通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落户燕郊,2008年望京的机遇将在燕郊重新上演。此外,燕郊内部道路和人居环境也在持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副中心和国贸的产业双辐射下,燕郊从「睡城」到「逆袭」可能只需要5年。


来源:燕郊生活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于《燕郊那点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