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者为什么普遍都不认可观致汽车?

用户68249889408



观致这个品牌可以说自从建立进入国内市场时间并不短,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也就是所谓的叫好不叫座,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观致汽车为什么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1.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观致这个品牌的定位问题,开始观致是以色列公司和国内奇瑞公司合资共同创建的一个合资品牌,主打国内高端市场,但是虽然是合资,但是观致一直却以国产品牌的身份存在。所以一定程度定位并不是很准确。


2.观致品牌对国内市场以及消费者可以说并不是特别了解,国内消费者更注重的品牌知名度,性价比等方面表现并不是太好。而且以前的观致在外观内饰等设计方面表现都中规中矩,辨识度不高。

3.观致汽车在定价方面相对偏高,无论是观致3还是观致5可以说价格在竞争车型中并不占优势,虽然整体配置等方面表现不错,但是价格依然有一定虚高。


4.虽然观致汽车进入国内时间并不短,但是在4s店建设普及等方面依然不高,而且在营销方面较弱,整体品牌知名度影响力都不高。这也一定程度和奇瑞和以色列公司合资管理体制混乱有关系,以及话语权方面原因。


大家认为观致汽车在国内没有得到认可都有哪些方面原因?会选择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关于汽车我们一起探讨。


视车工坊


观致,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奇瑞中高端品牌.推出的观致3三厢、观致3两厢、观致3 SUV、观致3 GT以及观致5 SUV无一幸免的步入了没人买的尴尬境地。故障率几乎为零估计也是因为卖得少的缘故(概率学统计学过不!!)不过,最让人感慨的还是观致的股权抛售。

去年12月21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观致汽车有限公司25%股权转让项目成交公告,交易价格为16.25亿元,奇瑞手中拥有的观致50%股权有一半被卖出给了宝能,而随后观致的外方公司QUANTUM(2007)宣布其持有的50%股份中的26%也将出售给宝能。观致,这个在2007年由奇瑞费劲心机打造的高端品牌也在10周年的时候由奇瑞的观致变成宝能的观致。

观致,成立于2007年12月,总部位于江苏常熟,在中国上海和德国慕尼黑两地拥有研发中心。虽然观致可追溯到2007年,但是观致在2007年成立的时候,叫做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由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的子公司美国量子公司(QUANTUM LCC)按照50:50股比投资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为34亿元人民币。

奇瑞量子从诞生之初就被定位成区别于奇瑞汽车的高端品牌,起步中国,面向西方国家,整个项目也属于高标准、国际化起步,从由MINI、大众汽车北美公司等国际车企挖来的高管团队就可见一斑。不过直到2011年11月,奇瑞量子才正式更名为观致,而观致的第一款量产轿车观致3则在2年后的2013年11月才正式上市。

回顾观致一路来的艰苦历程,可以看见的是观致在中国的股东奇瑞可谓是煞费苦心。从奇瑞量子诞生之初,奇瑞就精心呵护着这个高端品牌,为了不让消费者将奇瑞量子与当时仍代表低端车的奇瑞联系起来,奇瑞还为此将量子项目搬离芜湖。

这个继红旗之后,中国第二个高端品牌也的确让奇瑞小心谨慎地呵护着观致的成长,为了一炮而红,观致在设计、制造等各方面也都是大手笔的投入,所以当观致第一款车观致3推出的时候,比肩国际水准等好评如潮而至,观致也是收获了许多中国车企从未有过的殊荣。如今,奇瑞怎么就舍得抛弃掉含辛茹苦培育出来的观致呢?

最直接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明白,就是没钱了。自2007年成立以来,观致汽车已先后投入了150亿,虽然在汽车设计及造车水准上屡获国际大奖,但在新车上市后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困境,其中2014-2016年累计亏损66亿元,2017年依旧会维持17亿的亏损规模。眼看着这个窟窿越来越大,观致的两个股东也开始不肯伸出援手——奇瑞这几年由于战略失误已经失去了中国自主车企老大的位置,自身难保;外方也越来越不愿意继续烧钱,逐渐失去了耐心。不过,前面也说到了观致是奇瑞辛苦拉扯大的,也不可能就这样把观致不管不顾,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找一个白武士来拯救观致。有着地产和保险双轮驱动的宝能似乎也能提供一笔巨大的资金解观致的燃眉之急。

不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奇瑞彻底放弃掉了观致的控股权当然不是真的因为没有钱。当年奇瑞设立量子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区别于低端奇瑞形象的高端品牌,在量子(观致)项目成立到今,已经过去了十年。经过了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国汽车品牌已经经历了一轮优胜劣汰,品牌形象已经大大提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长城汽车顺势推出的WEY品牌几个月的销量就已经能够突破观致某一年的销量;而吉利集团主导的高端品牌领克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这说明,如今中国品牌想要走高端道路,已经不需要像2007年那样大费周折,从0开始将一个边缘品牌一步一脚印地打造成高端品牌。

而今的观致,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载,再没有品牌新鲜感,自主品牌第一个高端尝试的烙印也不再闪光,除了留下用料做工和设计不错的美誉,数百亿元投入的观致再没有多少存在感。既没有新鲜感,又没有豪华感,这样的一个高端品牌自然不是奇瑞所想要的。看着今年以来媒体疯狂报道的WEY和领克,这个坐着冷板凳的“第一个自主高端品牌”观致给奇瑞什么感觉,大家可想而知。

相比继续供养一个养不肥的观致,学习长城等同行的高端之路也许更加可行。2017年9月12日,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首日,奇瑞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高端产品系列EXEED,并公开展示了首款车型EXEED TX。EXEED的推出正式表明在高端之路上,奇瑞不再依靠扶不起的观致汽车。

作为奇瑞最新一代的战略高端产品,EXEED TX使用最新的“Life in motion”设计语言,搭载最新一代的1.6T发动机以及1.5T混动系统。据悉,EXEED系列主打中高端和海外市场,这又恰好是观致立项之初的定位。而EXEED属于奇瑞体系内的一个产品系列,可以依托奇瑞的营销体系,而不需要像观致那样从零开始,在资金投入和产出比上明显要比观致高得多。

据了解,宝能入主后的观致将会更加专注在新能源车,固然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已经是未来的趋势。观致产品体系里面已经拥有一款MODELK-EV,这款和柯尼塞格合作的观致ModelK-EV概念车搭载了四台电动机,最大功率高达858马力。车身、车门和座椅都采用碳纤维材质,使得这款轻量级的超跑可在2.7秒内完成百公里加速,极速261km/h。宝能用钱就能买到一个拥有整车生产能力,并且在质控、设计、国际合作方面都有积累的企业,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在新能源的道路上,观致将会增加互联网造车势力这类对手,而在电动车这个和燃油车不同的领域,造车不过十年的观致也不见得有很大的优势。在未来竞争上的底气不足,也让坚定了奇瑞放弃观致的决心。

公众号直接搜索:车域无疆,关注后回复"车型库“,即可了解疆哥最全的车型评价


车域无疆


烧掉150个亿,不能不说资方在这台汽车上砸钱真狠,不过后果是观致在亏损上的窟窿越来越大。

斑马消费注意到观致获过很多国际大奖,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个是针对国内汽车消费市场认知不足,对比其他汽车厂商的产品定位,观致定位在上不上下不下的局面,作为一个新兴汽车品牌,没有紧紧抓住年轻消费群体,在其他厂商都在推紧凑型SUV时,观致主要在做轿车,当其他厂商在进军新能源车时,观致还在做轿车。

凭借观致的研发能力,加上奇瑞的支撑,见风不好就调转船头,没什么难度,可大家就是没有看见这个巨头的动作。

从性价比来看,观致的产品价格区间有限,比不上合资品牌,也更难和外资品牌抗衡,虽然观致一直以来被认作是外资品牌,在这一点上,要学学宝沃。

观致的生死,也许从当初奇瑞和美国量子公司出资比例就已显现,双方各持50%,也就是都要话语权,都要做主,最后谁也做不了主,枉费了一腔热血。

观致落到如此结局,最应该感谢的是宝能,起码让奇瑞脱手,起码让观致赶上新能源汽车的末班车。


斑马消费


五菱的成功源于它接地气,不装逼。他的反面典型就是观致。这是论坛上面流传的一句话。从目前的观致的表现来看,作为汽车来说本身的性能所受到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尤其它的NVH功能,相当出色。从轮胎开始,观致就力图采用高质量的零件,所以观致的底盘是很不错的。所以它的故障率几乎为零,表明了它的质量很好。

但是人们对观致的定位却不像大众等一系列的车那样,它在人们心目中没有一个较好的定位。举个简单例子,在刚上市的时候,在那几个月里,上海铺天盖地到处都是观致的广告,一下子让魔都人知道了这个品牌。但是突然“横空出世”的一个品牌,就算你再好,你也无法一下子撼动大众,日产等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啊。各种好的广告,公关,营销策略应该是细水长流的,最起码这些广告什么的应该持续几个销售周期,大众百姓的口碑推荐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因素,再好的品牌,也得有人帮你说好话,才能卖得动。

观致的后续营销措施做的太欠缺了。这可能是这个品牌除了没有获得一般民众认可之外做的最不好的地方了。就简单比较一下,现在购买一辆同级别的大众汽车和观致汽车的难易程度,肯定是大众汽车更容易购买。宣传不利,导致品牌认知度不高,还有观致的车标确实也没什么辨识度。;缓慢的渠道建设增加了购买的难度;另外在价格方面也确实没有多大的竞争力。所以便不难解释。还有在保有量低的情况下,车辆的售后市场就是一片荒芜,没有方便快捷的后续服务也是阻碍观致的一个原因。

所以国人可能是不知道,不了解这个汽车品牌,可能是觉得它的售后不够好,还有可能是因为没有购买渠道而放弃了购买欲望。所以上面的就统称为观致在国人中不受欢迎了。


autocarweekly


捧观致的不少,黑观致的更多。

作为观致3的真实车主,我负责的说几句自身感受。

1、我车2015年5月出厂的。可能是因为销量确实不好,也可能是销售黑了我,我在2016年1月买到的,就在成都机场路观致4S。

2、截止到今天2017年9月19日,行驶里程5万公里。大部分高速路,其它各种路况都开过。这期间,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是没有任何问题!不知道别的品牌是否能做到。

3、动力与油耗:目前车显综合油耗6.2,满意。动力1.6T足够日常家用。观致起步因为调教问题确实稍微肉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凭良心说,速度上来以后动力随叫随到,尤其是跑高速的时候后半程加速一直都有劲。

4、操控:开过凯越、凯美瑞、GLA,帕萨特、英菲尼迪Q50L,不吹不黑,综合来说观致操控绝对一流水准,是很好开很舒服的车子。

5、用料:观致的配件供应商基本上都是BBA级别的,这个都可以查得到。用料最好的国产车,没有之一!新车几乎没有异味,合资加一起,几家能做到?

说完了,喜欢的,觉得适合自己的,就去试驾,合适就买。不后悔!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的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观致。


JACK32441488


你好,我是汽车排行榜的作者,欢迎大家关注我,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呃,这个问题如果说出本质估计会被观致粉们喷死!但事实是现在奇瑞已经准备把观致品牌打包出售了,有没有点惊喜?有没有点意外?就我个人来说其实觉得更多的是遗憾!想当初观致上市前是多么被人看好!意大利的研发团队,宝马设计师操刀设计,呃,好高大上啊!但进了国内就水土不服。国民不买账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定价偏高,观致尽管有着很牛的研发团队,但毕竟还是一款自主车,定价偏高国人没信心!

2,都说观致的三大件很牛,但观致的变速箱换挡逻辑实在是个问题,逻辑混乱,驾驶者开起来很难受。

3,定价高,各种配置应该更丰富才对,但显然观致在安全及科技配置上和价格不太相匹配。

4,经销商少,很少,特别少。大部分城市找不到销售点,想买的人找不到地。后期养车是个问题。甚至很多省会城市才有1-2家4S

5,售后跟不上

没办法,年年大额亏损,奇瑞不得不考虑打包出售了。观致卖的最好的时候一年才1万多辆!呃,H6顶峰时一个月就2万多辆。观致高层看不到问题的点在哪吗?我想不一定,装睡的人叫不醒。


汽车排行榜


作为曾经观致4S店的一员,我还是相当了解观致车的,车是好车,不受欢迎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和大家分享下;1.一款中高端的国产车,却卖到了合资车的价格上,价格不占优势,上市起初十几万元的价格大部分客户都转向合资品牌了;2.全国网络经销商实体店太少,售后服务达不到客户便捷化,好多三线城市没有实体店,别的品牌实体店都是以逐年增加的形势发展,观致的实体店是以负增长的形势退减,车的质量再好也是机械产品,不可能不出问题的,出问题了当地没有经销商,车还要拖到外地没修,岂不尴尬了;3.厂商的广宣计划及实施方案远离了中国市场,过分的迷信外国高层管理者,岂不知中国消费者选汽车品牌无外乎两个条件,一个是品牌效益,一个是广告效益,而观致厂商从品牌上市初就定位错了该车的消费群体,在互联网站投入了大量的广告链接,造成了35岁以上消费群体的大量流失;4.厂商没有好的商务政策保护自己经销商的利益,我们集团2014年就开始经营观致品牌,由于是新上市品牌加之价格太不贴地气,造成车辆滞销,连续亏损,再加上兄弟经销商之间的恶意竞争,(观致厂家没有区域销售保护政策,只知道大力支持能卖车的省会经销商,给予他们折扣更大的提车政策)直到2017年退出观致网络经销,4S店都做不下去了,还能在客户面前夸奖你吗?综上所述,观致不管是不是换了东家,如不解决以上问题,还是一个恶性循环,经销商才是帮你提升知名度占有当地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最后和大家说下观致车质量真的不错的,上手后的客户基本没有后悔的,就是反馈备件价格贵,还有供货不及时等观致厂家可以解决的问题,总之,祝福观致的明天更美好吧!毕竟大家还是都有爱国情怀的吗!!!


青葱岁月之兄弟连


观致的故障率是不是为零,作为非车主的我无法回答,但我知道有句话叫“叫好不叫座”。

国内不乏叫好不叫座的车型,如马自达阿特兹,它拥有自然吸气发动机中的翘楚创驰蓝天科技,省油动力又好,聪明的变速器和极具操控乐趣的底盘设定,简直就是驾驶者心中完美之选,然而对比同级别其他对手,月销仅5000台上下,实在不堪回首。大众凌渡,专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奢侈宽体轿跑”,当年贾鸣镝就放下豪言“凌渡月销量不过万就不算成功”,然而在2015年1月上市后的半年,仅有2月份的销量破万,其余都在6000上下,它好吗?好!它成功了吗?起码在上海大众眼里没有。它们都出自国际大品牌,合资领域的精品,但为什么卖不好呢?因为定位,阿特兹身为B级车,却主打年轻化消费者群体,殊不知国内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力远不及B级车的售价区间,买得起的又不感兴趣…..凌渡亦然,作为A级车,非要介于A与B级的售价区间,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那么观致的问题出在哪里?

1、 品牌太年轻。假设如你所说,观致真的有过人的产品力和0故障率,但好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和沉淀。它距离品牌创立才经历了10年时间,说的不好听,一款换代车型的研发周期至少需要4-5年,这还是一个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周期,观致?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产品线有待丰富,定价过高和网点太少。目前观致只有两个产品供消费者选择,观致3跟5,观致5正好赶上中国SUV浪潮的风口浪尖,可以助推一波,但是这波浪潮过后,它能否硬气的笑到最后?另一个方面,售价过高和网点太少也是品牌年轻化的硬伤,网点的铺设需要时间。定价过高是站在消费者和竞品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或许对于观致本身,这个价格的利润其实不高,因为它需要好的产品力和品质去打开市场,这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的,但就算如此,你还是没有条件以同样价格叫板合资品牌,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摆正态度。

3、 后遗症。年轻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不高、网点数量少,售后得不到保障。直接的后果就是市场保值率低下,也就是你当初用合资车价钱买的车,最后只能用自主品牌的价值卖掉,观致的品牌溢价最终落到消费者买单……这是多么难以接受。(botzi)


DearAuto


看了前几个评论,估计我得被喷,不过我还是要说出来的。

观致,这个品牌的营销太差了,估计观致自己都不知道已经被水军黑到体无完肤了。。。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加V的人士,顶着汽车评论员的头衔,乱给别人扣帽子,是观致没给你钱?还是有人给你钱让你黑了呢?

说车,说车,先说价格,顶配价格约14W落地。落地价。本人购置一台观致致酷,裸车11W多一点,落地13万不到。这个价格去合资选起来基本乞丐车。。。当然你可以选个捷达开开。想弄个17寸马牌轮胎。。。别想了啊。价格方面我不知道为什么黑。。。如果有人认为这个价格贵,请转隔壁众泰皮尺部。呵呵😊

用料这种事就不用我说了,都是国际大牌,有人说配件不好买,扯几把犊子。国际大牌愿意做难道不好买?而且去四儿子店配起来也不贵,比大众便宜的多。

再说保养费用,价格区间在400多到700多不等。我说的是四儿子店。这个也基本和捷达差不多,你要愿意你可以去修理厂自己保养,也就200-300块。。。

再说开起来的质感,有人喷的我看不懂。。。哎呀底盘好硬啊,哎呀动力好软啊。。。什么几把逻辑。请去何必拖个迈腾过来开起来对比一下。如果说迈腾软的,请开观致试试。当然有人说起步肉鸡。的确是,这货如果转速不上3000是木有劲儿的。(仅起步)。原因很简单,怕女司机上来刹车当油门搞起来。所以起步有电子迟滞。故意做的。老司机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这种迟滞感。当然60码以后请随意拿车过来对飚,14W以下,合资国产随你挑。。。这个我有和大众的1.4T以及本田1.2T飚过,后段加速还是非常暴躁的。当然,这种1.6T的小机子不要和2.0T对飚,众泰的那个不算。那个肉鸡假牙。

油耗,这种1.6T带1.41吨自重的车,综合油耗大概在7个多一点。正常我开车基本上一箱油800公里稳稳的。。。这油耗不接受的话,摩托车适合你。

静音,其实这个一般情况不拿出来,太欺负人了,15W以下无敌。不解释。。。

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讨论一下。不要动不动不带脑子就喷。说话要按事实来,这个车试驾的感觉就是木有感觉。买回来开久了你再开其他车你就知道差距了。。。我说的是同价位的。你弄个20多万的我也没的说。。的确比不了啊。哈哈


中国顶级科技评论人


不是不认观致汽车,本人在辽宁大连,从14年底关注观致,一直到16年7月买车!时间不长,也不短!谈谈以下看法!不喜勿喷

1.在汽车之家结交朋友,一起相约买车,然后有销售进入圈子里,各种各样的套路,是不是有点过!

2.然后大连本地8人组团去4S,老板斩钉截铁不便宜!

3.本人自己去过店里两次,和销售沟通无数,期间换过四位销售员!无语

4.观致你把车定位给谁,精英,精英,精英,根本就没瞧得上老百姓!

5.还有一个观致咖啡☕️

6.最后一个昏招,疯狂的观致!老话说欲使其亡,必先疯狂!各位大神自己体会吧7.为啥不做市场调研啊,把钱花在惠民补贴上,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