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業績大幅下滑影響,鈴木汽車將要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近,這個靴子終於落下來了一隻。
也就是說,鈴木汽車完全撤出了昌河鈴木,這一合資公司已經不復存在。鈴木汽車在中國投資的兩家合資企業,目前只剩下長安鈴木。至於長安鈴木的未來,有消息說中日雙方正在就解除合作協議進行談判。雖然長安鈴木說這一消息不確切,但是,鈴木汽車退出合資看來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鈴木汽車,素有小車王之稱。旗下奧拓、北斗星、雨燕等產品在中國市場也有過輝煌的時候。2012年,僅長安鈴木的銷量就達到22萬多輛。然而近年來,鈴木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如同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昌河鈴木早在幾年前鈴木汽車就撤回了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沒有什麼新車型。長安鈴木2017年銷量只有8.39萬輛,比上年下跌近50%。昌河鈴木去年的銷量僅有兩萬多輛。進入2018年,兩家鈴木合資企業更是每況愈下,銷量繼續大幅下挫。
鈴木汽車2017年全球銷售了330多萬輛汽車,其最大的海外市場印度表現也很優異。為什麼在中國卻遭遇了滑鐵盧,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呢?
有分析認為,鈴木退出中國市場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鈴木汽車研發能力不足,推出新車型的步伐太慢。而中國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已經成了無新車無銷量。在中國市場競爭中,鈴木競爭力差,敗下陣來。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汽車消費升級,而鈴木的產品跟不上。
前些年汽車剛進入家庭的時候,小型汽車市場佔有率一度還比較高。隨著消費升級,A00級和A0級小車的市場大幅萎縮。奇瑞的微型汽車QQ曾經月銷萬輛,現在每月銷量少的可憐。比亞迪F0、長安奔奔等暢銷小車,現在也基本退出市場。
另外,近年來國內SUV銷量持續大幅增加,而鈴木也推不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在微型電動汽車方面,鈴木也沒有技術儲備。
正是由於上述原因,鈴木的產品在中國越來越不受待見,銷量直線下降,只有退出一條路。
有文章說,鈴木的退出,敲響了外資汽車品牌撤出中國的警鐘。這一說法有些危言聳聽,言過其實。
自改革開放以來,跨國汽車公司基本都進入中國投資設廠。絕大多數都是比較成功的。前些年由於經營不善,合資車企失敗的只有廣汽標緻和南京菲亞特等少數幾家車企。
中國已經連續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一大汽車市場,合資車企功不可沒。目前國產乘用車中,合資企業生產的外國品牌汽車,依然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
鈴木汽車從合資企業撤資,只是個別現象,並非普遍現象。說什麼鈴木退出,敲響了外資汽車品牌撤出中國的警鐘,純屬杞人憂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