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社會正不斷被現代化重構

現代化的進程,是一場重構傳統鄉村社會的歷程。中國鄉村人口比例,從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86.74%,降到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36.11%,傳統的農耕社會,正在不斷地被解構和重塑。

千年的農耕文明,塑造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模式和安土重遷的鄉居文化。但隨著現代化的推進,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和信息化的組織方式,越來越多地替代了傳統的家庭生產模式,以家庭和村落為形態的鄉村社會,也在經歷著鉅變。

今天的農民,已經和過去的農民完全不同了。短短几十年中,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率超過了70%,其中機作小麥種管收超過95%、水稻超過85%、玉米超過90%。同時,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超90萬個,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超16億畝次。過去,需要整個家庭協作才能完成的農業生產,在今天,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就可以請來專業的服務人員,進行機械化操作。而農業、工業、服務業三產融合的結果,讓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所有種、收、賣的工作。

農民的變化,帶來了鄉村的變化,鄉村作為生產單位的價值正在降低,作為生活空間的價值卻越來越高,十九大報告提出未來鄉村發展的目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今天正在不斷地變為現實,數千年來創造了農耕文明的鄉村,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正展現出另外的風貌。

當然,也不能否認,過去數十年城市化的過程中,鄉村的發展確實存在落後的情況,鄉村勞動力大量輸出,許多鄉村變得空心化,原有的社會關係、文化氛圍崩解,人口的減少,又導致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上移,加劇了鄉村的困境。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鄉村的問題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鄉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城鄉差距也仍未彌補,鄉村的發展,仍舊任重道遠。

我們希望,未來的鄉村,是既現代又傳統的鄉村,生活和居住在鄉村的人們,可以享受現代化生活的便利,同時又能夠享受城市所不具備的休閒氛圍和優良環境,還能夠寄託千百年農耕文明植根在我們骨子裡的鄉愁和情懷。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仍有5億人居住的鄉村,仍處在追趕現代化的過程中。未來的鄉村振興,如何更好地建設我們心目中的鄉村?為此,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佈時,新京報記者邀請多位三農研究學者,探討鄉村人口變化帶來的種種問題,如留守人口問題,如鄉村人才建設問題,如鄉村人口與產業興旺問題等,暢想未來,也探討眼前的難題,尋找鄉村振興更好的路徑。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