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開示:看誰都順眼,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師父開示:看誰都順眼,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君子和而不同。


有人說:你是什麼樣的,看到這個世界就是什麼樣的,這句話深刻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


不要妄圖去改變這個世界,你能做的就是改變你自己。


因此在生活中不斷修煉自己,提升心境是極為重要的。

懂得換位思考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裡有這麼一句話:


人號稱萬物之靈,是人自己在吹。


也許在豬、牛、狗、馬看起來,人是萬物中最壞的了,“專吃我們豬、牛、狗、馬”。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處的角度和立場,從自己的角度看,一些事情或許理所應當。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你會發現簡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一個柵欄裡面,關著不同的三個小動物,分別有豬,綿羊和奶牛,它們相處的十分友好。


有一天,牧人突然將豬從柵欄裡面往外趕,只見豬不斷的大聲嚎叫,叫的是那一個撕心裂肺。


綿羊和奶牛聽到之後一臉的不耐煩:“不就是被牧人捉走嗎?我們之前也經常被牧人捉走,也沒像你這樣鬼哭狼嚎的,真丟人!”


豬聽到他倆說的話,簡直欲哭無淚。


無奈的說道:“咋們的命運根本不一樣啊,你兩被抓去,也只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我要被抓走,那就是要結束我的性命啊!”


其實這個道理在人的身上,也同樣適用。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因為每個人所處的角度不同,於是看到的問題就不一樣。


而一個真正有格局的成年人,是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


師父開示:看誰都順眼,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不要輕易下判斷


我們之前曾聽過一句話:眼見為實。


但是現在又衍生出來一個新詞:眼見不一定為實!


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多元化,立體的。而我們有的時候看到的只是最淺薄,最片面的東西。


甚至有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就是內心的“我以為”,而不是事件的根本。


有這樣的一則故事,一位媽媽飯後洗了幾個蘋果,放在飯桌上。


洗完碗之後發現桌上的蘋果都被自己的女兒給咬了一口,心裡頓時很生氣。


有很多網友看到這之後心裡也會想這孩子也太自私了,也不說給媽媽留一個。


或者心想這不就是小孩子的天性嗎?什麼都想佔一下!


此刻媽媽心裡也想了很多,最終還是醞釀了一下情緒,問自己女兒:“你為什麼要把所有的蘋果都咬一口呢?”


女兒回答道:“因為我想給媽媽挑一個最甜的蘋果呀!”


這位母親的眼眶頓時溼潤了,心裡感到十分愧疚。


她剛剛誤會了自己的孩子,只是因為單純的看到孩子把蘋果都咬了就生氣,卻沒有往更深處的去想。


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我們經常會遇到,也會經常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個時候,我們不要輕易下判斷,更不要輕易道是非。


錯怪了別人,別人被冤枉,心中委屈。別人聽到了流言,心中怨懟。要知道信任一旦消失,再難建立。

《論語·公冶長》中也曾說:三思而後行。


告訴我們凡事都要再三思考後行動,如果僅僅只聽取或是看到了片面的事情就採取行動,那麼很有可能會讓你感到後悔!


師父開示:看誰都順眼,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尊重別人的不同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麼他一定會得到百倍的理解和尊重。


因為世界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更加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意識。


我國古代南朝宋初期有一位偉大的詩人,也就是田園詩體系的創始人,陶淵明。


其實陶淵明在早期時也曾遇到過思想不同這個問題。


在一次文學探討上,一位詩人跟他聊天,過程中談到一句詩詞,並且表達了對這句詩詞的理解。


卻萬萬沒想到陶淵明則完全不認同他的說法,兩個人差點翻臉。


雙方彼此爭奪不下,場面一度陷入僵局。


這時陶淵明的一位文學好友過來了,瞭解了兩個的爭吵過程之後,仔細聆聽了那位詩人的看法,表達了自己的贊同。


陶淵明很是不解,問自己的朋友為何要偏袒那位詩人。他朋友說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文學中更是不例外,不能強求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一樣的。


與其雙方爭持,不如接納不同,這樣既尊重別人,也顯得自己有修養。


一番話頓時讓陶淵明醍醐灌醒,從此以後面對生活中的不同,學會尊重,接納不同。


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人品修養達到一定程度的人,都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


尊重自己與他人不同,則會讓你獨樹一幟。


尊重他人與自己不同,則會讓你海納百川。


在生活中懂得尊重不同,不會因別人的忤逆氣急敗壞,不會因別人的拒絕而憤憤不平。還會讓你的人生上升一個高度,遇事灑脫,變得更加悠然自得。


人生漫漫長路,懂得換位思考,遇事不輕易下判斷,尊重別人不同,你會發現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


看誰都順眼,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一種高級的修養,也是一個人一生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