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阿婆四十载敬老助残情

鲐背之年的老人张桂芳,家住上海市汉口路福建路口,与外滩近在咫尺,但她已几十年没去逛过外滩了。她几乎天天守护着一墙之隔的邻居朱家,执着地做着一件事:把一瘸一瘫、儿子又患精神病的两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让他们安度晚年。


远亲不如近邻

汉口路457号是一栋老式大楼,如今年近九十的张桂芳一家1978年搬来这里,与邻居朱家共用洗手间和厨房。两家房间的门一开就成一家,房间也就隔着一道木板。邻居朱家很不幸,老夫妻俩一个瘸一个瘫,唯一的儿子阿龙还患有精神病,出于同情心,张桂芳常常帮朱家做点事:天天给朱家买菜、生炉子、打扫卫生。

九旬阿婆四十载敬老助残情

张桂芳近照

1984年,张桂芳退休,助邻也从“顺便”变成了“专职”。张桂芳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帮助,改善了朱家窘境,使两位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就连患有精神病的儿子阿龙也喜欢张桂芳,常冲她笑。有次,阿龙发病住院,家中无人去探望,张桂芳每到周日就买水果、罐头和生活用品去医院探望。探院回家,张桂芳把情况详细讲给朱家老人听,朱阿婆满眼含泪,拉着张桂芳的手说:“张阿姨,你真好!”

精心照顾朱阿伯

“阿婆,侬放心。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一定保证阿龙不会饿着。”1992年,朱阿婆去世,临终前,她拉着张桂芳的手将朱老伯和阿龙托付给她。从此,张桂芳包揽起朱家父子的全部生活起居。她每天四五点起床,为朱家洗菜做饭,打扫房间,喂朱老伯吃饭吃药。天冷忙着拆洗、翻晒被子,空时织毛衣毛裤;天热擦席子、送凉开水……朱老伯每天四顿饭,顿顿都是张桂芳亲自服侍。朱老伯患有肺气肿和胃出血,很多次刚吃下就吐得张桂芳一身,每次张桂芳都是强忍着恶心,先将朱老伯收拾干净,自己却吃不下任何东西了。“照顾朱老伯的几年,是我最瘦的时候。辛苦归辛苦,可是我不能撒手不管呀!我不能对不起朱阿婆的临终托付啊!”

九旬阿婆四十载敬老助残情

阿龙的写字板

在张桂芳精心照顾的五年中,瘫在床上的朱老伯身上从未生过褥疮,连医生见了都赞叹地说:“张阿姨照顾病人真周到。”朱老伯感激地对探视的邻居、居委干部说:“张阿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1996年,朱老伯病危,弥留之际,他拉着张桂芳的手说:“阿龙交给你,我放心了。”

每天24小时的守护

随着岁月的流逝,朱家两老离世后,已经六十多岁的朱之龙成了名副其实的残疾孤老。二十多年来,每天按时给阿龙吃药,防止其精神病复发,是张桂芳必定要做的事。在她的精心照顾下,阿龙的病这几十年来从未复发。每天24小时,张桂芳总牵挂着阿龙,因为他是精神病患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失常行为,只要稍听到有动静,张桂芳马上过去探看。有几次,张桂芳自己高烧,但仍坚持照顾阿龙吃药、吃饭。

九旬阿婆四十载敬老助残情

张桂芳照顾阿龙吃药

逢年过节,张桂芳总是先给阿龙烧年夜饭让他先吃了,自己才去女儿家吃年夜饭。但时间也不敢长,怕误了阿龙吃药。后来,她干脆带阿龙一起去女儿家吃年夜饭,这样才放心。渐渐地,张桂芳也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了,女儿担心母亲,多次要接张桂芳一起住,都被婉言谢绝。女儿只能每天给母亲打电话,还将母亲的床单衣物和阿龙的东西一起拿回家去洗。“母亲放不下阿龙,我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帮她。”两个女儿谈起母亲与阿龙一家的感情,也不禁湿了眼眶。

虽然阿龙只比张桂芳小7岁,为表尊敬,他一直唤张桂芳“张阿姨”。在家中壁橱的四扇移门上,阿龙用粉笔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张阿姨照顾大事记”,依时间顺序,写着张桂芳的搬来时间、对父母的照顾、对自己住院的关照……阿龙不爱说话,却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张桂芳的感激。张桂芳不识字,遇见需要记录的情况,阿龙就帮着她记。

九旬阿婆四十载敬老助残情

阿龙帮张桂芳记的本子


“我妈妈和阿龙搭档得蛮好的,存钱、买菜、记账……阿龙都会帮我妈做点。”女儿们谈起阿龙也感慨万千。

瞒着女儿偷偷去看望阿龙

2018年,阿龙住进了养老院,家里没有了阿龙的身影,张桂芳一时间还有点不习惯。担心阿龙有没有按时吃药、吃不吃得惯养老院里的饭菜……刚开始的时候,张桂芳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养老院看望阿龙。“阿龙,侬看好,你的衣服上都绣了这个标记,千万不要拿错了。”张桂芳细致到阿龙的每件衣服都是亲手挑选、买好送到养老院。去年,张桂芳一家在养老院为阿龙庆祝了80岁生日,阿龙噙着泪花喃喃地说:“没有阿姨一家对我的照顾,我可能已死了好几回了。”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张桂芳好几个月没能见到阿龙,养老院一对外开放,她赶忙买上阿龙最爱的馄饨和水果去看他。“阿姨,侬已经好久没来看我了。”阿龙一见到张桂芳就冲她抱怨撒娇。“我对阿龙的感情就像对弟弟一样,看见他过得好我才能安心。”今年已是90岁高龄的张桂芳,身体虽还硬朗,但女儿们总担心妈妈一个人走太远的路不安全,规定她只能有人陪着才能去看望阿龙,每次张桂芳想阿龙的时候,只能瞒着女儿们偷偷去。

九旬阿婆四十载敬老助残情

最美夕阳红

张桂芳的善举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黄浦区助残先进个人”“上海市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纷至沓来,但张桂芳总是谦虚地说:“朱家是特困家庭,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老人和病人,与我又仅是一墙之隔,我只想帮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者:丁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