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的银行和地方上的银行有什么区别?

丹道源


按照国家级银行和地方银行区分有点不妥,因为很多银行都是有政府背景,应该都算是国家的银行,所以我猜你应该想问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吧?

首先我们认识下什么叫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

所谓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直接管控的银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只有6家,其中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管控的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还有一家是中国邮政集团直接管控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所谓地方性商业银行是指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那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都是银行,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控股权的差别

国有商业银行一般都是由国家直接控股,主要通过财政部、汇金公司还有中国邮政集团控股;


而地方银行的股东就比较杂,有的是地方政府控股,有的则是国企或社会其他机构或企业控股。



2、规模上的差别

不论是业务规模还是资产规模,地方商业银行都没法跟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比如国有商业银行中,资产规模最小的是邮储银行的8.26万;而地方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北京银行的2.1万亿,绝大部分地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都是小于1万亿元。

3、业务范围的差别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范围,无孔不入,而地方商业银行一般主要服务于区域内的客户,虽然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许可范围跟国有商业银行一样,但是实际的业务范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像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更小。

4、坑风险能力上的差别

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直接控股,代表的是中国最基本的银行力量,无论何时都会有国家支持和兜底,就算经营不善频临破产,国家也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支持,也就说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其特殊的性质,可以做到大而不倒,所以坑风险能力非常强悍。

相比于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的坑风险能力就逊色很多,地方性商业银行坑风险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管理水平、资产实力以及股东的实力,万一哪天经营不善出现严重亏损也不要觉得奇怪。

5、灵活上的差别

虽然地方商业银行在很多地方都不如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在灵活性上,地方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比如在利率浮动,创新等方面,地方商业银行就比较灵活。


贷款教授


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呀,不能按这种方式给银行定性。

所谓国家级银行,我的理解是指现在的六大银行,以前是五大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后来邮政储蓄银行规模超过交通银行,所以把邮政储蓄银行一起并列称六大银行。



所谓地方银行应该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这些银行一般只在一定区域内经营,比如丹东银行、渤海银行,锦州银行等等。一般地级市都会有自己的城市银行,所以城市银行和农村银行的数量要远远多余国有银行。还有农村信用社,数量更多。

不过这两类银行背后都是国家。

除了这两类银行,还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共计12家,这些银行规模没有六大银行大,但好在体制相对灵活,商业化更强,服务也更好,反正我是只选商业银行。

以上这些是我们经常接触的银行。

还有一些政策性银行并不对我们提供服务,所以平时也不太了解,这类银行一般是为了贯彻落实某个政策而成立的,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



最后隆重介绍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央行,不对外提供服务,二十作为金融主管部门存在。对了,人民币就是他们发行的。


逸然决然


中国的商业银行有两种经营牌照。一种是全国性经营牌照。另外一种是区域性经营牌照。

持有全国性经营牌照的银行有四大行,也就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还有邮政储蓄银行。以及从股份制商业银行升格国有银行的交通银行。另外还有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是最晚设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周小川在给渤海银行颁发经营牌照的时候,一并表示这也是最后一张,全国性商业银行经营牌照以后不会再发了。四大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在全国布点完成。其他的商业银行虽然尚未完成全国布点,但是可以自主申请在全国任意地区开设新的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不存在政策阻碍。

除了以上提及的银行之外,其他所有的银行获取的都是区域性经营牌照。原则上讲这些银行只能在限定区域内经营。前几年对这一原则有所放松,部分区域性商业银行实现了异地扩张。但是最近又开始收紧。目前地方银行中资本最为雄厚的几家,比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也只实现了在少数外部区域的设点经营。加上央行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再颁发新的全国性经营牌照,地方性商业银行在跨区经营上面临的政策阻力还是非常大的。

外资在华设立的独立法人银行受到的管制更为严格一些。一般来说,外资银行只能进驻中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指定的经济发达的地级市。进入普通地级市需要特别批准。每年新开设分行的数量一般不能超过两个。在中西部地区开设分行可酌情增加一个。省级分行的名额可以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异地支行。因此外资银行经营牌照,实际上也是一种限制性经营牌照。


zyb38537240


我把题主的问题再合理化一下,是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和地方性的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区别很多,我大致罗列几个:

一、股东背景不同

全国性的银行股东实力较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是财政部货或中央汇金公司,股东是国家级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有些是省政府的财政厅,或者是一些央企加一些著名的民营企业,股东实力稍逊,但也是省属企业(只有民生银行例外)。而地方性商业银行股东成分比较复杂,有的是地市级以下的财政局控股,有的是纯民营控股,总之股东实力较弱。

二、系统重要性程度不同

所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指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给地区或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冲击的金融机构。2016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入选国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另外还有几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被列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些被称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属于“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因此实际说明了发生风险的概率极低。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则没有这个待遇,倒闭风险要大于全国性商业银行。



三、面向的客户不同

由于股东实力的差异 ,造成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服务的对象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以央企,跨国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地方企业龙头为服务对象,而后者主要以地方上的小微型民营企业为服务对象。

以上为我罗列的一些区别,还有很多区别例如业务结构不同,盈利能力不同,监管不同等,篇幅所限我就不再赘述。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银行知识。


空谷寒潭


国家级和地方银行的分类并不准确。

我国银行业分为以下几类:

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俗称央妈,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国家发行的债券,不以盈利为目的,做到保本微利,支持国家政策性资金需求。

5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大家熟悉的5大行,都是综合性大型商业银行,代表中国最强实力。

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招商、深发、光大、民生、浦发、渤海、广发、兴业、恒丰、浙商),机制比较灵活,是最富有活力的银行。

144家城市商业银行,前身是各个城市的城市信用社,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212家农村商业银行,由各个地方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地方金融机构。

190家农村合作银行,未来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2265家农村信用社,农民组成的信用合作社,社员出钱组成资本,社员贷款等。

1家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优势在于网点多,遍布全国各个村镇。

外资银行、港资银行、台资银行,国外、港澳台的银行在国内设立的分行。


贝姐理财


地方级最大的银行是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向福建省委汇报,浦发银行向上海市委汇报。四大银行和交通银行直接向国务院党中央汇报。招商银行直接向银监会和招商局集团汇报,银监会和招商局集团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党中央汇报。民生银行向银监会和工商联汇报,工商联是正部级组织,向党中央汇报。光大银行向光大集团汇报,光大集团向党中央汇报。中信银行向中信集团汇报,中信向党中央汇报。平安银行向平安集团汇报,平安集团07年以前向深圳市委汇报,07年之后向大佬汇报,估计以后会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广发银行15年以前向广东省委汇报,15年后向中国人寿汇报,中国人寿向国务院党中央汇报。四大银行二十一二万亿规模左右。兴业浦发,中信,招商,民生六万多亿规模。光大平安三万多亿规模。广发一万多亿规模。华夏银行,北京银行,浙商,江苏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上海银行,一万多或两万亿规模,分别向北京市,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天津市,上海市汇报。其余银行都很小了,几千亿规模。民营银行很少,14年才成立第一家吧,最大的阿里巴巴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微众银行,千把亿规模,不过发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