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探析:「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來歷?

五分鐘你可以做什麼?

打一個盹,聽一首歌,

打一個電話,刷一下朋友圈。

也許轉瞬即逝,

也許毫不在意。

但是,

從現在開始,

清朗會讓你的五分鐘變得充實而難忘。

夏日醉美,

情迷酒香。

每月一次的“教授之約”,

清朗邀請郭五林教授做客5分鐘講堂,

你,準備好了麼?

郭教授將用通俗簡單、深入淺出的的方式,

讓你的這個五分鐘充滿意義,

讓你領悟一個不一樣的清朗。

第十四期:“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來歷

“酒好不怕巷子深”,是五糧液產好酒的一個重要文化之撐。

——郭五林教授

酒香不怕巷子深,

自有他人來尋覓。

曾幾何時的岷江岸邊,

山高溝深,偏僻閉塞,

卻偏出了一代百年酒企。

越是佳餚珍饈,

越是隱藏在鮮為人知之處。

究竟是什麼原因,

讓百年以來的好酒之人們,

聞名而來,載香而去。

“酒好不怕巷子深”。

酒香四溢飄萬里,

郭教授如是說。

鄧子均與利川永作坊

在宜賓北門外,

有個叫二坎子的地方。

此地為五糧液創始人鄧子均,

在當時建立利川永作坊之處。

利川永在哪?

那個年代,

沒有門頭,沒有地標,

只有老客們的口口相傳。

利川永作坊靠近岷江,

鄧子均在“利川永”開辦後,

四處僱請技術工人,

妥善安置,用其所長。

這兩道看似樸素而無奇的坎子,

見證了岷江兩岸的依依楊柳,

春夏時節的江水滔滔。

人們謂之“春暢壩”,

春暢,

亦謂之春常。

彷彿那濃郁酒香,

能留住宜賓人記憶中的春天。

如今的春暢壩,

早已成為人們夏日涼爽戲水的好去處。

二坎子與五糧液

江邊有兩道坎,

主要供當地人挑水所用。

一邊靠江,

一邊靠城。

當時有一條巷子,

城裡的人們到江邊,

從留臣街經過這條巷子,

到二坎子之處才能買到酒。

古時釀酒,

需從江中取水。

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

酒窖通常是不會離江很遠的。

在南溪有條“水巷子”,

就是從早到晚見證了無數挑水的人,

古往今來的匠人們,

挑著一擔又一擔水,

才釀出了經得起時光推敲的酒。

二坎子旁的這條街上,

熙熙攘攘,

人來人往,

延續了上百年。

打酒的人們在青石板路上一步一個腳印,

宜賓的這方水土百年裡孕育出了五糧液。

“酒好不怕巷子深”,

最早的出處就是來自利川永。

只有利川永這個地方,

產出了悠悠濃郁的酒文化故土。

最濃的酒香,最真的鄉愁。

二坎子之下,

路途頗陡,

川南的宜賓城內,

酒文化自古時便興盛。

一句“酒好不怕巷子深”,

成為了五糧液產好酒的一個重要文化之撐。

多年以後,

清朗循著二坎子的時光記憶,

在春暢壩的人聲鼎沸裡,

再一次被川南這方水土所動容。

對宜賓的後輩而言,

“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最大意義,

是讓我們學會了傳承。

我們把自然最本質的狀態,

裝進最簡單最真實的酒瓶。

追隨的腳步跟不了一生,

唯有傳承,

能讓先輩的智慧發光發亮。

也許我們正處於物質和信息

都極為豐富的時代。

酒好不怕巷子深,

卻是每一個遠走他鄉的宜賓人,

思念家鄉時最真實的狀態。

在空空如也的巷口,

在大洋彼岸的潮頭,

我們輕輕走過,

聞過陣陣清香,

有花香,有草香,

有工業城市的味道。

但唯有那味蕾深處永存的酒香,

能讓我們循著香氣,

想起兒時,

找回故鄉。

一句“酒好不怕巷子深”,

正好道出了鄉愁。

千般思念,

萬種風情,

都浸醞在這酒香中,

聞過,

便知鄉愁從哪來,

聞過,

才懂未來向哪去。

【本期話題】

推薦一款你家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食物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