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之后再减盐,百事、雀巢、卡夫亨氏加入健康养生大军

随着健康意识的崛起,食盐摄入过多可能引发患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说法,已经得到了全民性的普及和认可,减盐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健康潮流的导向下,近年来,如百事、雀巢、卡夫等食品企业巨头们都纷纷加入了减盐的队伍中。

但尽管“低盐”有益健康,减了盐的食品还会不会好吃?减盐食品减的到底是什么?跟知食君一起来看看吧~

“减盐”是减什么?

盐和糖、脂肪并列,是食品工业在加工食品时的三大关键成分之一,它能够刺激味觉,掩盖肉类中脂肪氯化作用后产生的气味。在许多国家,膳食中约80%的盐来自加工食品,例如面包、加工类的肉类和零食以及调味品(如酱油、鱼露)等,以及用作食品添加剂的谷氨酸钠。

事实上,我们所谈的减盐,实际上是指减钠,盐是钠的主要来源。根据WTO披露的事实:尽管钠是保持血浆容量、酸碱平衡、神经脉冲传导和正常细胞功能的必要营养素,但钠摄入量过高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因此减盐已经被全球公认为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慢性病干预策略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如果全球盐消费力减到建议水平,每年可防止250万例死亡。WHO会员国已商定到2025年将全球人口的盐摄入量相对减少30%。

多个国家、企业加入减盐行列

其实,近些年来“减盐”这一说法已屡见不鲜。据知食君了解,目前全球有超过半数的国家制定了工业减盐指南或推行了减盐计划,其中英国、芬兰、日本等多国的减盐行动已初见成效。以一杯日清杯面为例,面饼和调味中的钠含量总共为 1.5 克。而纽约市的餐馆于 2016 年全面通过规定,如菜单上某项的含盐量超过 2300 毫克,就必须用一个盐瓶的图标标注出来。

如今,中国也进入了这一阵营,开始大力推进减盐进程。去年4月份由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就建议食品企业作为减盐工作的实践者分阶段实现减盐目标,争取到2030年各类加工食品钠含量均值分布继续下移20%。

当然除了国家层面的减盐行动,食品企业巨头们也加入了减盐的行列。

据知食君了解,卡夫食品公司早在2010年就宣布,将在两年内减少北美市场平均10%的钠含量。雀巢在2016年也宣布,对于旗下未达到雀巢营养机构标准的产品,将减少10%的钠含量。同年,玛氏宣布将在2021年减少包装食品平均20%的钠含量。百事在也2016年宣布将在2025年减少众多产品中的糖、盐、脂肪含量。

减盐会影响口感吗?

不难看出,减盐行动已经在食品行业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影响已覆盖多个品类和代表企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减盐行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有不少企业和消费者对减盐存有疑惑,比如“含盐量降低之后,产品的口感是否会变差,又是否会影响销量呢?

事实上,有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大幅度降低(40-50%)某些食品的含盐量,消费者感觉不大。盐摄入量降低,口中特定的咸味感受器就会对盐的低浓度更加敏感,这一调整过程仅仅需要1-2个月。

这也就意味着低盐的食品尝起来与高盐食品没有太大差别,并不会像一些食品企业所担心的,降低食品的咸味,人们就不会购买低盐食品。相反地,一旦盐摄入量降低,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于低盐饮食,自动调整饮食结构,是对消费者健康有益的长远考虑。

虽然,食品配方减盐并不是一件易事。不过有专家对此表示,未来技术将不是限制因素,市场减盐最大的障碍是滞后的企业,虽然食品工业积极参与和实践是减盐工作成败的关键,但仍需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多方支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消费者都逐渐适应低盐口味,减盐才能更进一步发展。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