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本文寫於2020年7月25日)

嘉峪關

六點半起床,拉開窗簾,金色的陽光瞬間灑滿房間。今天是個晴空萬里的日子。

早上7點,我們出發去嘉峪關,從賓館到嘉峪關20分鐘。7點半左右到達時,明媚的陽光已經灑在關城和城樓上。嘉峪關在早晨的陽光中安靜威嚴地矗立著,這樣的姿態,已經矗立了幾百年的時光。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嘉峪關是在明朝洪武年間建設的。朱元璋還是有一定的戰略眼光的。明朝奪回河西走廊後,就開始修建明長城直到嘉峪關。過了嘉峪關,就是瓜州、敦煌、哈密等地,明朝的力量實在是夠不著了。

最初的時候,明朝在嘉峪關以西設置了七個衛所,關西七衛,它們分別是哈密、玉門、沙州、罕東和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安定、曲先和阿端。但明朝對其只採取任命部族首領、建立朝貢體系等手段進行安撫,並沒有在當地駐軍和派駐官員、實施有效管理。明朝缺乏正確的西域觀,最終退守嘉峪關。

嘉峪關修建在從祁連山到黑山的最窄處,並將長城向南延伸到今天的長城第一墩,向北修上黑山,叫懸臂長城,這樣可以非常有效地擋住從西邊過來的來犯之敵。這一設施儘管有點閉關自守的味道,但在明朝的二百多年間,還是比較有效地保障了明王朝的安全,阻擋了中亞一些部族的入侵。

由於明朝閉關自守、重農不重商的國策,本來世界上最繁榮的商道絲綢之路從此凋敝。明朝不允許民間做生意,也不允許人民自由遷徙,更不歡迎國外的人到中國來做生意。本來,當沙漠駝隊翻越千山萬水,好不容易把西方的物資運送到嘉峪關,從遠方地平線上看到這座關城應該是一聲歡呼,但幾乎所有的商隊到達嘉峪關都會一聲嘆息。

因為商隊要把商品運送進嘉峪關,需要經過層層審核,各種關卡。商品進入中國也不能自由買賣,只能作為貢品獻給朝廷,朝廷再通過賞賜的方式,把商隊需要的商品賜給他們,讓他們通過西域再運送到西方。這一過程既不符合經濟規律,效率又極其低下,一來一往常常需要經年累月。西方人想要通過這條商道獲取絲綢、茶葉、瓷器等的願望落空,所以就千方百計尋找別的出路,結果觸發了歐洲各國的大航海運動,開始從海上尋找貿易的機會。

嘉峪關,本來不僅應該僅僅為了防範,更應該起到繁榮明朝的作用,結果城門一關,把整個明朝的繁榮和發展封閉在了國門之外。在同一時期,西方開始了大航海運動,商業貿易蓬勃發展,促成了文藝復興、殖民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

朱元璋可能沒有想到,本來想用農業社會買自己後代一個萬世太平,結果由於封閉,把自己的朝代關在了世界發展的外面,最終被流民(李自成)和草原民族(清軍)打得稀里嘩啦。而後續的清朝,也沒有吸取明朝的教訓,在自傲自大中依然閉關自守,終於被世界的發展潮流所摧毀,面對變局完全無還手之力,在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辛亥革命的連續打擊和對決中,土崩瓦解、灰飛煙滅。真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今天,嘉峪關關城依然雄壯地聳立在這裡,在陽光中依然顯得威武。它可能自身都不知道,一身兼著兩種象徵,保家衛國的象徵和閉關自守的象徵。不管怎樣,歷史在不斷進步,而嘉峪關今天的雄姿,也是祖國進步的標誌。

曾經的嘉峪關,自明朝之後已經很破敗,三座關城的城樓幾近倒塌,門破瓦松、蓬草叢生。清朝的時候,實力越過了嘉峪關,所以嘉峪關就成了一座有名無實的關城,起到的僅僅是風沙歲月、歷史變遷的見證作用。自清朝一直到1961年,嘉峪關的內城和外城,全部變成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文物也受到了不少破壞。1961年,嘉峪關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逐漸恢復了當初的雄姿。今天的嘉峪關,已經成為河西走廊上的關鍵景點,也是瞭解中國歷史的重要現場節點。

嘉峪關分成內城和外城,內城是軍事基地,是明朝軍隊駐紮的地方,來往商客都不得進入;外城是人們進出關口的通道,也是商客和當地人可以休息和居住的地方。當然外城和內城,原則上都不允許百姓長期居住。市井煙火處,出了外城應該還有另外的街道。外城因為有客商往來,就有了商機,因此是個熱鬧之處。

我們是從外城的東門進入,大門上寫著天下雄關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進入東門,就看到了天下雄關的碑亭。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內城的第一個城樓,上書“天下第一雄關”六個字,是當今書法家趙樸初留下的,字寫得很好,但是掛在這裡的城樓上,略顯纖細了一點。從關城下走過,就到了外城的三個重要建築,一個是文昌閣,一個關帝廟,一個是老戲臺。可以想象當初來往各色人等在關帝廟伏拜關公祈福,以及在廣場看戲熱鬧的場景。在這裡設立關帝廟再恰當不過,因為關公既是戰神,又是財神。

從關帝廟旁邊就進入了內城的甕城,甕中捉鱉的成語就來自甕城。甕城是進入內城前外圍的一個大天井,門開在旁邊,和正門形成一個直角拐彎,這是為了防止敵人進入甕城後可以直接攻擊內城。敵人進入甕城後,內城門關閉,城牆上的戰士可以直接對甕城的敵人從四面射箭投石,消滅敵人。甕城有兩個,東城樓下一個,西城樓下一個。從甕城進入城樓下的大門,就進入到內城了。內城裡現在除了復修的遊擊將軍府以外,已經沒有其他文物了。

從內城城樓旁邊的馬道爬上城牆,就到了城牆頂部,可以俯瞰整個內城和外城。兩邊三座城樓遙相呼應,顯得氣勢非凡。城樓沒有開放,不知道里面放的是什麼。我們繞著南城牆走過去,就看到了城牆外,向南延伸過去的長城,這邊的長城向南一直連到祁連山峭壁下的長城第一墩,可以有效把敵人阻擋在嘉峪關外。其實在嘉峪關外還有漢長城,一直延伸到玉門關外。現在叫長城第一墩,是明朝時候的第一墩。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有辦法去第一墩實地考察,只有從城樓上,向遙遠的第一墩模糊的身影揮揮手。本來嘉峪關的背景是祁連山巍峨高俊的連綿雪峰,但今天儘管是晴天,但地平線那邊霧氣蒸騰,看不到祁連山的任何影子。我這一路走來,一路想見祁連山的真容,卻總是雲裡霧裡不能相見,那魂牽夢繞的相見,真的就這麼難嗎?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面向西面的城樓有兩座,一座是內城的,一座是外城的。這兩座城樓間沒有通道相連,在城樓上從內城到外城需要架橋,這樣萬一外城被攻破,只要把橋一撤,敵人就沒法從外城上面進入內城了。外城向北,連接著到達黑山的懸臂長城,對來犯之敵形成阻隔作用。從內城西城門到外城西出口,在同一條直線上,出了外城門就是關外了。明朝時候要從這裡出關或者入關,要出示“關照”,相當於現在的護照。到了關外,在漢唐時代依然是帝國的領土,但在明朝對關外的領土已經沒有了控制主導權,所以實際上處於放棄狀態。常常西邊的來犯之敵,一打就打到嘉峪關下,有的時候甚至會從祁連山腳下繞過嘉峪關,直逼張掖武威等地。

不管長城還是關城,都只是帝國外在的象徵,真正讓人敬畏的,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實力,從經濟到軍事,讓人望而生畏,迎來的就是友好。如果沒有實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關城再雄偉,也就只能變成空架子了。

鎖陽古城

參觀完嘉峪關,我們繼續上路,沿著連霍高速一路向西,在離開現在瓜州縣城不遠的地方往南拐,就到了著名的鎖陽城遺址。其實七八年前我參加北大企業傢俱樂部組織的戈壁徒步時,就經過這個鎖陽城遺址,只不過沒有做深入的瞭解。鎖陽城遺址,在古代不叫鎖陽城,就是瓜州古縣城。之所以叫鎖陽城,是因為此地盛產一種中藥材叫鎖陽。

瓜州古城,在歷史上曾經很興旺。從古城往西,就是著名的玉門關。漢代,這裡還不叫瓜州,但已經設縣。到了唐朝早期,改為瓜州。明朝的時候,本來從城市附近流過的疏勒河,突然改道,使得城市沒有了水資源,加上關外之地,人民生活也沒有保障,漢人移民到關內,城市就被廢棄掉了。今天的瓜州縣城,離開鎖陽古城50公里開外,是重新建設的城市。疏勒河改道後,就從現在的縣城旁邊流過。這證明了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豐富。有水,就有生命,就有繁茂的植物和莊稼,就有人類生息繁衍,興旺發展。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瓜州曾經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地名。中國有南北兩個瓜州,一個是從揚州渡口到鎮江的瓜州,這是南瓜州。白居易的詞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寫的是南瓜州。岑參的“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指的就是這裡的北瓜州。當我們把酒泉、瓜州、敦煌、陽關、玉門關放在一起,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觀,也會體會到“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氣和無奈。

今天,鎖陽城遺址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自駕車不允許進入遺址景區。要進入景區,必須坐指定的電瓶車,沿著指定的遊覽路線走。去遺址的途中,我發現沙丘上的駱駝刺在茂密的生長,說明地下水資源依然不錯。我們沿著遺址西邊的道路一路向前,來到了遺址保存最完整的南城牆上。南城牆的整個形態依然清晰可見,每隔一段的垛口依然存在,邊上甕城遺址的角樓為圓型,可能是受到了西方建築的影響。

放眼望去,整個城市的規模比較宏大,看到城牆北面的角樓,大概在兩公里之外了。城市分成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靠東部的三分之一,中間有城牆間隔,屬於官府行政辦公的所在地。其餘的區域,就是市井生活的場所了,範圍不小,能夠想象古代很熱鬧的場景。遠望城外的東邊,有一圓形寶塔遺址,那就是玄奘西行之路上曾經待過的塔爾寺遺址。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這個塔爾寺,不是青海藏傳佛教的塔爾寺。在唐朝的時候,也不叫塔爾寺,而是叫阿育王寺。玄奘西行求法,來到瓜州,這時候,追捕玄奘的文書也來到了瓜州。好在當時的瓜州太守李昌,自己也崇信佛法,所以對玄奘禮遇有加。玄奘選擇了瓜州城外的阿育王寺住下,在這裡補充資源,講經說法、等待出發的最佳時機。因為玄奘知道,從瓜州向西,八百里地,是西行之路最艱難的地方,要穿越茫茫戈壁,一直到高昌國才能夠再次得到補給。

在阿育王寺講經的時候,玄奘遇見了胡人石槃陀。石槃陀請求玄奘為他授戒。玄奘發現他身強體壯又有心向善,便為他授戒,並告訴他西行求法的意圖。做了玄奘徒弟的石槃陀不僅支持師父的想法,還表示願為其嚮導,護送他出關。他又為玄奘找了一個老胡人和一匹又老又瘦的紅馬。這匹老馬就是白龍馬的原型,而石磐陀就是孫悟空的原型。玄奘在阿育王寺待了50天左右,從瓜州再次出發,成就了一段求取真經的傳奇故事。

這座寺廟,大概在元代的時候改成塔爾寺,一直到明朝時期城市被廢棄,塔爾寺也一起被廢棄掉了。被廢棄的城市和寺廟,有用的材料不斷被運走,包括磚石和木料,好的文物也被盜走,最後就剩了一堆堆斷垣殘壁的土丘。這些幾乎被風沙掩蓋的土丘,聳立在這裡,用一種滄桑的姿態,提醒著人們曾經輝煌的歷史。

要不是因為有塔爾寺的遺址,我還不一定來塔爾寺。因為玄奘曾經來過這裡,我腳下對於這片土地的每一寸丈量,就不再是普通的腳步,而是對於前朝大師的追隨和敬拜。儘管西遊記裡唐僧的形象,並沒有給我的童年帶來多少歡樂,但歷史上的玄奘,卻實實在在是偉大的遠行者和求法者,是把佛法傳入中國的偉大人物之一,也是偉大的思想家和翻譯家。在古代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他能夠置生死於度外,行走萬里,一心求法,這件事情本身值得每一個有點志向的人學習。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當電瓶車停在塔爾寺遺址旁邊,我下車的第一步便開始內心充滿敬意。儘管往日繁華現在已經僅剩幾個土丘,原塔的殘基裡面埋的也不是玄奘的舍利,我依然恭敬地繞塔一週,向著佛塔敬禮膜拜。人類需要精神生活和信仰支柱,而玄奘,就是把這種精神和信仰,傳遞給千萬人的智慧大德。

打開手機搜索,你會發現很多人來到過塔爾寺遺址,有來探險的、有來朝拜的,有來攝影的,但或多或少大家都不僅僅是為了這幾個土堆和白塔遺址而來。那些在網上流傳的血色殘陽中的塔爾寺照片,再次證明了,人們來此尋求的,隱隱中是一種天地人的結合,遠古和現代的結合,是一場穿越時空的靈魂對接。

沙漠清泉

我們從塔爾寺遺址出來已經12點半。陽光炙熱,燒烤大地。

朋友說帶我去一個不遠處叫沙漠清泉的地方吃飯。既然不遠那就去吧,沒有想到一開車就是30多公里。我應該知道,在茫茫西部生活的人們,所謂的不遠,都是幾十公里之外。我們一路沿著公路在荒山沙漠中行走,突然前面出現一片綠洲,隱約看到綠洲中有房子隱現。我想著大概就是沙漠綠洲了。果不其然,在砂石路上行走一段之後,我們的車停在了綠洲中的房子前面。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一下車我就發現,這個地方我恍惚來過。後來才知道我7年前在戈壁徒步的時候,經過這個綠洲。這裡有一眼清泉,泉水潺潺終年不絕,養育了方圓幾里內的植被,顯示出一片繁茂景象。只不過,七年前這裡只有一家農戶,在這裡放牧種地。

現在綠洲和房子的主人劉曉東出來接待了我們。一見面,他就說七年前的徒步他為我服務過。原來他是玄奘之旅創始人曲向東的合作伙伴。曲向東是我北大的師弟,早就熟悉,那次的徒步就是曲向東負責安排的。我問他這片綠洲怎麼變成他的地盤了?他給我講了其中的緣由。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每次他和曲向東安排徒步,大家都會走過這片清泉滋養的沙漠,但玄奘之旅的終點不在這裡,而是在更遠的沙漠裡。從沙漠始,以沙漠終,總覺得缺點什麼。後來他們就把這片清泉所屬的土地從老百姓手裡流轉下來,把這裡作為玄奘之旅的終點,給大家在筋疲力盡的挑戰之後,打造一片心靈的安放之所,讓綠色的生命成為某種象徵。現在,他們已經造好了徒步者聚會的大帳篷,也在清泉滋養的水塘邊蓋起了這棟休閒的房子,未來還要在不遠處的山體邊,建造巖體賓館,讓一些希望安靜禪修和思考的人們,可以來這裡度過不受打擾的時光。

我放眼望去,滿眼都是澄碧見底的水池,水池中還有大小魚類在悠遊嬉戲,水池邊都是青翠搖曳的蘆葦,一眼望去,幾乎無邊無際。藍天、荒山、沙漠、綠色的樹、碧色的水,那延伸的蘆葦和綠草,構成了一幅完美的世外桃源的景象,看上去令人心醉。

午飯後我們信步走到泉眼處,發現被石頭圍成圓形的水池裡,碧清的水從地底下潺潺冒出,在出口處形成一股巨大的水流。曉東告訴我,這個水流,足夠支撐五萬人同時用水。水來自於遠處的祁連雪山上,直接從地底下流到這裡冒出來。我跪下來喝了一口,清涼甜爽,沁入心田;抬起頭來,看到的是遠處祁連山的雪頂,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大自然對人類的滋養和饋贈,無言而永恆。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房子裡面,收拾得非常乾淨和現代,充滿了簡潔的溫馨感。房子就兩層,和周圍環境很協調。我們到樓頂飽覽了周圍的景色,下樓到房間吃飯。餐具清一色西餐佈置,顯得高檔明快。曉東還記得我喜歡吃羊肉,主餐是每人一條小羊腿,煮得鮮嫩可口。主食配以手擀麵,辣椒加西紅柿為湯料,吃完了渾身舒泰。如果我不用再趕路,能夠一個下午安靜地坐在窗邊的沙發上,拿起一本書,懶洋洋地看看外面沙漠綠洲的景緻,那該是怎樣的一種享受呢。可惜我們還要上路。這似乎是人生的某種隱喻,一旦上路,可以停歇的時間屈指可數。

榆林窟

今天最重要的行程之一是參觀榆林窟。榆林窟離開沙漠清泉不遠,二十多分鐘的距離就到了。

榆林窟,離開敦煌莫高窟一百多公里,是中國佛教洞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幾年前到敦煌的時候就想去榆林窟,可惜當時交通複雜沒有成行,今天總算願望成真。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窟洞,一般都開鑿在山壁上。當我在迷糊中聽到有人喊榆林窟到了時,放眼四望發現極目之處都是戈壁沙漠的模樣,哪裡有什麼山壁窟洞。榆林窟研究所的所長宋子貞老師來迎接我,我第一句話就問榆林窟在哪裡。他說別急,我帶你下去。下去?難道在地下?他帶著我沿著臺階,拾級而下,到頭豁然開朗。在我眼前,展現的是一條寬有一百多米,深有接近百米的河道峽谷。河道里還翻滾著奔流的河水。這條河就叫榆林河,河水從祁連雪山下來,千萬年來流經此地,把此地切割成了一條深深的峽谷。峽谷兩邊,變成了垂直的峭壁。榆林窟洞,就開鑿在兩岸的峭壁上,總共有40個洞窟左右。難怪從地上看不見,如果你不到河岸邊上,你看到的就是一望無際的戈壁大漠。

宋子貞老師給我大致介紹了榆林窟形成的時期和特點。榆林窟和莫高窟在風格上有相似之處,但開鑿時間要晚於莫高窟,大概最早的開鑿時間在初唐時期,後續西夏和元朝陸續也有開鑿。這裡的巖體是砂礫岩,所以巖體本身不適合雕刻成佛像。但和莫高窟一樣,砂礫岩結構穩定,適合開鑿成洞窟,再把洞窟用泥土抹平畫上壁畫。洞窟中的塑像,都是木胎泥塑,沒有石頭雕刻成的。榆林窟中最珍貴的幾個洞窟,都完整保留了唐朝和西夏的繪畫風格和信仰特徵。

我們在導遊小席的帶領下,參觀了保存比較完好的第三窟、第十三窟、第二十五窟等。榆林窟洞的特點是,不是一進去就是窟洞,而是要先進入一段五米左右的甬道,然後才是豁然開朗的窟洞。窟洞有大有小,整體上比我見過的莫高窟洞要小不少。可能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導致的結果,也可能是因為經濟實力不夠。這幾個洞窟裡面的壁畫,大部分還保留著當時的完整性,從佛像的造型到普通百姓生活的描述都栩栩如生。

西夏的壁畫,已經有了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有些地方被後期壁畫所覆蓋。後期壁畫的呆板單調,和初唐壁畫的靈動多姿,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張大千在莫高窟臨摹了兩年壁畫,曾經也到過榆林窟,並且在第二十五洞窟裡留下了臨摹題記。在窟洞中的塑像大多數不值得一看,都是後期清朝時候的塑像,千篇一律,沒有美感。原始的塑像大部分已經被毀無形。由於不允許在洞窟內拍攝,這裡所放的圖片,都是從書上翻拍下來的。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這裡的壁畫之前就有毀損。在元代的時候,由於洞窟外面的木棧道毀損了,就有人在洞窟裡面鑿開了一條橫向通道,把一些洞窟連在一起,結果橫向通道把牆壁上的不少壁畫都破壞掉了。文化大革命中,這裡的壁畫倒沒有被毀掉,一是因為這裡地理位置偏遠,紅衛兵小將好像沒有到達,二是因為榆林窟和莫高窟一樣,在1961年就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今天的榆林窟,依然從屬於莫高窟,是敦煌莫高窟研究院下面的一個研究所。在第三窟參觀的時候,巧遇了首師大專門研究敦煌文化的寧強老師,結果聽寧強老師講解了一下榆林壁畫的前因後果,眼界大開。他學識淵博,講解淺顯,曾經在敦煌工作過七年,讓我十分佩服。我邀請他回北京後給新東方人講講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文化,他十分愉快地答應了。

從洞窟出來,明晃晃的陽光灑滿了整個峽谷。這樣被河道沖刷出來的峽谷,在全國應該有幾百上千條。榆林河這一段的河道,因為這幾十個洞窟的存在,因為前人留下的寶貴的藝術作品,從此與眾不同。窟中牆上的眾佛陀、菩薩、供養人、還有其他人物,千年來不管是否有人關注,都自在地在洞窟裡沾花微笑,等待永恆。

和宋子貞老師等告別後,我們再次上路,這一次的目標是敦煌。現在的時間已經指向了下午4點半,從榆林窟到敦煌需要2個小時的路程。到了敦煌,我們要在明天十點之前,完成遊覽鳴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兩個景點。

我原定了26號回到北京,現在儘管時間不夠,也沒有辦法推遲了,因為27號在北京已經安排了事情。26號敦煌直飛北京的航班只有上午11點的,所以必須在明天上午10點前結束兩地的遊覽。我發現,鳴沙山月牙泉開放到晚上10點,所以到了敦煌可以先去月牙泉。莫高窟今天已經來不及看了,按照正常開放時間,要明天9點景區才開門,那就絕對來不及看了。我原來自己已經到過莫高窟兩次,所以這次不去也可以。但團隊的有些成員沒有去過,好不容易跟我一路走了十天,本來看莫高窟是收尾的高光時刻,如果看不到確實遺憾。我們幾經溝通,和莫高窟研究院取得了聯繫,同意我們明天提早一個小時進窟參觀。

在駛向高速的270縣道上,朋友順路把我帶到了《大地之子》的大型雕塑現場。那是一個可愛的胖孩子,側臥著安然甜睡的樣子。紫紅色的砂岩雕塑,背景是無垠的戈壁,遠處是一抹山巒,像母親的環抱。雕塑看上去十分醒目壯觀,給人一種突如其來的生命啟示。雕塑家是清華大學董書兵老師,是一次用數字技術對分割的岩石進行雕刻再拼裝的重要嘗試。我們停下來,圍著雕像轉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一會就有好幾群人來參觀,據說這裡是很紅的網紅打卡地。我和當地朋友說了一下民勤沙漠雕塑公園的概念,告訴他如果沿著這條到榆林窟的公路,多擺放一些有特色的大雕塑,可能能夠形成一種獨特的旅遊資源。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鳴沙山月牙泉

離開《大地之子》,我們直奔敦煌而去,我一路上記錄所見所聞,不知不覺就到達了敦煌。其實到達敦煌的時間已經晚上7點。相關部門的朋友在敦煌山莊給我們安排了簡餐,我們匆匆吃完,然後出發去鳴沙山月牙泉。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晚上八點,敦煌的上空陽光依然燦爛。我們到達鳴沙山公園門口時,發現無數的遊客在爬鳴沙山,還有很多遊客騎著駱駝上山。空中時不時有觀光的直升機和機動滑翔傘出現,很多遊客還在從大門口湧入。鳴沙山因為區域廣大,不限制客流量。儘管今年客流量不如去年大,但我放眼望去,依然覺得很壯觀。這是我今年第一次發現一個旅遊景點有這麼多遊客出現。在巨大的沙山背景下,再多的遊客,也像小小的螞蟻一樣不顯擁擠。中國花費了巨大的力量,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現在在有序的安排下,全國人民終於可以在國內自由出行了。

西斜的太陽照在鳴沙山上,把波浪起伏的山體染成金黃色的一片。那沙丘柔和飄逸的山脊線和陰陽面的對照,讓整個鳴沙山顯得變幻靈動,充滿迷人的誘惑。

公園的老總王立軍專門陪我進入公園。他說,很多人傍晚到鳴沙山來,爬到山頂看落日。有些人在山頂要待到晚上一點左右。看落日看月亮或者星星,成了年輕人的一種浪漫選擇。公園也不忍心驅趕遊客下山,所以員工們常常要等到晚上2點左右才能下班。我聽完後大為感動,這是我見到的最人性化管理的公園了,居然為了讓大家盡興,半夜2點才下班。

王總顯得年輕能幹,鼓勵我爬到山頂看落日。我們穿上沙漠鞋套一起開始爬,他也和我們一起爬。爬上山有沙漠梯子,但梯子上人太多,我就從沙漠中往上爬,結果每走上去一步,一用力又下滑半步,沒多久就氣喘吁吁了。後來我乾脆手腳並用往上爬,感覺輕鬆了很多。就這樣一路爬到頂,已經是口乾舌燥,大汗淋漓。努力得到了補償,我們在高處,看著落日從兩個沙丘之間緩緩落下,殘陽的紅色染遍了天空和沙丘。天廣地闊,霞光消融,整個大地,逐漸籠罩在暮靄陣陣西天闊的蒼茫之中。

看完落日,我們從沙丘上奔跑而下,爬上去半死不活的努力,奔下來兩分鐘就到了山腳。這一次,真正體會到了“下山容易上山難”的感覺,原來沙丘可以這麼玩。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下山後我們到了月牙泉。和幾年前我來看月牙泉相比,月牙泉的水多出了不少,說明敦煌的地下水位在上升。月牙泉的水,是敦煌的黨河通過地下水的方式補充的。敦煌在過去打了不少機井,導致水位下降。現在機井全部停用,地下水位上升,月牙泉又恢復了昔日的光彩。當然現在離月牙泉最高水位還有距離,但我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月牙泉邊上的建築和樓閣,曾經被徹底破壞過。我看到過一張斯坦因1907年拍的照片,那是月牙泉被拍下來的第一張照片。照片中月牙泉還有不少水,但邊上的建築已經很破舊。再看1980年的一張照片,照片中除了幾棵樹,已經沒有任何建築的痕跡。不知道是在什麼時期,建築已經全部被拆掉了,估計建築木料都被老百姓拿回家了,而旁邊的月牙泉也幾乎乾涸無水。

今天月牙泉邊上的美麗建築,都是根據原來的圖片,設計重建的。這些重建的建築,恢復了月牙湖和古建築交相輝映的美景。從空中看,月牙泉和古建築,像一幅互相交替的八卦圖案,非常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審美情趣。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月牙湖的對岸,為了防止沙土流失,已經禁止人走動,但這邊可以到岸邊散步。我們走到岸邊,一邊是月牙形的湖水,一邊是點著彩燈的樓閣建築,在樓閣的上方,剛好有一輪明媚的彎月掛在天空。今天是農曆六月初五,彎月剛好是月牙湖的形狀,彎月、沙漠、古閣、老樹、泉水,疊加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夢幻般的圖畫。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從月牙泉公園出來,已經晚上10點鐘。很多遊客還在鳴沙山頂上,也有不少遊客在陸續離開公園。晚上10點的敦煌,熱鬧才剛剛開始。敦煌有全國著名的敦煌夜市,在敦煌夜市一條街,你可以吃到各種西域食品和燒烤,也可以購買各種旅遊紀念品。明天整個團隊就要打道回府,大部分人回北京,有些人回蘭州,還有兩位司機要開車回北京。這是最後一個晚上大家在一起的時光,說好了一起到夜市去喝啤酒。

到達敦煌夜市,看到的是燈光閃耀、熙熙攘攘的景象,幾乎是人擠人的感覺。在這裡,新冠疫情真的遠離人間而去了,人民生活在一種沒有病毒恐懼的輕鬆中。整個街道一半是餐廳,另外一半是賣旅遊商品和農副產品的。我一路走過去,結果被很多人認出來拉著照相,各家餐廳爭相拉我入座。最後我選了一家叫馬英燒烤的小店。選擇這家店的唯一原因,是店主小夥子第一個把我認出來的。

大家一起入座,開始吃燒烤喝啤酒,推杯換盞,輪流幹杯,結果一下子就到了12點。除司機外,有好幾個人已經醉意盎然。酒後,我們一起從夜市走過,被幾個網紅商店邀請去參觀了一番,又在大門口被夜市總經理陳生亮拉住照了幾張照片。我想他們一定會在宣傳中用到這些照片,我也不在意,就算為敦煌的發展做出點貢獻吧。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在甘肅的最後一個晚上,過得很魔幻也很充實,魔幻是平生第一次在落日中爬上了沙丘,充實是一天之內到了嘉峪關、鎖陽城遺址、沙漠清泉、榆林窟和鳴沙山月牙泉,晚上又在夜市中,愉快忘我地度過了美好的啤酒時光。人生匆匆,我的旅行也太匆匆,但不匆匆又能如何呢?只要在匆匆中感到生命的充實,就會變成持久的養分,生命就有了沉澱,就有了厚度。當有一天老年來到,寂靜枯坐的時候,我希望能夠回想起今天這樣匆匆的時光。

廣告時間

“老俞閒話”直播版來啦~~

每週日晚9:30,到抖音搜索“俞敏洪”,來“老俞閒話”直播間同老俞聊聊天,瞭解這一週在他身上發生的趣事,讀到的好書,同老俞一起點評社會最IN信息……

你來提問,老俞回答,每週日晚,在“抖音”,我們不見不散~~

老俞遊記丨甘肅之旅(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