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可以试试这一方

最近天气比较反复,人比较容易感冒发烧。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也让人难受得要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来自《伤寒论》的方子,希望对大家有用。此方名为“麻黄汤”。

感冒

一、 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二、 功能主治

《伤寒论》方之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酸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太阳病风寒在表,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发热恶寒,恶风无汗,胸满而喘,其脉浮紧者。

三、 麻黄汤的用法用量

上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再煮去滓,分三次温服,覆取微似汗,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

水煎温服,服后加盖衣被,取微汗。

麻黄

四、方解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所致。风寒束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腠理闭塞,经脉不通,故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肺主气,合皮毛,毛窍闭塞,肺气不能宣通,则上为咳喘。治当发汗宣肺,以解在表之寒邪,开泄闭郁之肺气。

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与膀胱经,善开腠理,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故本方以该药为君药;由于本证属卫郁营滞,故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以桂枝为臣药,以透营达卫,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又能去邪而和营卫;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宣肺平喘之功;使以炙甘草以调和麻黄之宣降,又能使麻桂相合峻烈之性缓和,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正气,为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合用,表寒得散,肺气宣通,则诸症自平。麻黄、桂枝相配,一发卫气之郁而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是本方的主要配伍特点。

风寒之邪束于肌表,肺气失于宣通,治当辛温发散风寒,宣通肺气。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为臣药。佐以杏仁,同麻黄配伍则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宣肺平喘之功。甘草调和诸药,又能缓和麻桂相合峻烈之性,达到发汗而不伤正,是为佐使药。

麻黄汤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以解表;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四者配合,共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五、 临床运用

麻黄汤是一首发汗作用很强的方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寒性感冒且无汗的重证,即中医称为外感风寒表实证的病证。由于顾忌方中麻黄发汗作用峻烈,故本方在临床上运用较少。但临床研究表明,只要主症中有恶寒发热,头身酸痛,无汗而咳喘,脉浮紧,且除外疑似证型以及用法得当,就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麻黄汤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属风寒表实证者。

感冒

六、麻黄汤的药理作用

现在医学研究表明,麻黄汤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 解热、镇痛作用

3、抗炎、抗过敏作用

4、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5、 麻黄中的麻黄碱能直接或间接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6、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七、使用禁忌

1、麻黄汤发汗作用较强,对于寒性感冒但有汗者、热性感冒、寒性感冒但体质虚弱者、产妇、失血病人等均不宜使用。

2、服用麻黄汤出汗后,各种临床症状都减轻缓解,就不要再服用麻黄汤了。

3、麻黄汤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温馨提示:次方仅供参考,用药前请先咨询医师或药师。辨证用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