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行是取消保本型了吗?

用户1692373543046

朋友们好!对于标题中所言问题,很明确的讲:保本型理财产品的称呼,承诺被取消,但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和替代品并不会消失,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会长期存在!



下面和朋友具体分析一下:

通常,人们把保本型理财产品理解为本金完全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其实所谓的保本型产品其真实的含义是:风险分级极低的投资理财产品!因为投资的产品和风险分级极低,因此,银行或发行人敢于承诺保本!这是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内在含义!否则认真起来,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保本无从谈起!

朋友们再来看一下为什么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安全性高:

发行人和银行之所以敢于承诺保本,是因这一类产品,投资的产品或标的物安全性非常高!例如所投资的金融债,国债,逆回购,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借款,等等,这些产品的信誉卓著,有固定的利息,收益可以拿到,安全性非常高,敢于承诺保本!实践也证明,这一类的理财产品,经受住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不仅保证了本金的安全,也给投资者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朋友们再来看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替代品:目前银行新推出了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以及一些主要投资于货币与债券及银行间市场的资管产品!这些产品投资的方向与,原先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基本一致,风险非常低,因此可以看作是,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替代品!

由此我们可以开得出结论,尽管过出台了新的资管新规,不再允许对理财产品,承诺保本,同时对于已发行的到期后不再续发,但这一类产品的安全性依然很高!因此,追求高安全收益的朋友,可以关注那些风险分级在R1-R2及以内,稳健谨慎型银行理财产品!这一类理财产品,对比保本收益的理财产品在投资的方向,投资的总体结构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除了没有公开的承诺之外,风险极低,非常安全!依然是咱老百姓安全投资稳定收益的好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保本型理财产品或安全性非常高的类似理财产品,他们的收益,在理财产品中往往越低!以目前市场情况,年率一般在4%-5%左右!对于那些,打着高收益保本的所谓理财产品,一定要擦亮眼睛!因为高收益不符合保本型产品的内在特征!

许多朋友都购买过保本型理财产品,有丰富的经验,欢迎和朋友们交流分享,多享共赢!


理财咖

银行取消保本型了?那还叫银行吗?直接改名叫:某某投资机构得了。


银行一方面垄断领域,比如马云也曾表示过的,还有外资银行的介入限制,另一方面,还要对用户进行“非公平化”约定,银行取消保本型,那银行直接叫“金融理财机构”吧。


银行就是“金融理财产品”的二道贩子,银行只是理财产品的“流通渠道”,一方面赚取抽取利润差价,另一方面又不让优质的国外优质的金融产品进入,自己画圈,自己当制度的制定者,又想自己当“业务员”,让不让百姓活了?


银行现行的利率也无法减少百姓‘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损失’,这一点对广大的农民工、外出打工人群是多么的不公平呀:这些占了绝大多数的群体,好不容易赚点钱,结果呢?人民币的购买力降低,而它们又没有更好的投资和保值渠道:钱赚的特别少,而损失又特别大。

比如你赚了一百元钱,存银行一年购买力减少了10%(不必较真数据,只是说明问题),不以为耻,反而,又要叫“不保本了”,你爱存不存,不存算了……这叫什么?你有本事开放,比如允许马云、马化腾开设银行,或是直接开放国际银行的金融系统,你开放了?这就是通讯业一样,联想、电信、移动,你爱用不用,不用就停机。


所以,2018年银行是取消保本型,这个事就是一件“造谣”的事,也不可能发生的事,如果真的要这么干,我们也真是没话可说了。

前有允许银行破产,现在要是允许银行“不保本”,那我就问了银行初衷是什么?那和我们去存到‘钱庄’有什么区别没?银行可以破产,不保本,你这还叫“某家银行吗?”,别挖坑了,如果坑挖大了,人就根本不怕了,反正就这么回事,爱乍滴乍滴了


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或是某一句话对你有价值,请关注我,感谢你的分享。

今日头条孙洪鹤,创业教育、品牌营销专家、创投专家《创业五部宝典》主编,互联网畅销著作〈风口〉联合主编,知名策划人,更多的实战分享请关注我今日头条动态,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孙洪鹤

2018年银行是取消保本型理财了吗?谈不上取消保本型理财,固收型理财依旧保本,债券型理财也依旧保本。不再白纸黑字告诉你保本的是一些高风险理财,这类理财不再保本而已。

央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内审稿的核心要点:

禁止表内资产管理业务。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政策想要的是打破刚性兑付,使金融机构不再肆无忌惮开展各类表内资产管理。刚性兑付是行业的招牌,也是一家公司的信誉,不管银行还是基金公司,为了自家信誉,从开始到政策实行之前,都是实行保本保息刚兑的模式,不论理财项目是否成功,他们都必须这样做。这就起信誉,也因为这样投资者才放心把钱投资给他们理财!


像工行的这支理财产品,
工行依旧承诺保本,只是不承诺收益。但是对于一些高风险理财项目,银行也确实承诺不再保本
像这支理财产品,是和股票的业绩相挂钩的,不保证收益,同意也不保证本金安全。

银行取消保本型理财是顺应监管政策的需要,也是真真正正考验的投融资能力。做生意不可能永远只赚不赔的,更多的是赚多赔少而已。过去可以用利润去平衡亏损,如今的政策却是要求各个项目自负盈亏,这一点也是政策的天真!

做生意,信誉才是立足的根本!不管银行在这笔生意中扮演什么角色,它都不能赔了自己的信誉。因为一旦没了信誉,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跟资产公司只怕也没高出多少!

就跟一个爹妈的孩子,在还没有分家之前。父母补贴一下努力了却没赚到钱的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兄弟姐妹也认可。

但是分家之后,爹妈再想让老大补贴老二或者让老二补贴老大。这个就很不现实了。

而政策要做的就是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给旗下的理财项目分家,你们各自过各自,过得好过得不好,爹妈都不再管你!


World坚

银行理财产品不再刚性兑付已经成为现实,银行正在寻求新的替代品,以免理财规模迅速缩紧。

据2018年3月28日新闻联播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通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俗称“资管新规”)。

这就意味着,推动资管产品向净值管理转型、打破刚兑的重大监管政策正式落地。

目前银行理财规模达到29万亿,是资管行业占比最大的一方。资管新规的落地,对于银行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为以后再也不能发行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了,在不久的将来,银行理财面临大规模缩紧的不利局面。

另外,资管产品都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这也是银行能够保证刚性兑付的根本原因。但资管新规已经明确规定以后的资管产品不能进行期限错配,银行的未来可以说是履步维艰。 大家可以放心的是,目前已经购买的保本理财产品肯定是会保证兑现的。

作为用户来说,大额存单、结构性投资产品以及净值类产品都是很好的替代品。金融监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不管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传统银行,都不可能享受特别待遇!


银行小学生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银行在2018年新规出台,将不再发行保本型理财,开始有的人骂街,还有持怀疑态度表示不相信,不可能发生。但大家注意到前几年刚发出理财产品时,银行也把理财产品划分成几个等级,从低到高,越高风险越大,在大家购买时要本人并出示身份证,签字还要按要求抄写风险提示语,之所以这几年银行没有对理财产品发生真正的亏损,有让大家熟悉,接受的过程,一方面众多银行谁也不想当笫一个吃螃蟹的人,生怕有款理财产品亏损,大家不认可后,到其它银行去,失去客户群。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家认可度提高,理财越来越正规了,实打实的情况也会正常发生,不保本确实是实实在在事情,放弃幻想,做足功课,仔细选择,看好理财产品说明,分析透彻谨慎投资,如没有这方面的心里准备请远离为妙,只能做定期储蓄,拿一个省心,省力的利息保证本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