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任明老師講 領導力——溝通中的“陷阱”

故事一:

陳東陽(化名)是某公司的銷售總監,負責公司的一款醫療儀器的銷售工作。有一天,他在出差的時候接到外面某合作機構負責人的來電,急需40本產品宣傳資料。陳東陽就第一時間聯繫了公司的銷售助理,讓她給客戶快遞過去。陳東陽認為這件事情是件小事,很容易處理,助理肯定會把資料寄過去,到時候也會及時跟進,並給他反饋。所以他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了。結果過了幾天,客戶又來電話,說資料還沒收到,問他寄過去了沒有?

他趕緊聯繫助理,助理說她當時就寄了,好幾天了,看沒有什麼反應,還以為客戶己經收到了。

陳東陽當時就徹底蒙圈了。但是他又覺得這個助理平時工作也還算敬業,又是個女生,不好意思批評她。所以在這件事情上,陳東陽選擇了沉默。

這是一個真實的小故事,類似的情況也曾經不斷地在各個不同的公司裡上演著。然而看是小事,卻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谷任明老師講 領導力——溝通中的“陷阱”

企業中堅力量訓練專家 谷任明老師

從這個小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管理中的兩大核心技能的運用:授權與溝通。

但今天我只想就著這個小故事和大家分享關於管理溝通技巧中的一些小體會。

在團隊管理過程中,溝通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好的溝通,可以提升效率,事半功倍。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一定要注意溝通中的一些小“陷阱”。

陷阱一:忘了說

所謂“忘了說”,其實並不是真的忘記了說,而且認為對方應該、可能知道,所以就不經意地“忘了說”。在樊登老師的《可複製的領導力》一書中,把這種情況稱為“知識的詛咒”。意思就是說,自己知道和掌握的知識,就認為別人應該也知道,所以在授權安排工作時就不會刻意地再去重點溝通。就像上面的這個故事裡,陳東陽認為寄完快遞後及時跟進客戶有沒有收到?然後把事情的結果及時反饋給領導是件小事,是最基本的常識,所以他就沒有刻意溝通安排。最終導致出現了“斷檔”。

這種“忘了說”的情況在團隊管理當中,時有發生。管理者經常會潛意識下把自己的知識、能力、經驗“代入”到員工身上,從而出現溝通的“真空”,影響工作效率,造成或大或小的損失。

這種“忘了說”其實在其它場合也經常遇到。比如設計APP,有很多設計師設計了某個APP,自己認為很好用,但結果客戶卻老是投訴說產品不夠人性化,不夠直接。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設計師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設計APP,自己是最熟悉、最懂這個APP的,所以他用起來沒有難度,很自然。他潛意識中認為客戶和他一樣,也是專業的,熟悉的。所以中間出現了偏差。導致APP在用戶眼中全是“bug”、不好用。

還有,比如說產品包裝營銷,曾經我們經常看到某個產品宣傳某一個“賣點”。其實這個賣點可能是所有類似產品都有的屬性,並不一定是這個產品獨有的賣點。只是很多人把這個屬性歸為太平常,太普通的了,認為這是人人都懂的、人人都知道的,沒有必要在這上面做文章。然而該產品卻抓住了這個核心,針對這個人人都可能知道的賣點進行了精心提煉和包裝宣傳,最終更加深入人心,大賺特賺。如“怕上火,王老吉”。

陷阱二:不好意思說

“不好意思說”—這也是團隊管理溝通時,經常碰到的小“陷阱”。有時候,管理者會因為很多外界的因素(年齡、性別、朋友等)的干擾,而不好意思說。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陳東陽,這件事情發生後,他其實有必要和這位助理好好的溝通一下這件事情處理的問題,並督促改正的。但是他因為某些原因,覺得不好意思說,怕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狀態和心理狀態。殊不知,這種不好意思說,反而才是真正地傷害了員工。沒有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獲得正確的工作方法。

當然,也還有其它很多不同的場合中都會存在這種“不好意思說”的情況。

比如:

1、 這幾個字讓許多人在工作上的很多好想法,好建議都胎死腹中;

2、 很多人追求上進的想法和行動也因為這幾個字無疾而終;

3、 銷售因為不好意思說而錯過一個又一個的業務;

……這些“不好意思說”的現象,都在制約著組織和個人的發展和改善。

今天,我通過這個小故事,拋磚引玉,引發大家的思考,一起核理一下日常的管理溝通中有可能存在的一些現象,有則改,無則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