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有其独特创新之处,值得一读

自古以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亦无法左右上天赋予的职责。有些人有能力去改变现状,而有些人只能用尽一生在这不属于自己的象限中挣扎。

南唐便有这样一位,身居高位,却无心为之。整个江山都在他的手里,可他的心里却只有一方平静的天地,他不想要天下,只想要属于他的诗词和生活。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这首词,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有其独特创新之处,值得一读

李煜的一生,可谓悲凉,又可谓精彩,背着亡国之主的身份,却在诗词之坛占有一席之地。

他写的每一首词,都能从委婉缠绵的词风中,感受到心中那个美好而孤寂的角落。这一首《长相思》,便是其一。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有其独特创新之处,值得一读

远处的山叠着山,一层又一层,看起来是那样遥不可及,天又如此之高,空气中的水气如此寒冷,我心中这深沉缠绵的思念,一如那染红的枫叶。

菊花开了,又落了。塞外的大雁在空中盘旋悲鸣,而我心中挂念的那人儿怎么还未归来?徒有那幽幽的明月孤独的映照在竹帘之上,在风中飘飘摇摇。

李煜的这一首小令,是他一如既往的风格。诗中描绘了一个思妇在等待她的爱人,且久盼不归地形焦急和埋怨。

这首词,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有其独特创新之处,值得一读

词上阙中,主要写思妇严重所看到的景色,在对这些景的编排上,李煜也是特别用心的

这一节总体的层次是由近及远,从近处的山慢慢迁移到远处的山,再到更远更高处的天,最后到缥缈无迹可寻的水气,这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带着读者的目光,跟随主人公,逐渐远望。

直到最后,不经意间又暼到,旁边那已经火红的但枫林,才想到转眼又是一个秋天了,而自己的思念就随着这枫叶一次次生起,一次次变红,一次次落下。一个“相思”,亦将之前的这些悲凉的原因都点了出来。

而此句中的一个“寒”,一定也不仅仅是写烟水的寒,更是主人公心中的哀伤和悲凉。正是因为极目远望,却又总望不见归人,而产生的“寒”。

读到此,不禁让人想到李清照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此情此景此心境,想来是无比相似的了。


这首词,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有其独特创新之处,值得一读

下阙之中,直接顺着“相思”入手,主要来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这部分主要写女子心中具体的思念和牵挂之事。“菊花开,菊花残”,映照的时间的流转,在菊花的开与落之间,是她思念的起起落落。

紧接着,触景生情,“塞雁高飞人未还”直接点出了主人公悲伤的原因,是因为等待的人一直没回来。此时,她心中的郁结无处遁形,就连大雁尚知道回来,可你这一去就没了音讯,你还不如这大雁懂人的心呢!

但爱人的心总是如此,抱怨归抱怨,一切的源头还是因为爱。这么久了他还没回来,是不是在外面遭遇什么意外了?是不是在外面过得不好?想到此,心中的思念便更加沉重了。

“一帘风月闲”,一个“闲”,表现出了女子并无心去赏眼前美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种种心结,大抵就若柳永此中描写这般了。

这首词,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有其独特创新之处,值得一读

这首词中,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又其独特创新之处

李煜这一首《长相思》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愁怨”而不提“愁怨”,全诗并未点名季节,但从字里行间,也能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这浓浓的秋怨。

从全诗的细节之中,轻而易举地能感觉得到李煜词的空灵之感。这种空灵,亦来自于他对自己生活的深切体验,亦是自己生活的一种折射。

从整体而看,再从作品中回归现实,“思念”永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但又是一种抽象的东西。


这首词,既有李煜一贯的缠绵风格,又有其独特创新之处,值得一读

我们心中的很多抽象的感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说不清又道不明,很多时候,很多话也总介于说了矫情和不说憋屈之间。

因而,委婉的道出似乎更加合适,就像李煜的词,淡淡的诉说,既不叨扰了别人,也不至于憋坏了自己,至于剩下的,就留给旁人猜去吧。

那么,你最喜欢李煜的哪一句词呢?欢迎大家讨论。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