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生活干预:饮食、运动、药物 哪一样都不能过度!

医生说糖尿病人要少吃多动,有些患者就开始钻牛角尖……

少吃点好,就每天都坚强地饿着肚子。要多运动,就天天累到筋疲力尽……要知道,什么事情过度了都不好,不管是吃药、饮食还是运动,都要讲究“合适”,不然不仅达不到降糖的目的,还可能发生危险。


限食,不是禁食

糖尿病可以说是“病从口入”的典型。想要成功地稳住血糖,控制饮食的必不可少的一步。

但是饮食控制,是在自己能量供给足够的前提下,控制不要再有过多的“糖分”摄入。有的人为了限食,甚至连主食都不吃,这样机体将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致使机体出现营养不良。

而过度地限食,却没有相应地改变降糖药的剂量,易引发低血糖。


运动不能盲目,控制不好问题大

运动对于控糖,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运动会大量消耗掉机体的热量,很好地解决了“热量摄入过多”的问题。另外,运动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也有帮助,有助于降低血糖。当然,运动还能增强体质,体质好问题也能减掉不少。

不过,过度的运动却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

比如,激烈的运动,会拮抗胰岛素的分泌,反而导致了血糖升高。过量的运动则会有低血糖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肾病等等的人群,并不适合运动降糖。



双倍的剂量,双倍的疗效?

如果我吃双倍的量,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生病的人常常陷入这样的思考,答案不用多说,当然是:不是啊!药物剂量是要严格控制的,特别是对于任意发生低血压危险的糖尿病人来说,不仅仅是药物,连饮食、运动都要严格搭配好了才行。

可能有人会想,那如果我不靠饮食和运动干预,多吃点药呢?那也不行,糖尿病讲究综合治疗,多方干预效果最佳,再者,药物多多少少都会有副作用,短时间内服用太多药,并不好。

糖尿病人想要达到最大程度的“身体健康”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方法必须用对。如果有了“加量”或者“减量”的想法,也必须跟医生沟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又安全地达到降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