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壇城,精美絕倫的藝術瑰寶!

僧人制作大型壇城

壇城就是佛菩薩的宮殿,曼陀羅是其梵音,源自古印度修佛護法的神壇。沙畫的壇城是佛世界、理想國的平面化和微觀呈現,其宗教含義宏大艱深。作為藏傳佛教重大法事,傳統上只在灌頂過程中開放給受法弟子觀看,近些年才選擇性地對社會公開。壇城具大威神力,典籍記載:得親見彩沙壇城者,宿世須具深厚福緣。

依據大小,沙繪一幅壇城,少則五六人,多須數十人,歷經幾日、幾十日甚至幾個月方能完成。

沙畫所用的彩沙色澤鮮豔,取特殊白石磨成細沙再以礦物顏料染色而成。顏色分為白、黑、藍、紅、黃、綠,後面四色又分深淺三種層次。

壇城沙畫的製作技藝傳逾千年,參與制作的喇嘛需經過嚴格訓練,牢記每一道工序和每一處細節。畫中各種符號都有其特定意義,承續有道,絕不可隨便創新。

細沙畫出來的曼陀羅,一陣風就能吹散。修改幾乎是不可能的,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喇嘛們工作時必須相攜與共,心無旁騖,屏息凝神,一氣呵成。沙繪壇城的完美程度直接關係到參與者和觀看者能否從中得到最大的加持。

製作壇城意義神聖,開工前和完成時均要舉行復雜的宗教儀式,眾喇嘛盛裝事法,呼麥誦經,氣氛莊嚴神秘,場面非常震撼。

但是,更為震撼的是:喇嘛們嘔心瀝血、極盡辛苦製作出這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並不是用來向世人炫耀其華美。用沙子描繪的世界,最後會被毫不猶豫地掃除,在頃刻間化為烏有……

也許,壇城沙畫的過程便是為了昭示生命的短暫易逝,彷彿一場視覺的盛宴,再還來不及欣賞的時候便迴歸空寂。如《金剛經》中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繁華過後,一切皆雲煙。難怪西方人把壇城沙畫看作“偉大的行為藝術”。

僧人制作大型壇城

繁華歸無 世事的無常和空性

藏傳佛教壇城圖集:

時輪壇城

藥師佛壇城

四臂觀音壇城

長壽佛壇城

十三尊大威德金剛壇城

勝樂金剛壇城

綠度母壇城

白度母壇城

大威德金剛壇城

金剛亥母壇城

空行母壇城

卡雀佛母壇城

金剛手壇城

金剛薩埵壇城

作明佛母壇城

十一面觀音壇城

勝樂金剛壇城

上樂金剛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