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胜利之后,琉球国并没有迎来胜利

在中国东海与太平洋辽阔地区中间有一群岛,该群岛位于中国东海边缘,由大大小小473个岛屿组成。历史上,琉球群岛是中国藩属国,清朝末年日本窥探之下,利用各种不正当方式,通过武力侵占拥有了这片岛屿。

从十九世纪之后,日本开始在琉球群岛上进行殖民教育,建立符合日本利益的相关机构。直到1945年二战胜利,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定,日本的势力范围将被限制在琉球群岛以外。然而在当时,美国对琉球群岛进行单独托管,使琉球群岛历史地位悬而未决。

琉球岛原居民一直没有放弃对该岛屿的主权申诉,并多次举行大规模抗议。在冷战期间,美国拥有对琉球群岛军事优势,以及合法的托管权,使琉球群岛无法得到应有的独立,国际法在这个过程之中,并没有很好限制日本的领土面积。

在冷战大背景之下,美日两国关系密切,日本向美国索要了琉球群岛管辖权。在不符合国际法情况之下,根据与日本的关系,美国选择了将托管权转移给了日本,从而使日本继续做自己友好盟友。

对于琉球群岛的历史地位,二战之中形成的1943年的《开罗宣言》,1945年的《波斯坦公告》等文件已经十分明确,日本的主权申请不包括琉球群岛。琉球群岛是被武力吞噬之前,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日本并没有传统的统治史。在外交上,琉球国是得到中国明朝和清朝两代的认可,具有完全主权的藩属国。

二战之后,日本归还了琉球群岛,美国在岛上本应该扶持新的琉球国。考虑美国在琉球群岛上的驻军和日本关系,最终选择了牺牲二战时期签订的国际法,转而将管辖权转移给了第三方。在日本影响之下,琉球国的复国运动渐渐衰微,对日本的认可渐渐增强。尽管有琉球国原居民不时抗议,讨论复辟故国,面对日本日益深入的影响力,再谈复国已是无能为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