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懂得很多道理、買過很多課程,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有七八年了。

我在知乎和公眾號看了無數自我提升的文章,仍在原地踏步;

制定了大量的學習計劃,幾乎無一"善終";

下載了N個時間管理類的APP,甚至快自我修煉成為APP產品經理。

在雞湯的海洋多年遨遊,最大的變化是,我快變成一個野生的業餘心理學家,每每和人聊天,我總能蹦出一句,"哦,這個我瞭解,在心理學上叫XXX效應",或者"嗯,這個現象我也注意到過,學術界有XXX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

為什麼你懂得很多道理、買過很多課程,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痛定思痛,決定還是要藉助集體的智慧,於是召集了幾個和我一樣學富五車、擁有豐富失敗成功經驗的狐朋狗友,討論人生的經驗,我們去偽存真、求同存異,總結如下。


01. 你沒有動力


看到這個,估計你要急著噴我了,"我一個血氣方剛的熱血青年,怎麼會沒有前進的動力?我每天都想著努力奮鬥!"

好吧,我更正一下,是"你沒有足夠的動力"。

你減肥的動力不夠,遠不如你吃燒烤的動力;

你存錢的動力不夠,遠不如你逛淘寶的動力;

你學習的動力不夠,遠不如你刷美劇的動力。

好了好了,不說下去了,已經要淚流滿面了。


你明白了麼?所謂量變引起質變,動力超過一定的臨界值,才有實際意義。

如果你僅僅是有那麼點想做某一件事,那基本和不想一樣。


很多很多年前,喬丹在某次採訪中提到他和皮蓬的區別:"他是隻要後面有一群狼在追著自己才發動進攻,而我是任何時候任何位置(哪怕沒有追逐的狼群)都會發動進攻。"


為什麼你懂得很多道理、買過很多課程,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喬丹和皮蓬


這段話讓我印象很深,神就是神,有著無與倫比的好勝心和進取心。

那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怎麼辦?只要找到自己的"狼群"就行了。


你可能沒有看懂,我再舉一個可能讓我有生命危險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的太太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多厲害?差不多成功減肥了50次,比我爸爸成功戒菸的次數還多。其中,多年以前的第15次是最心狠手辣的,每天白天吃草、晚上跑步,迅速從很瘦變成特別瘦。

為什麼?

因為她受邀做大學同學的伴娘了。


你明白了麼?對於我們普通人,外部壓力往往比自我驅動有效地多得多,畢竟我們不是喬丹。

概括來說,就是索性不信任自己的行動力和自律,而是尋求外部的動力或壓力。


02. 你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


小時候,我經常很苦惱,以後長大了是考清華還是北大。

這樣的白日夢,我早已經不做了,但是周圍還是有人樂此不疲啊。

假設,我手裡有這樣一本書,如下圖


為什麼你懂得很多道理、買過很多課程,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醫學免疫學教材


我告訴你,我7天我包你學會這門課。你信麼?

你肯定不信,覺得我在胡說八道。

那怎麼網上的0基礎7天精通Python你怎麼信了?

30天幫你鋪平通往總裁之路你怎麼信了?

20節課告訴你每月睡後收入1萬的方法你怎麼信了?(別誤會,是指被動收入)


另一種魔幻的現象是,極具侵略性和野心、但是又無比粗糙的計劃安排:

考證的,計劃每天下班自習5小時;減肥的,計劃一週減10斤;做微商的,計劃第一個月賣5萬等等。

基本就是自己逗自己玩吧。


有一次,和一個朋友聊他考CPA的學習計劃,他的回答讓我挺有啟發。

他說:"沒啥計劃不計劃的,其實網上都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備考方案了,從1年過到3年過都有,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了比較保守的方案。"

別瞎想,下文沒有CPA課程廣告。


我關鍵字都已經標紅標粗了。

有時候,"平均"、"隨大流"可能對你就是"優秀"。


03. 改變很難


是的,改變本身就很難,真的很難。

我之所以說所有的雞湯都沒有用(包括我自己寫的),因為我不相信一個人會因為一篇文章而輕易改變。

是的,我不相信一個人的智商、情商、能力會簡簡單單、非常輕易地改變。

人的本質是"復讀機",因為一直做你做過的、熟悉的事,才是安全的、舒適的,路徑依賴是非常明智的。


幾年前我在知乎看到過一個兩性溝通的簡單小技巧,大致是說,當你感覺到你和你的另一半要吵架的時候,請你冷靜下來3秒,不要被負面情緒控制。

用這3秒的時間問一問自己為什麼這麼激動、生氣?如何解決?而不是被負面情緒控制。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一次都沒用上,是的,甚至一次都沒想起來過。該發飆還是發飆。

就是這麼真實。


那我們到底怎麼才能改變?

針對普通人,我不認為有捷徑可走。只能摸索方法+刻意練習+及時反饋+長期堅持,這樣的笨辦法(有點像PDCA循環)。


04. 寫在最後


請不要對自己太過苛責,有時候你沒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並不是一件特別特別糟糕的事。

很多人的成熟,其實是從承認自己的平凡開始。

平凡並不可恥,"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常態。

希望我的文字能給你一點點幫助或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