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高效管理芹菜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看过来!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叶,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辅助治疗作用。

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芹菜在华北地区露地栽培,秋季适宜芹菜生长的气候最长,所以产量、质量、栽培面积也最大。

秋季管理:



①芹菜出苗较困难,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作育苗畦。要施足腐熟底肥,为使土壤疏松要多施些圈肥。为达到出苗快、全、齐,播前7~8天,可进行浸种催芽,待种子露芽即可播种。多采用湿播法,即先浇底水,水渗后掺沙撒播,苗畦上搭遮荫棚,降温、防晒、防暴雨。



②播后覆土要薄要均匀,苗畦要保持湿润,一般可隔1~2天早、晚时浇一小水,直到苗出齐,春、秋播种可不搭遮荫棚,要勤浇小水,以利出苗。为减少杂草危害,可在播种后出苗前用25%可湿性除草醚0.75~1Kg/亩,加水80~100Kg,均匀喷洒于畦面。苗活后,要进行中耕,促进秧苗发根和叶子的分化,注意防治蚜虫、斑枯病等的危害。



③科学选种防止抽薹:选用冬性强,通过春化阶段需要严格条件的品种,也可选用营养生长旺盛的品种。利用春播夏收的芹菜种子,冬性弱,先期抽薹现象严重,而利用秋栽、翌年采种留的种子,冬性强,先期抽薹现象较轻。采种时应严格按农艺操作技术要求,严防采用先期抽薹植株留种,否则会大大降低品种冬性,造成品质退化,加剧先期抽薹现象的发生。



④预防低温加强管理:冬春育苗期,适期播种,注意保温,避免苗期处在8℃至10℃以下的低温,夜间温度应在8℃至12℃以上,白天温度15℃至20℃,防止幼苗通过春化阶段。定植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防止干旱、少肥、蹲苗,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

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低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20-25℃为发病适温。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会导致病害的迅速蔓延。

防治办法:在生产上要注意平衡施肥,底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追肥要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注意补充叶而肥和微肥,增强植株的抗性。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日常管理要注意降温排湿,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超过20℃时要及时放风,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浇水时切勿大水漫灌。在发病初期喷70%n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芹菜“烧心”:分两个时期,一个是生长前期,一个是成株期。 开始时心叶叶脉间变褐,以后叶缘细胞逐渐死亡,呈黑褐色,生长点附近新叶坏死。主要是由缺钙引起的。大量施用化肥后易使土壤酸化而缺钙,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钾肥过多,会影响根系对钙的正常吸收。另外,低温、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均为降低根系活力,减弱根系对钙的吸收能力,加重缺钙。防治办法采用多施有机肥少施化学肥,控制棚室内温度和湿度。

芹菜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菜蛾、跳甲类等。

防治措施:可用阿维.吡虫啉、5%啶虫脒、5%虱螨脲、斑潜净等药物喷剂除杀。

我是小曾,每天我都会为农业人、农民朋友带来最专业,最前沿的农业农资讯息和知识。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到评论区留言,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中易购农业科技,我们下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