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爱运动,却是世界最瘦,日本的生活习惯值得借鉴

2012年的时候曾经有医学期刊调查「全球最不爱运动的国家」,日本排到第十一名,全国有超过60%的人参与运动的积极度都是在平均水平以下。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日本是全球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并且是发达国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国家,即便是以优雅浪漫,精制苛刻著称的法国也望尘莫及。

小美的朋友去过日本回来告诉我,“在街上很少看到胖子。”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不爱运动,普遍没有健身的习惯。可为什么还是世界“最瘦”的国家?

这和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以及特殊国情有关。

饮食习惯

热量低,搭配多

吃过日本料理的人都知道,日本人的食物都偏清淡,热量很低。而且多见生食、鱼和海鲜。在日本料理中,油腻和辛辣的调味品用的很少。

日本四条流传人四条隆彦在《日本料理做法》中说:“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即调味不能掩盖食材原有的滋味。”这一点我倒是蛮认同的,现在咱们国内的外卖怎么吃都一个味道,根本不管原材新不新鲜,全靠调料掩盖了……

1985年日本提倡饮食目标为一天吃30种食材,此后30种食材的概念在日本传播的很广,很多主妇如今还是把它当做一个准则来安排饮食。啧,日本主妇果然很累啊(>_

通常日本家庭的饮食结构是:生鱼片、烤鱼、煮鱼,再加上冷豆腐、煮菜的模式。酱油在日本极其受重视,一般的搭配方式是米饭配大酱汤+腌菜+小菜。

讲真,让我一个食肉动物天天这么吃,你还不如一刀给我个痛快的……

也有人觉得日本人明明那么爱吃油炸食品啊,比如“天妇罗”。其实日本的油炸之道讲究面衣能多薄就多薄,一张面巾纸吸油,不能留一点油迹,这样的油炸方式和美食快餐以及中式煎炸是不一样滴。

碗碟小,八分饱

传统的日本料理都偏爱很小的容器,食物分量都很少。连咸菜、酱汁这样的佐餐也要分成很多分。每人一小碗,种类多份量少。这样的吃饭方式,会让人产生错觉——已经吃了很多了。其实并没多少,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少吃的习惯。

我估计我这辈子是不会产生这种错觉了,吃了很多?不存在的~

日本人吃饭都喜欢用漂亮的餐具来盛放食物,这样能够降低吃饭时的速率,不会狼吞虎咽,而到了八分饱的时候,就会停止进食。

我想说,难道不是只有饿跟撑两种感觉吗?八分饱是什么感觉谁告诉我一下……

出行习惯

和西方人相比,日本人更喜欢散步或骑自行车。

就平均每100人中拥有自行车数量而言,日本位于世界前列,并超过了中国。

在日本,打车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在日本人的观念中走路是既省钱又方便的交通方式,即使花费的时间要长很多。(emmm,毕竟地盘小……)

这也是打车软件很难进入这个市场的重要原因。去一个地方,打车需要8分钟,走路需要半个小时的话,日本人会果断选择走路。

以美国举例的话,小学生基本都坐校车,有的还是家长接送。而中学和大学已经有自己开车上学的了。在日本小朋友基本都是走路上学,大学里也基本看不到开车上学的人。

身处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还是因为地盘小啊~)日本的各种设施都比较集中,所以短程的距离,自行车是更加实际的工具。

而对于日本的上班族来说,他们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平均要达到1-2个小时。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罹患椎间盘毛病的几率也就越低,原因在于身体为了在摇晃的电车、自行车上保持平衡,无形中锻炼了身体,加快了热量的消耗。

政府立法和公司规定

早在200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出面主持“全体国民瘦腰计划”,并且颁布了法律:地方政府和企业每年为员工进行体检时,必须严格检查年龄在40-75岁之间的员工腰围。

男性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不得超过90厘米,这个数字其实是国际糖尿名联合会2005年出台的鉴别是否存在健康隐患的腰围。

你肯定会想:纳尼?国家还管我腰围?是的……日本政府不仅立法监管上班族的腰围,还制定了全民“缩腰”运动的目标:4年内让超重人口减少一成,7年内减少1/4,由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完成。

在日本经济产业部门看来,减肥已非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公司生存的大事。很多公司都愿意在员工的健康上投资,还想出了不少奇招……

比如有一家出售事务用具的公司为了让员工在上班时也能消耗卡路里,摆了一些有高度的办公桌,让员工每天站着办公两小时。

据说这种“罚站”式的办公方式实施了六个星期之后员工腰围平均减了0.8厘米……呸呸呸,这一条千万不要被老板看到!

老龄化、少子化的严重,让日本政府不得不操心民众的身体健康问题。长久以来,日本一直以“长寿大国”而感到自豪,但如果长寿的质量不理想,如疾病缠身、长期卧床、里里歪斜、甩当尿裤……咳咳,那将是对高龄者的一种折磨。所以为了解决未来的医疗负担,让国民保持健康是他们当务之急。

要我说啊,想要身体健康哪用这么麻烦?美的城120平园央小高,出门即是14万平园林,回家就像逛公园,新鲜的空气和湖景就像一只小手,想宅都宅不住!

一步到位,90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