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晏几道《蝶恋花》,失眠时月光也令人烦恼,倒不如红烛替我解忧

读晏几道《蝶恋花》,失眠时月光也令人烦恼,倒不如红烛替我解忧

老人们常说,你看到的世界取决于你想看见的世界。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心境有很大区别,所以对于事物和环境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心情好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天空好蓝,太阳好温暖,空气里好像都是芬芳的花香;但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天空的颜色与我无关,阳光晒得人很不舒服,空气里也全是灰尘。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好像连温柔的月光也是错误的,如果不相信的话不如来看一篇词。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读晏几道《蝶恋花》,失眠时月光也令人烦恼,倒不如红烛替我解忧

喝醉之后告别西楼,醒来之后全无记忆。人生聚散实在是太容易,就好像春梦秋云。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没有睡意,看到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碧翠。

衣服上有宴酒的痕迹,聚会上赋词句点点行行,总带着一些凄凉的意味,红烛燃烧自怜自艾也没办法摆脱命运,在寒冷的夜晚独自替人留下伤心泪。作者晏几道在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和朋友间的聚散悲欢后,写下了这首词感叹光阴流逝飞快。筵席结束之后独留一人的凄凉心境。

读晏几道《蝶恋花》,失眠时月光也令人烦恼,倒不如红烛替我解忧

开头一句“酔别西楼醒不记”来自李白,人在喝醉酒之后总是行为大胆,往往会做出一些自己平常根本不会做出的事情。不过李白想要描写的是人在喝醉之后做出的一些荒诞事情,醒来全部记不得了,而诗人想要表达的却不是“记不起”,他想用记不住来反衬另一份忘不了的情谊。

喝完酒友人分散,尽管宴会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全部都记不住了,但是那种依依不舍、惆怅空虚的感觉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诗人用一句“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抒发一声长叹,将这些难以形容的情感包含在了里面。

读晏几道《蝶恋花》,失眠时月光也令人烦恼,倒不如红烛替我解忧

人生的聚散离合就像是短暂的春梦,易散的秋云,相聚匆匆,离别匆匆。“春梦秋云”在这里贴切比喻聚散容易。春秋对仗工稳,突出春去秋来光阴流逝飞快。作者在词的上片第二三句敞开心扉,直抒胸臆,表达沦为时间命运的弱者的悲哀,沉浸在孤独的伤痛中。

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借用几件客观存在的事物,将它们拟人化,以此来形容他难以表达的心境。“半窗斜月”描写的是清幽的月光从开了一半的窗户照进屋子里,它不去安慰那因为孤独而难以入睡的人,反而悠然自得的映照在屏风上,为寂寞的失眠人展开了一幅碧绿的山水图景。这令人烦恼的月光,这扎眼的绿色,让一个失眠的人变得更加痛苦。

读晏几道《蝶恋花》,失眠时月光也令人烦恼,倒不如红烛替我解忧

于是主人公披衣起身,开始整理作品。之前的酒宴早早结束,除了身上留下的酒迹什么都没有。这些痕迹是相聚快乐的证明,连同着当时酒醉写下的诗句,大半部分都随着歌伎的传唱流落民间,这些遗留在“我”手中的惨字反而留下了凄凉的意味。

最后红烛燃烧,就好像流泪一般。词人在夜深人静、寒冷的环境中环视四周,突然那看到了红色的蜡烛,突然悲喜交加:斜月给人送来了一片青山绿水,但是却无法解除人的忧愁和凄凉,反倒是红烛,痛恨自己无法消除主人的寂寞,于是燃烧自己,流淌着热泪,情愿替主人分担煎熬。

读晏几道《蝶恋花》,失眠时月光也令人烦恼,倒不如红烛替我解忧

作者将自己的形象和红烛融为一体,因为这份凄凉被红烛分担了一些,所以词人略感轻松,如此令人心动凄艳的场景,也只有词人晏几道能够形容出来了。

词人心情低落,抒发了无尽的感慨,在无法纾解寂寞的时候看到了红烛。其实红烛燃烧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作者眼里却成了一种安慰,这也是寂寞之人的可怜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