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陷害致死,十万岳家军袖手旁观,真的无人反抗吗?为什么?

天水凡一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古话都说了,何必再问呢!当兵的也是群众,群众是什么?群众是美化了的名词,其实就是乌合之众(新名词吃瓜群众)。何况自古华夏无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群,只是为了口粮而活,什么能买口粮呢?金钱!为了吃饭就要挣钱,钱挣到了,饭有的吃了,你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呢!岳家军里,没有岳飞张宪,兵,就是无头鸟。做到树倒猢狲散,就已经不错了!没做到墙倒众人推,那真的是万幸。我可爱的祖国,纵观历史事件,尽皆历历在目。从这点上看,谈古论今,也真就是老毛还是个人物,也能配上伟人这个词语!系紧裤腰带,把重量级武器给你整出来,不用投掷,只是摆在那里,问世界,那个敢来嘚瑟!这才有今天的发展未来。说多了,后面只是透过这些,藐视吃瓜的人。


天河水43507343


岳飞的岳家军,是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吸收了牛皋和董先等部义军,镇压洞庭湖杨幺起义过程中俘虏,以及收编的部分山东抗金义军。

事实上,岳家军并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骁勇善战,他们根本就没打过多少大仗硬仗,军事上也只是一些小胜而已,对南宋的防线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他还经常不服从统一调配,招致其它将领和中央的不满,在政治上岳飞的口号是迎回二帝,这对赵构来说,无异于谋反,平时岳飞就不听朝廷的话,朝堂之上我行我素无知狂妄,最终祸及自身。

而且岳飞心里想的就是迎回二圣,以至于赵构送给他的金银财宝,府邸,美女通通不稀罕,再加上秦桧等人的煽风点火,那么罪名就来了。先召回他,一步步收回他的兵权。根据太祖的做法,换兵换将换防,做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自然没有同仇敌忾的心思了。

而且就算不抓了,他还是心系百姓国家,知道自己的军队兄弟可能会替自己出气,一冲动说不定会有什么后果发生,所以我猜测肯定之前下过死命令,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许救我,反抗朝廷;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岳飞被抓,其兄弟将军领导者都被陷害杀害,如牛皋等人,一时群龙无首,不知道怎么办。

这也是个人的看法,结合书籍电视剧。不喜勿喷,害怕舆论的力量。




汪晓宸


因为岳家军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并不意味着真是岳飞个人的私兵,岳家军在朝廷体制内的正式职称是——御营后护军。

岳飞的下属和岳飞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只是上下级关系而已。

岳飞死的时候,岳家军中高层军官没有站出来为岳飞讲话,反而是岳飞死后,南宋用张俊亲信田师中取代王贵,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担任岳家军司令)时遭到了岳家军中高级军官普遍的反对。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岳飞那时不但是南宋有数的高级将领,甚至是南宋有数的大臣,杀岳飞这种属于朝廷大政方针变更的处理结果,在朝廷还有威信的时候,像岳家军内的这些中级将领(相对于朝廷来说)是没有多少将领敢拿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和前途去为岳飞鸣不平的,一来他们也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二来,他们效忠的对象始终是皇上,忠于皇帝在任何时候也不能说他们错了。

就像虽然袁世凯建立了北洋新军,但是当1910年摄政王载沣要把袁世凯赶走的时候,北洋新军也没有一个将领敢站出来为袁世凯说话一样。

甚至岳家军里还有不少岳飞的部下甚至亲密在南宋朝廷除掉岳飞的过程中,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站在了岳飞的对立面。

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王贵,他是岳飞老乡,岳飞被解除兵权后是,他出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结果他被张俊胁迫后,立刻站在朝廷这边,返鄂州后,于九月

接受前军副统制王俊的诬告状,递发镇江枢密行府。宋廷遂据以设置冤狱,杀害岳飞等人。

岳飞另一个老乡,姚政,岳家军重要组成部分游奕军的统制,在朝廷构陷岳飞过程中也果断选择与庞荣、傅选附会王俊之诬告。事后,姚政由遥郡观察使升正任团练使。

而岳家军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踏白军统制董先,在朝廷构陷岳飞的过程中还曾出庭作证指控过岳飞,之后董先升任侍卫步军司统制。

岳家军最重要组成部分,背嵬军的同统制傅选,干脆选择和王俊一块诬告岳飞。

最后再说一下,岳飞属下的精兵强将们在岳飞死后,也都继续在南宋军中服役,而且职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不少人死后都追赠“节度使”。宋高宗曾经对岳飞死后岳家军头牌人物王贵有过这样的评价“此辈处之优稳如此,则见在军者有所激劝矣。”

这个评价也适用于岳飞死后所有的岳家军将领。


兰台


Hello,我是木鱼,很高兴为你解答。

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可是纵观几千年的浩瀚历史,出现的冤案还是很多的。

公元1141年的除夕之夜,岳飞于风波亭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应该也算是千古奇冤了。

岳飞,一个“精忠报国”文武双全的奇才,既能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又能驰骋疆场,在战场上一次次打退敌军,可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却被秦桧的谗言和赵构的小心眼害死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直骁勇善战的岳家军就这么看着主帅被处死,这十万岳家军都没反抗吗?

这个在当时还真的没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葩的现象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皇帝杀岳飞前使用了伎俩。

岳飞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却不会审时度势。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金兵俘掳了,岳飞满脑子想的就是雪耻和接回二帝。

这个时候赵构已经登上帝位了,一旦两人回来,他就很尴尬了,他的内心应该是不想两人回来的,所以才会愿意听信秦桧等人的谗言。

而岳飞的威望越来越高,甚至都可以提议自己发军饷了,别人说他佣兵自重,功高盖主,赵构也都信了,于是布局,使用伎俩杀了他。

首先,所谓的十万岳家军不是准确的数字,岳飞的亲信也不会有那么多,他忠实的将领岳云,张宪等人都已经相继进了监狱了。

而王俊、傅选、郝晸等将领在秦桧的威逼利诱下,因为贪恋权势,已经倒戈了,加入到了诬陷岳飞的队伍中去。

也就是说,先用伎俩离间,听朝廷话的将领还在,不听话的都进监狱了,要么调离了,当然也就没人救岳飞了。

二,孔孟之道的愚忠害死人。

还有个因素,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孔孟之道的愚忠也是害死人的凶手了。

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儒家为啥一直受到各代帝王力捧了?因为它的思想对统治有利啊。

孔孟之道的精髓就是忠君爱国,就是各种劝诫大家一定要爱国要忠君了,即使那是个昏君,也得各种服从,不能违抗。

岳飞不贪财,不怕死,性格耿直,在朝廷上估计就没几个关系好的,加上宋朝也是一个奇葩的国家,重文不重武。

岳飞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受到百姓爱戴,也连连打了胜仗,可是接到赵构十二道召回的金牌,他又不得不回,自投罗网。

岳飞被关押后,有岳家军去探望岳飞,岳飞叮嘱的也是不能造反,他是宁愿死也不愿意造反。

之后的事情就是,忠于岳飞的将领已经被处理了,下面的兵说白了其实是赵家军,不是岳家军,他们听的还是皇帝赵构的话,加上岳飞也不同意造反救他,所以他们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看着主帅被处死了。

让金军闻风丧胆的主帅就这么冤死风波亭了,不过好在“天日昭昭”,宋孝宗登上帝位后,给他平反了,岳飞成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而秦桧了,至今还反剪双手,跪在岳飞脚底下了。

这一跪就是800多年,看样子,他还得继续跪下去,所以说,还是要老老实实做人了,你们觉得了?

我是木鱼,愿和你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至纯的人性和爱恋,喜欢就关注我吧,谢谢你。


湘西小木鱼


南宋初年,在抗金的烽火岁月里,逐渐锻炼出几支抗金大军,其中,最主要的有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岳飞的岳家军,刘世光的刘家军。尤其是岳飞统帅的岳家军以骁勇善战,纪律严明著称,成为抗金的中流砥柱。只要哪里军情危机,宋高宗赵枸第一个想到就是岳飞,还亲口对他说:除罢张俊、韩世忠的部队不受你节制外,余者皆可任意调动。


岳家军构成比较复杂,有招安的农民起义军,有占山为王的贼寇,有北方投奔过来的义军,就是这样一群乌合之众,被岳飞调教成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威武之师,百姓亲切称之为岳家军。这支十万之众在岳飞的带领下,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打的金兵望风披靡,溃不成军。金兵也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1129,岳飞在广德、宜兴大败金兵,杀的金兵浮尸十里,血流成河 ,一举收复江南重镇健康。1136年,岳飞挥师北上,击溃刘豫的伪齐部队,收复豫西、陕南大片沦丧国土,兵锋直指洛阳。1140年,岳飞与金军主力大战于郾城。金兵在完颜兀术指挥下,以一万多铁骑为先锋,气势汹汹杀向岳家军。这一万多铁骑不是一般的起兵,他们的人马皆用铁甲包裹,战马又以铁链相连,五百人为一方阵,气势强大,号称铁浮屠。岳家军的弓箭、长枪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岳飞命令步兵拿着砍刀冲入敌阵,上砍起兵,下砍马腿,经过一番血战,这支有完颜兀术精心打造的铁浮屠,便灰飞烟灭。兀术只得带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郾城大捷。



此时,金国已定都开封,与岳家军近在咫尺。金国朝廷上下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几欲迁都。岳飞更是发出“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豪言壮语。

就在胜利在望之时,宋高宗赵枸连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面对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原来,赵枸早有议和之心 ,但一直找不合适机会。恰在这时,岳飞把金兵杀的大败,使他有了议和的筹码。加之他对岳飞拥有十万之众早有猜忌,万一岳飞率军真的直捣黄龙,迎会徽钦二帝,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反复权衡利弊后,赵枸这才召回岳家军。

赵枸起初并没有打算杀死岳飞,但后来金国提出议和条件:岳飞不死,议和免谈。这时,早已和金国暗中耦合的大汉奸秦桧又进谗言:岳飞在军中威望甚高,今日不除,他日必成朝廷心腹大患。于是,赵枸对岳飞杀心顿起。

对付金兵赵枸是束手无策,搞窝里斗绝对是行家高手。他先将岳飞手下的一班干将免职得免职,调离的调离,然后再把岳家军精锐编入地方部队,余者就地解散。一切就绪之后,他就把岳飞交由秦桧审理,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勒死于风波亭。

岳飞被陷害致死,岳家军不是袖手旁观。因为他们早已被肢解的七零八落,难有作为。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南宋初年,在南宋的抗金的千里沙场上,逐渐形成了数支力量强大、作战勇敢、战绩不俗的抗金生力军,其中最著名的有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光世和岳飞的军队。

南宋军民有以将领姓氏为军号的习惯,故称张俊统领的军队为张家军,韩世忠的为韩家军,杨沂中的为杨家军、刘光世的为刘家军、岳飞的为岳家军。

岳飞的岳家军,是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吸收了牛皋和董先等部义军,镇压洞庭湖杨幺起义过程中俘虏,以及收编的部分山东抗金义军。

岳家军由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游奕军、水军等十二支大军组成,总兵力十余万人众。

岳飞统率岳家军有方法、有远见、有纪律,虽然其队伍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从统制到步卒,人物形形色色,但岳飞以最严格的军纪约束军队和将士,形成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铁纪,岳家军便以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善打胜仗而著称于世。

1130年,岳飞进驻宜兴抗金,四月在建康(今南京)城南清水亭首战告捷,被打败的金军横尸十多里。 五月,岳家军收复了建康。1134年,岳家军继续北伐,仅用两三月便收复襄阳、郢州、随州、邓州、唐州、信阳六郡。1140年,岳家军先后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颍昌大捷杀敌五千多人,俘虏两千多人,缴马匹三千多匹,进攻到仅距北宋故都开封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取得反南宋北伐最重大的胜利。

在经过几番较量之后,金军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那么,岳飞被冤死之后,十多万岳家军为何袖手旁观,无一人出来反抗呢?

南宋朝廷在收拾岳飞之前,秦桧曾经对宋高宗赵构说过一句扇阴风点鬼火的话,他说:“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盟,不可不虑。”秦桧说完,宋高宗立即决定收兵权,并处理包括岳飞在内的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

随着收兵权工作的深入,随着岳飞的处死,一些预防措施也在步步跟进。比如,对于大将张宪,和岳飞的儿子岳云,直接斩首。大将牛皋于几年后被人毒死。徐庆被调防到地方任职。董先调离,任鄂州御前诸军统制、侍卫亲军步军统制。李道调离,任鄂州御前诸军统制。王贵醒悟最早,他引疾辞职,回老家了。军中幕僚,如孙革、于鹏、黄纵等人,被朝廷被发配削籍。

也就是说,在屠杀岳飞前后,宋高宗和秦桧采取了处死、发配、调防等办法,对岳家军进行了分化瓦解。如此严密的阴谋,几乎无人能逃出这张密网,岳飞这种声名如日中天的元帅处死都如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其他人还能奈何?

一句话:即使有想法,但也没办法。


帝国的脸谱


古代治军的楷模非岳飞莫属,以治军严明闻名于世。他带领的军队为岳家军,战斗力可谓超强,号称以一敌百!刚开始只有一两万人,后来扩充到12支大军十多万人。跟随岳飞四处征战,大败金人,堪称最精锐的部队。


岳飞因抗金成为举国皆知的英雄,威望极其的高。假若岳飞对朝廷有一丝的不忠,应该很容易成为第二个赵匡胤。这也就是皇上顾及他的原因,最后惨遭杀害。但让人不解的是,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竟无动于衷,无人出来反抗?而且很多将士都和岳飞是共患难的弟兄。



其实,身为皇帝最怕就是将士反叛。宋高宗也不傻,他肯定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像一般的军队将领换人、换防。同时还耍点小伎俩,让他们内部争斗,再找各种理由安上罪名。




要对岳飞的处置并非一时的想法,皇帝早就盘算好了。其实岳家军有很多最岳飞死心塌地的将士,他们是想反抗,但终究还是没办法。再加上当时军队有很大的矛盾,当然是被预谋激化的,因此即使有人想站出来反抗,也难以成事!



站在宋高宗的角度,先从内部分解岳家军,再对其动手,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这样做也无可厚非的,毕竟哪个皇帝也不希望自己江山有任何闪失。不过岳飞就很悲惨了,当时的功劳、名望过于高,实在是功高会震主,作为皇帝能不怕吗?也就不难怪宋高宗要除掉他了!


烟锁池瑭柳


岳飞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因被奸臣秦桧陷害而死。那么岳飞被陷害致死的时候,他的十万岳家军去为何会袖手旁观,无人出手相救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大家若是知道岳飞是在什么时候被杀的就明白了。

我们大致说一下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

岳飞最后一次北伐,收复河南的时候,碰到了金国名将金兀术。两军对垒的时候,岳飞的儿子,岳云带领的岳家军打败了金兀术的王牌军队,铁浮屠,拐子马。

但是,这次岳家军的胜利,只是暂时的胜利,并非是全胜。

此刻的金兀术,开始调集大军来围剿岳家军。

就是在这个时候,岳飞觉得这是一个打败金兀术的机会。

所以,他给宋高宗赵构写信,让宋高宗把能调动的大军都调给他,最好也能把韩世忠,张俊也给弄过来。

宋高宗赵构也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就在他要给岳飞调兵的时候,奸相秦桧阻止了赵构。

秦桧大致的意思就是,现在不能给金国撕破脸,前段时间金兀术一直是吃败仗,心里窝了一肚子火。这一次他调集了那么多军队,就是想和我们决一死战。

岳飞的话,你怎么能听。他说能打胜,但是,万一他打败了,你怎么办?

宋高宗赵构可是很怕金军的,尤其是他的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都被金军俘虏走了,到现在他一直都还有阴影呢。

所以,赵构决定不但不给岳飞增兵,反倒是连下十二道金牌,把岳飞招了回来。并且告诉岳飞,这个仗无论如何也不能打。

就这样岳飞不得不撤军了,他走的时候河南的老百姓对他都是恋恋不舍,要给他一起回来。

因为岳飞是情不得已回来的。所以,他回来之后,就辞了官,回老家照顾老母去了。

岳飞回到家之后,他的岳家军可是不能带走的,毕竟那是国家的兵。

岳飞在家闲赋了一年的时间,被秦桧给派人骗到了都城。

他在快到都城的时候,还特意去探望了岳家军,那些人都叮嘱他,不要让他去,怕是一个阴谋,但是,岳飞觉得自己为国家立过功,国家不会拿他开刀。

最终,他还是挥别了士兵,跟着使者到都城去了。

岳飞一走,他的儿子和岳云以及心腹大将,就被控制起来了。

等岳飞到了都城之后,他们就直接把岳飞给抓进了监狱之中。

岳飞问审自己的狱吏为何要抓自己?

他们说岳飞谋反,但是,当岳飞把上衣脱下来之后,露出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的时候,哪些审理他的人,就无话可说了。

你说这样的人谋反,谁会相信呢?

秦桧只好换人,把岳飞的死对头万俟卨给换了去审理岳飞。岳飞是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他们也没找到任何关于岳飞谋反的证据。

最终不得不以“某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给杀掉。某须有的意思,就是大概,也许,可能的意思。说的是岳飞可能是有过谋反的想法吧。

秦桧陷害岳飞,是害怕岳飞的功劳大,盖过自己的风头。那么宋高宗赵构为何也是忠奸不分,要置岳飞于死地呢?

原因有两点:

第一,岳飞是武将,他怕岳飞权利过大,威望过高,重演赵匡胤当年黄袍加身的故事。

第二,他怕岳飞真的把金军给打败了,救回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后,他这个皇帝就得下岗了。所以,杀了岳飞比留着岳飞要强很多。


史学达人


岳飞被陷害,十万岳家军并没有举兵反抗,这恰恰说明了岳飞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拥兵自重的“军阀”,也更加印证了当年秦桧和宋高宗以“莫须有”罪名陷害岳飞的罪恶。

岳家军并不是岳飞的私人武装,只是与岳飞关系密切的国家军队。

南宋时期军队的主力为屯驻大兵和三衙诸军。其中由各将领所率领、屯驻在前线的抗金军队初期叫屯驻大兵。其称谓几经变易,又叫御营军或行营护军。屯驻大兵主要来源于带兵将领的旧部下或者乡亲,战斗力较强。其中,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最为著名,外界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


公元1141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宋高宗剥夺了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大将的兵权,把他们的部队改称御前诸军。根据《宋史·兵志》记载,“遇出师取旨,兵皆隶枢密院”。也就是说只有出征时奉诏令带兵,军队平时隶属枢密院统辖。

宋高宗处死岳飞虽然无理,但却属于国家意志,岳家军反抗师出无名。

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前线召回,并指使或者暗示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处死了岳飞父子。虽然这一举动让全国上下包括十多万岳家军将士感到气愤,但不管怎么说,这是皇上的旨意。在皇权绝对权力面前,皇帝的旨意就是法律,就是国家意志,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岳家军不服气,稍有反抗则不仅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那就是拥兵谋反,是严重的政治事件。

岳飞本是忠臣,从小接受“精忠报国”的教诲,虽然个人受到打击,但他绝不容许手下的军队造反。

岳家军虽然战力很强,但想要造反并不容易。

前面说过,南宋的国家军队除了抗金前线各将率领的军队外,还有三衙诸军,分别领率3支大军,初、中期在沿江和川陕边界还陆续组建10支御前诸军。南宋时人口曾达到上亿,虽然南宋军队虽然并无详细记载,但估计高峰时在150万以上。


宋高宗统治初期,先后发生了明受政变、淮西兵变、“绍兴和议”与收兵权四大事件。宋高宗和南宋朝廷对这四次危机的有效处置,标志着宋高宗已经能够完全控制全国的军队。此外,如明受政变,各地军队纷纷勤王,说明宋高宗统治得到了全国各部势力的认可。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岳家军想要反抗并不容易,反而会因此坐实了岳飞的罪名。


华哥杂谈


”嘴上没毛,干事不牢。“宋高宗赵构、秦桧敢下手处死岳飞的时候,两人嘴上的胡须都老长老长了。

赵构经历北宋亡国之难,千辛万苦逃到江南,面对赵氏皇亲的帝位挑衅,好不容易建立起南宋王朝,那也是有一定政治觉察力的。秦桧那也是经历丰富的臣子,又是朝廷的文臣领袖,搞一肚子坏水也是没问题的。

可以说,他们两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既然合拍要弄死岳飞,也肯定留下一手去对付岳飞身边人以及岳家军的办法。没有绝对的胜券在握,他们是不会动手的。

赵宋的政治体制,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不成文意识形态,保证了赵构、秦桧瓦解岳家军。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整个朝廷是压制武将、推崇文人,皇帝对武将有天然的恐惧和厌恶,而对文人的提防却少的多。

历代的兴衰尤其五代十国的乱世,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天下的赵家人,那是天生没有安全感的,他们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带有恶搞武将的遗传基因。

赵宋皇帝认为文人胆子小,就是做到事情再出个,其破坏力也不过武将的1/100,而武将一出格,皇帝的老命都保不住。

赵宋王朝的各项体制上都带有深度防范武将的安排,看看其中简单的2点:

1、粮饷由朝廷拨给。比如岳家军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岳飞曾提出自己就地统筹征粮,朝廷是死活不肯。赵构宁可勒紧裤腰带也要运粮到前线,告诉部队: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朝廷养活的,你们是皇帝的兵,不是岳飞的私兵。

2、武将的职位调动设计,不让将和兵打成一团,形成感情。这一套的制度,应该是很成功的。比如岳飞被害后,大将张宪、儿子岳云也直接被斩首,死党牛皋几年后被下毒害死,其余重要将领董先、李道等皆被调离,军中智囊孙革、于鹏、黄纵等人处理。

在一个对武将有恶意的王朝里,它的统治逻辑就对武将不利,早早的设计好套子让武将无路可逃。那么,岳飞被陷害致死,十万岳家军又如何,再加十万又如何,归根结底他们没拿过岳飞一点粮饷,他们还是朝廷养着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