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身着白大褂,手戴软胶套,眼睛不可瞪得像铜铃,护目镜常有需要。试管、试剂与量瓶;载玻片、盖玻片和显微镜……再深的仪器外行已难以认知,却是抵达微观世界的路径。

——这是一位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日常。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一年三百六十日,很多的时间里,刘虎跃都在实验室度过。在进入大学之前,刘虎跃原本以为生命科学专业就是和动物朝夕相处,观察他们的习性。这理解倒也不算太错,毕竟小白鼠是有的。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显微镜中的神奇生物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机体的调控、神经信号的传导……微观世界也可以是丰富多彩。而探索其中的未知,在一次次实验中勾勒其中逻辑,对于喜欢生物的刘虎跃而言,是值得付诸四年的事。

“我觉得在选择这件事上,做自己的选择,并且为未来四年生活而负责,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不像物理学有牛顿三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坐镇,生命科学就目前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有更多需要探索的未知。因其未知,有时也会形如散沙,带来不少困难和挑战。其探索的方式之一便是实验。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实验课在生命科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需要手脑并用,在实践中确定方向,完成学习。不过论及各种试剂的毒副作用,他们也许会耸耸肩说:“总比隔壁化学系要轻微许多。”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任何专业都不能闭门造车,而在生物领域,更是如此。旁听师兄师姐的毕业答辩、参与其他专业科研单位的招聘会,是刘虎跃和他的同学们学习的另一种途径。同时武大的老师们,也会鼓励他们做更多关于生物的探索,而刘虎跃也在学校的温室大棚中,培养自己的植物。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微观世界的意义

在知乎关于生命科学专业的回答中,“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你看现在各行各业都有学生物出身的。”之类的话语充斥其间。生物的科研性要求,导致不少人选择换一个行业发展。

但真正领悟到生命科学的乐趣,这些困难也不算什么了。生命机体精密美妙又简单的设定,可以令他们心潮澎湃;讨论吃掉癌细胞的一百种方法,可以令他们激烈争辩;白垩纪的化石、各纲目的标本,让他们看到生命竟如此斑斓。

这也是一个“喜欢这个专业的人,什么方式的劝阻都没用”的专业。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在评估了个人性格后,刘虎跃的选择是在科研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不求名利,专注过程。

“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能留下痕迹的工作。”

刘虎跃对专业的坚持和追求,源自于切身的经历。譬如他目前便专注于胆固醇代谢和相关心血管疾病这方面的研究,除了她的妈妈患了高血压外,也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是除了癌症意外的头号杀手,久为人所苦。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这一研究生物结构、发展规律等的专业,落脚点也在于让人类更长久更有健康质量的活着。

在刘虎跃看来,如果科研工作能切实的帮助到别人,甚至是人类,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孤独中积蓄能量

“我常常告诉自己,要去享受孤独,当你积累足够多,失败足够多之后,你想的东西才会站在你面前。”

生物前景的道阻且长,刘虎跃早已了然于胸,且已做好准备坦然应对。闲暇时,刘虎跃时常漫步校园,或是环视东流水。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而宛在水中央的,是对专业的不懈追求。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提到自己的母校武汉大学,他的自豪之情显而易见:“网红大学可不是徒有虚名”、“能满足你对大学的所有幻想”。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武大的环境可以使人平静,也可以催人奋进,洛珈山下东湖畔,曾孕育、并持续孕育着各行的科研精英。

选择一个冷门的专业,是因为刘虎跃对自己的兴趣专业有清晰的认识;选择一条科研的道路,也是因他对自己的个性有充足的了解,这些让他有信心去搏出光明的未来。

现实中很多人对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并不甚了解,所做决定也十分仓促,却需要更多时间来弥补之前选择的错误。借助测量工具科学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尤其关键。

优彼致愿所链接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将兴趣与职业直接关联,清晰专业选择在高中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致愿人物丨神奇生物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